移动学习网 导航

“轼”意人生 --走进苏东坡的世界(其一)

2024-05-16m.verywind.com
~ 聊聊苏轼的亲人圈  

                            -- 是才子兄弟,更是难得知己  苏轼与苏辙

苏轼的父亲苏洵,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北宋文学家,擅长散文,历史上与自己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对苏洵的文学成就评价很高,说他:

苏轼的母亲程氏,是当时眉山富豪程文应之女,也是大家闺秀。十八岁时嫁给了当时十九岁的苏洵,婚后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苏轼一生的思想深受他母亲的影响。

宋史记载,苏轼的父亲苏洵与母亲程氏共育有六个孩子,三子三女,不过长子苏景先和长女、次女早夭,所以能陪伴着苏轼成长的兄弟姐妹并不多。

姐姐苏八娘(即苏小妹),长苏轼一岁,成年后嫁给了表兄,婚后不得志,抑郁而终,弟弟苏辙,小苏轼三岁,这里想多用一些时间和大家聊一聊苏轼的弟弟苏辙,来看看这两兄弟的日常相处吧,由此,也可从中一窥苏轼一生和他的亲人一起经历过的故事。

提起苏辙,大家也因该不陌生吧,我估计如此一问,大家第一反应都是说:苏轼的老弟嘛,也占唐宋八大家一席啊,如果再问,可能就有很多人微微一笑,答不上来了。

是的,没错,你的反应可能和大多数人是一样滴,论存在感,同样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门三学士,其中的苏辙几乎刷不出来什么存在感。苏洵老爹好歹还有一篇《六国论》入选语文教科书,为大家所熟知,苏辙呢?大家除了记得他是苏轼的弟弟,别的什么几乎是一片空白。

可想而知,和苏轼同时代的文人,多多少少都会被苏轼的光环所遮盖,而越是亲近的人,越是被这光环遮盖的彻底。苏洵作为两兄弟的父亲,当然是开心的,为人父母都想后代子孙有出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苏辙作为苏轼的弟弟,那感受可能就比寻常兄弟之间复杂多了。

那么,有这样一位奇才哥哥挡在前面,对于苏辙来说到底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首先,兄弟俩在后世的名气天差地别,世人甚至是‘只知有轼,不知有辙’。

那么用现在时髦的说法,论才华、论人品、论颜值,弟弟苏辙真的就比哥哥差很多嘛?

其实不然。

翻阅宋史,很多人都知道,苏辙和哥哥苏轼是同榜进士,虽然当时的表现没哥哥那么抢眼,但架不住人家年纪小呀,苏轼当时22岁,而苏辙只有19岁,整整小了哥哥三岁,那就意味着学习时间和阅历相对哥哥也少着三年,在这种情形之下还能够和哥哥比肩,同跃龙门,可想而知,苏辙的实力并不弱。

那也可能有人会说了,宋朝的科举含金量和前朝唐代是没法比的,考试没那么难,考中进士也不算什么呀,那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场超高难度的考试。

苏轼兄弟二人在科举及第之后,又参加了一场难度最高的制举考试。两宋三百年历史当中,考中进士的有四万多人,但考中制举的仅有四十一人,那就相当于在进士当中,再遴选一遍,绝对的千里挑一,其难度可见一斑吧。

虽然这次考试,兄弟二人又一次同时榜上有名,但仍然是苏轼的成绩被大家拿来津津乐道:开国百年来,唯一一位名列第三等的优秀人才(请注意,一、二等皆为虚设,第三等实际是最高等级),就这样,后人对苏轼的才学崇拜的无以复加,但却鲜有人会注意到苏辙。

其实这一次制举,苏辙本来也是有机会名列三等的。事情是这样的,考试结束后,苏轼自我感觉十分良好,自己都说自己的策论是

但其实,胆子更大的是苏辙,他的策论比哥哥苏轼的更为激烈、尖锐,而且毫不隐晦的直指当时年老无为的仁宗皇帝,说他:

大意是说仁宗太差劲,沉溺于声色犬马,不问朝政,不听逆耳忠言,唯妇人之命是从,后面还连用了历史上六个昏君来做比喻,说仁宗根本就不配当皇帝!

我的天啦!苏辙这篇策论,简直相当于对着仁宗皇帝的脸,打了一套组合拳,而且拳拳到肉,毫不留情!此论一出,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大家的意见也是不尽相同。持激赏态度的是司马光,他觉得这小伙子太有勇气了,能直言指正朝廷得失,无所顾忌,要选拔的不就是这样的直谏人才嘛,所以应该选入三等以示嘉许。

但有另一位叫范镇的考官认为:苏辙这个学生是挺不错的,有才,但是这意见提的也确实有点过了,还是保守一点,给个第四等吧,就这样苏辙错失了名列三等的机会。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苏辙的实力与苏轼其实是十分接近的,而且在日常创作中,苏辙能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席,绝非浪得虚名,连苏轼都说:

这可不是当哥哥的吹捧自己的弟弟,连苏轼的学生秦观都说:

意思是说我觉得老师说得对呀,我师叔真的是深藏不露!

所以你看,如果苏辙和苏轼不是生在同一时代,那完全也可以是领一代风骚的焦点人物,可惜,偏偏就摊上这么一个光芒万丈的天才哥哥,所有人都沉浸于苏轼超绝的才华、有趣的性情,而自己就算是再怎样优秀,也只能活在他的光环之下,默默地跟着大家一起鼓掌。

然而经常被忽视的人,最容易识别欣赏,宋朝元老重臣张方平曾评价苏轼兄弟二人是:

就因为这样一句话,苏辙一生将张引为忘年知音。

其实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渴望被看到,被重视,舞台的中央谁都会向往。但是有苏轼在,苏辙就永远只能做配角,若说一点点的失落都没有,那一定不是真话。

所以,有苏轼这样一个哥哥的存在,对苏辙来说,那感受应该多多少少都会带些淡淡的失落吧。

其实,苏辙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他性格沉稳,老成持重,只是由于时运和机遇而不得充分显扬,很多时候比性格外露的苏轼要靠谱多了。在他们兄弟俩之间,如果论长兄如父,那是不存在的,而恰恰相反的是,多数情况下,担起兄长责任的都是这个弟弟苏辙,不信咱接着往下看。

兄弟俩进士及第,初涉官场,苏辙就为哥哥苏轼过于情绪化的性格和口无遮拦而担忧,常常苦口婆心劝诫哥哥要谨慎交友,不要逮着个人就有的没有乱说,祸从口出啊,也不要总是写诗讽刺上级和时政,官场又不是菜市场,随时都有可能四面刀斧,说不定哪句话触怒了人家,看你不顺眼,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但苏轼却完全听不进去啊,世间所有不平事,他都是“如蝇在喉,不吐不快”,总是想插一嘴,不说出来能把自己恶心死的节奏,所以他一定要写!

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弟弟苏辙担心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苏轼摊上大事儿了 ——— 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

整个事件当中,苏辙是如何像一个兄长一样各路奔波营救苏轼的呢?

事件爆发时,苏辙因为离京城较近,所以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在御史台派人去湖州逮捕苏轼的同时,苏辙迅速的做出了两个决定:

第一,立刻派人飞马到湖州报信给苏轼,好让他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第二,连夜写了一封奏章,请求朝廷削去自己的官职替兄赎罪,以保住哥哥一条命。

这之后,苏辙的另一次机智举动,也为营救苏轼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苏轼下狱期间,长子苏迈每天往牢房给父亲苏轼送饭,父子二人约定,平时只送肉和菜,如果上面要判死刑了,就以送鱼为信。

结果有一天,苏迈因为有事出城,就委托一个亲戚代送饭,亲戚不知情,特意买了一条鱼给苏轼改善伙食,这下可把苏轼吓惨了。

生死关头,再豁达的人也淡定不了啊,苏轼想到自己从前不听弟弟的劝谏,不禁悲从中来,泣涕涟涟中给苏辙写了两首诗做遗言:

狱卒将诗送给苏辙之后,苏辙看到后大哭,但是他拒收了这两首诗,因为他知道,哥哥的这两首诗在他手里作用不大,但如果这诗能被带回给上级,一定可以有助于哥哥获救,因为重点牢犯的只言片语,都是要呈交给最高当局看的。

所以这诗最终如苏辙所愿,传到了神宗手里,皇帝看到苏轼这诗里流露的手足情深,大为感动,本来就舍不得杀苏轼,这下又多了一层恻隐之心啊,再加上当时王安石、太后等纷纷为苏轼求情,苏轼最终吃了几个月牢饭,就幸运的得以豁免。

哥哥的命保住了,那苏辙悬着的心是不是可以放下了呢?苏辙只能苦笑一下:你想多了...

苏轼这个乐天派,出狱当天就好了伤疤忘了疼,提笔赋诗:

意思是说在牢里呆了一百多天,出来都是春天啦!哈哈,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接下来我一要尽情的嗨,喝着小酒回想一下,这场灾祸真像做了一场梦一样啊,现在出来啦,我又可以下笔如神,才华挡都挡不住你说可气不可气!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也不全是我的问题嘛!

哎!摊上这么一个无限极乐观的哥哥,你说苏辙能怎么办呢,也只能接着提心吊胆的生活。事实上,苏辙要承担的远远不止这些,哥哥入狱的时候,一家老小都只能暂住到苏辙那里,苏辙白天要为营救哥哥而奔忙,回到家还要安顿一家老小,苏辙成了整个苏家的顶梁柱啊。

苏轼出狱后,第二天就被押往贬所黄州,苏辙也被牵连贬到了江西,他来不及松一口气,便收拾家当,扶老携幼,踏上流放般的贬谪之路。

此时的苏辙,已经有了十个儿女,为了救哥哥出狱,家里早就负债如山,日子过得很清苦,再加上要照顾哥哥的家眷,苏辙负担那个大呀,可想而知。好容易到了江西,安顿好家人,苏辙还要再次出发,将哥哥的一家老小安全送至黄州。

人人都羡慕苏轼的了无挂碍,随缘任运,却不知道这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他身后有一个苏辙在给他帮着收拾各种烂摊子啊!苏辙替他承担了太多世俗生活中的琐碎与不堪,所以苏轼才能有精力在精神世界里一骑绝尘,成就无数旷达乐观、自在洒脱的传奇佳话。

黄州四年之后,苏轼再次翻身,又有了十年的政治黄金期,这十年,苏轼的官职距宰相职位仅一步之遥,即使在地方为官,那也是领导班子一把手。

可是天总有不测风云,当风云再次席卷而来时,他居然一分钱存款都没有!要知道,宋朝公务员的待遇是十分优厚的,真不知道苏轼咋那么能花钱,也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月光族。

这一次是被贬惠州,很远的地方啊,默默想一想路上没钱咋能行!但苏轼压根就没操过这心,有老弟苏辙啊,是的你没看错,苏轼要找一个养了十个娃,家庭负担如此重的弟弟苏辙“借”啊!

最终苏辙倾其所能资助了哥哥一笔钱,苏轼这才得以安排一家老小到宜兴生活,免除了他被贬南荒的后顾之忧。

那话说回来,同样是在朝为官,官阶也相差不多,为什么负担更重的苏辙反而还能攒点钱呢?我想此时此刻,苏辙的内心独白一定是这样的:“兄弟我节衣缩食,抠抠索索攒点钱,为的就是关键时刻能帮哥哥你一把啊!”

不过苏辙可能也没想到,此后哥哥居然还能向他开得了口  —— 到哪都是自来熟的苏轼,抵达惠州不久之后就张罗着做好事,架桥铺路,热心公益。为了筹资金,他连自己以前朝服上的犀带都捐了出去,但是不够啊,所以苏轼又写信给弟弟,动员弟媳妇把以前所得的宫中赏赐拿出来助力惠州修桥。

这个时候你再问问苏辙,做苏轼的弟弟体验如何?他一定会苦大仇深的来一句:“哎,操不完的心呐!”

相比对苏辙的不熟悉,一提起苏轼,大家都是两眼放光:这个人啦,好玩有趣,遇事儿那叫一个想得开!比如被贬黄州时,他说:

被贬到惠州又改口:

等到了海南又成了: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贬到哪就说自己是哪里人,真是天下何其大,处处是我家啊!但是你如果认为苏轼在任何时候都能这么拿得起放得下,那就让你失望了。比如,他每次和弟弟分别的时候,画风完全不是这样的

大意是说:子由啊,我没喝酒,头怎么就晕晕的呢,但是我的心早已随你而去了啊,这是我们俩兄弟第一次分别,你送了我很远,我还是舍不得你啊。我爬上高坡看着你的帽子在坡路上时隐时现,天寒地冻,你衣衫单薄,骑个瘦马在冷风里走远,哎,当哥的心里真的是不好受啊!路上的行人都高高兴兴样子,只有我想着你啊子由,自己有点失魂落魄的感觉,连小童都看不下去了啊,我也知道人生都会有别离,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回,子由啊,你可别只想着高官厚禄,忘了和哥哥“对床听雨”的约定啊! 

这是苏轼第一次外出为官,和朝夕相处的弟弟分别,心中抑郁伤感,就差泪雨滂沱了。

此后,他兄弟俩宦海沉浮,聚少离多,每每分别,苏轼总是凄凄惨惨切切,完全不见平日里的豁达洒脱,比如:

看出来了吧,看似强大的苏轼,其实对弟弟苏辙是十分依赖的,他这一生,最怕的就是和弟弟离别。是的,他们从小一起读书长大,在科场一起搏击,仕途共同起落,彼此已不仅仅只是手足,更是人生道路上最为信任的知音和战友。

从这里也看得出来,苏轼并不总是那样达观洒脱,没有脆弱的时刻,只是他的脆弱只会袒露给内心最信赖的人罢了,他说:

苏辙便说:

是啊,弟弟是哥哥的精神支柱,哥哥也是弟弟的心灵港湾,做苏轼的弟弟有失落,但更多的是满满的幸福和骄傲啊!

绍圣四年,六十岁的苏轼被贬海南,五十七岁的苏辙被贬雷州,这一对难兄难弟在贬谪途中相遇,唏嘘不已,遥想当年,两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出川入京,如今都已变成两鬓斑白的老头了,更可叹的是,垂暮之年,还双双深陷政治泥潭,那曾经“对床听雨”的约定,依然遥不可期,有点小伤感啊。

分别的前夜,苏轼痔疾发作,苏辙一夜未眠,守在哥哥身边给他诵读诗篇并劝哥哥戒酒。次日清晨,苏轼登舟渡海,望着哥哥那一叶孤舟渐行渐远,没入波涛,再想到兄弟俩有生之年,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相见,苏辙心似刀绞,泪如雨飞。

三年后,苏轼从海南北返途中,病逝常州,没能和弟弟苏辙见上最后一面,是他临终前最大的痛楚:

次年,苏辙按照哥哥的遗愿,将其葬于嵩山脚下,并卖掉部分田产,将三个侄子接到身边共同生活。后来,他在整理哥哥的诗篇时,偶然看到其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旧作,禁不住潸然泪下:

晚年的苏辙闭门不出,几乎断绝了一切人际交往,多年后终老,选择和兄长葬在了一起。

终于,他们兄弟俩以另一种形式实现了“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的约定,彼此再也没有分离。《宋史 苏辙传》中这样评价这段兄弟情:

作家赵允芳说:苏轼与苏辙的关系就像箭与弓,箭之离弦,离不开弓的隐忍内敛。唯弓弩收的愈紧,箭方能弹射的愈远。某种意义上,正是苏辙的隐忍坚韧,成就了苏轼穿越时空的锋芒与伟才。

深以为然。

当我们今天仰望赞叹如日月星辰般闪耀的苏轼时,不要忘记他身后永远站着一位苏辙。当哥哥意气风发,志得意满时,他是人群里摇旗呐喊的喝彩者,当哥哥失意潦倒,流落天涯时,他是背后承担一切的支持者。无论何时,只要苏轼回首,他总会站出来给予他帮助。

四海多友朋,无如一子由。苏轼是天才的,苏轼更是幸运的,请大家记得,在北宋那片给予文人特殊情怀,苍茫傲岸的历史片段当中,有过这样一对好兄弟,哥哥是苏轼,弟弟是苏辙。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