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埃雷拉龙的基本资料 最早发现恐龙埃雷拉龙是在什么地方被发现的?

2024-06-01m.verywind.com
埃雷拉龙的亲缘关系~

古生物学家在研究埃雷拉龙的骨盆结构后,发现这种结构并不是埃雷拉龙独有的。后来,人们在南美洲三叠纪中、晚期岩层中还发现了另外一些恐龙。包括十字龙、钦迪龙等,都被认为和埃雷拉龙有亲缘关系。从发现恐龙到现在,已经有一百七十多年了。研究恐龙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恐龙的祖先,以便弄清它们的演化过程。但是地球历史中留下来的化石记寻是不完全的,人们对化石的发现也是不完全的,所以至今还未找到真正的恐龙祖先。然而人已发现的动物化石以及现生动物的分类学研究中,科学家已经知道恐龙属于爬行动物中的双孔类。在双孔类中有   一大类动物叫做古龙类,意思是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古龙类中又有一大类动物叫槽齿类,因其牙齿长在齿槽内而得名。槽齿类中就有恐龙的祖先类型。在阿根廷侏罗纪中期地层中发现的兔鳄和三迭纪晚期地层中发现的鸟鳄,与恐龙的祖先非常接近。从比较化石以及现生的爬行动物的踝骨中可以看到:早期的古支类行走时是匍匐前进的,#体还不能离开地面;而兔鳄身体轻巧,前进时#体已离开地面,基本上是半直立;真正的恐龙则完全直立行走。鸟鳄在苏格兰也有发现,体长1~3米,已是两足行走的肉食类。在寻找恐龙祖先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这类动物并不是“铁板一块”的。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创建“恐龙”这一名称时,是作为系统分类的名称使用的。但是随着被发现的恐龙化石的日益增多,科学家逐渐发现,恐龙实际上包括了差别很大的两大类动物,它们之间的差别不亚于牛马之间的区别。于是1872年,英国的古生物学家西利提出,恐龙或分为两大类。他认为从解剖学上看,两大类恐龙的主要区别在腰带上,腰带谷称骨盆。恐龙的骨盆由两侧各三块骨头组成,即肠骨、坐骨和耻骨。上面的一块骨头叫肠骨,下面的两块骨头中,前面的叫耻骨。上面的一块骨头叫肠骨,下面的两块骨头中,前面的叫耻骨,后面的叫坐骨。这三块骨头的形态和排列直接影响恐龙的生殖与行走,可作为区分两大类恐龙的依据。这两大类恐龙就是蜥龙类(或叫蜥臀类)和鸟龙类(或叫鸟臀类)。蜥龙类恐龙骨盆上的三块骨头从侧面看排列成三#型,即耻骨在肠骨的下方、向下、向前伸展,而坐骨则向下向后伸展,好像一个三角形,与现在蜥蜴的骨盆相似,所以叫蜥龙类。鸟龙类恐龙骨盆的三块骨头是四#型的,即肠骨的前后部大为扩张,耻骨与坐骨平行,而且收骨的一个大的前突起,从肠骨的下方伸出。这样肠骨的前部和后部、前耻骨、挤压在一起的坐骨与耻骨成了四#型,排列成长方形,就像鸟类的骨盆,所以叫鸟龙类。由于这种分类实用而方便,所以在关有恐龙的研究报告和科普读物中,都把恐龙分为这两大类。 关于恐龙的分类,虽然不同的分类学家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一般都使用下列分类方法,将恐龙分为蜥龙与鸟龙两个超目,每个超目下又分成几个目。蜥龙超目兽脚目蜥脚形目原蜥脚亚目蜥脚亚目鸟龙超目鸟脚龙目剑龙目甲龙目角龙目肿头龙目关于鸟龙类的分类,恐龙专家们还未取得一致意见,但他们承认剑龙与甲龙、角龙与肿头龙之间关系密切。恐龙的祖先是什么模样?两大类恐龙有没有共同的祖先?根据目前已知和资料,最早的恐龙发现于三迭纪晚期,在美国'库拿大、巴西、阿根廷、摩洛哥、南非、莱索托、英国、德国均发现过生活在三迭纪晚期的恐龙。现在恐龙专家都公认,虽然还没找到恐龙的祖先,但古老的恐龙已经找到了,它们主要是:丁字龙、埃雷拉龙以及1993年才被命名的始盗龙。丁字龙生活在距今22500万年以前的三迭纪晚期,发现于巴西,是一具不甚完整的骨架,还分不清是鸟龙类或蜥龙类。它的#体约有2米长,有长而纤细的后肢,从外观上看,能快跑,用两足行走,后肢可能有五个脚趾。这种恐龙是肉食性的,而后来出现的肉食性恐龙后肢只有三个脚趾,前肢小而且可能有四个手指。丁字龙的头相对地说是较大的,而且口内有刀刃般的牙齿,证明它是吃肉的。从骨盆上看它像是蜥龙类恐龙,但在它的肠骨上有一个发育很好的臀部孔,科学名称叫髋臼,这是蜥龙类所没有的。 丁字龙在阿根廷和美国西部也有发现,它与在阿根廷发现的埃雷拉龙关系密切。埃雷拉龙也生活在三迭纪晚期(22500万年以前)。有的科学家认为,它已经是蜥龙类的一员,但也有的科学家闪为它与丁字龙一样,只能说是原始的、类似蜥龙类的恐龙。埃雷拉龙长约5米,重约180公斤,但动作敏捷。这是肉食性恐龙。它有耳骨,已有听力。它的长爪适合捕捉小恐龙或其他动物;腭具有双关节的铰合面,能有力地抓住并吞下大的肉块;它还有6厘米长的带锯齿的尖牙,有利于撕裂肉块。埃雷拉龙与霸王龙关系密切。在阿根廷发现的这具埃雷拉龙化石标本,是1988年由当时在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的美国恐龙专家保罗·塞里诺发现并研究的。保罗·塞里诺曾多次来到中国,笔者与他是同行,又是好朋友,深知他是一位博学多才、擅长野外采掘的恐龙专家。最近几年恐龙研究中的紧大收获之一,就是1991年他参加的美国与阿根廷联合恐龙采集队,在山土埃雷拉龙的地点找到迄今为止最原始的恐龙,1993年经他研究后命名始盗龙。始盗龙的拉丁学名是“Eoraptor”,“EOS”是希腊神话中专司“开端”或“黎明”的女神,“Raptor”在希腊语中是“贼”或“强盗”的意思,所以最早由笔者译成“始盗龙”。塞里诺曾幽默地描述过这恐龙:“它是赤身体裸体的小流记氓,经常会猛然袭击一些猎物,然后将它们撕成碎片”。实际上,始盗龙体长只有1米,头骨仅12厘米长。研究者曾手托着它的头骨拍了一张X光的透视片,发表在1993年1月出版的著名的科普刊物《国家地理学》第一百八十三卷第一期上。它的后肢粗壮,前肢短小,上腭的牙齿弯曲而有锯齿,很像肉食恐龙的牙齿。但它前面的牙齿叶状,有此像吃植物的恐龙的牙齿,而它的下腭也没有关节铰合面。总之,在牙齿及骨骼上始盗龙都有较多的原始特征。 除了上述三种三迭纪晚期的最古老的恐龙外,在距今2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早期的地层中,也发现了比较原始的恐龙,那就是在南非莱索托城发现的莱索托龙。这是最原始的吃植物的恐龙,身长约1米,躯体结构轻巧,身上无甲胄,与鸟龙类的祖先同一类型。它的头部有10厘米长,眼睛大,嘴很长,有角质的尖喙,下腭纤细,有变化的牙齿排成简单的一排。前肢短,拇指有抓握能力,后肢的拇趾呈钉状,能帮助它走路时不费力地离开地南。它用后肢走路,跑得很快。这种恐龙以植物为食,偶尔也吃小昆虫。 如上所述,长期以来,人们曾认为蜥龙类与鸟龙类风马牛不相及,各有各的祖先。但随着最古老的恐龙——特别是始盗龙被发现以后,许多研究恐龙的专家都公认:恐龙还是单一起源的,即两大类恐龙有共同的祖先,虽然迄今为止,专家们还未找到这个共同的祖先,但它已初露端倪了。摘自甄朔南教授《中国恐龙》

C

艾雷拉龙(学名Herrerasaurus),又称黑瑞拉龙、黑瑞龙或赫勒拉龙,是最早的肉食性恐龙之一。所有已知的标本都是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西北部的三叠纪晚期地层发现,属于卡尼阶早期,约2亿2800万年前。模式种伊斯基瓜拉斯托艾雷拉龙(H. ischigualastensis)是由奥斯瓦尔多·雷格(Osvaldo Reig)于1963年命名,[1]且是此属的唯一种。

多年来艾雷拉龙的分类都不清楚,原因是它最初只有一些化石碎片。它曾被认为是基础兽脚亚目恐龙、基础蜥脚形亚目恐龙、基础蜥臀目恐龙、或者不是恐龙。但是,随着1988年发现了大部份完整的骨骼及头颅骨后,艾雷拉龙在至少五个关于兽脚亚目演化的研究中,被分类为早期的兽脚亚目或早期蜥臀目。[2][3]艾雷拉龙是中型的双足恐龙,属于艾雷拉龙科,这群外表相似的动物,是最早期的恐龙演化扩散结果。

恐龙名称: 埃雷拉龙/赫雷拉龙(大陆),黑瑞龙(港台)恐龙体长: 5米
恐龙体重:180公斤
恐龙食物: 肉食
生存年代:三叠纪中晚期
辨认要决: 锐利的牙齿、巨大的爪和强有力的后肢
生活年代:三叠纪中晚期
所属类群:蜥臀目-兽脚类
身高:3-4米
埃雷拉龙是速度相当快的两足肉食性恐龙,大约生活在2.3亿年以前,是最古老的恐龙之一,它证明了恐龙来源于同一个祖先。它与后来的肉食性恐龙有许多相同之处:锐利的牙齿、巨大的爪和强有力的后肢。以其他小型爬行动物为食。黑瑞龙的骨骼细而轻巧,这使它成为敏捷的猎手。黑瑞龙耳朵里的听小骨显示,这种恐龙可能具有敏锐的听觉。



  • 埃雷拉龙

    编辑 讨论1

  •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埃雷拉龙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蜥形纲,爬行动物纲,双孔亚纲,蜥臀目,兽脚亚目速度相当快的两足肉食性恐龙,大约生活在2.3亿年以前,是最古老的恐龙之一,它证明了恐龙来源于同一个祖先。它与后来的肉食性恐龙有许多相同之处:锐利的牙齿、巨大的爪和强有力的后肢。体长5米,体重180公斤,以其他小型爬行动物为食。黑瑞龙的骨骼细而轻巧,这使它成为敏捷的猎手。埃雷拉龙耳朵里的听小骨显示,这种恐龙可能具有敏锐的听觉。

  • 中文学名

  • 埃雷拉龙

  • 拉丁学名

  • Herrerasaurus

  • 别    称

  • 黑瑞龙、赫雷拉龙、艾雷拉龙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亚    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蜥形纲

  • 亚    纲

  • 双孔亚纲

  • 蜥臀目

  • 亚    目

  • 兽脚亚目

  • 埃雷拉龙科

  • 埃雷拉龙属

  • 埃雷拉龙

  • 分布区域

  • 阿根廷



  • 关于恐龙的说明文400字作文?
  • 答:剑角龙背部十分强壮,后腿上长满了肌肉。迅猛龙的体型不大,与火鸡相近。但是,迅猛龙的头部很长,大脑所占身体的比例很大,这表明迅猛龙是一种聪明的恐龙。恐龙时代有三个纪,分别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恐龙有以食植物为主的,比如板龙、巨刺龙、巨椎龙等等。也有专门食肉的,比如埃雷拉龙、斑龙...

  • 埃雷拉龙的亲缘关系
  • 答:古生物学家在研究埃雷拉龙的骨盆结构后,发现这种结构并不是埃雷拉龙独有的。后来,人们在南美洲三叠纪中、晚期岩层中还发现了另外一些恐龙。包括十字龙、钦迪龙等,都被认为和埃雷拉龙有亲缘关系。从发现恐龙到现在,已经有一百七十多年了。研究恐龙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恐龙的祖先,以便弄清它们的演化...

  • 找一篇介绍恐龙或者其它古生物的短文。
  • 答:始盗龙的前肢有5指,而之后的大多数肉食恐龙第Ⅳ指、第Ⅴ指都已退化,而末代帝王暴龙更是只留下2指。《几乎在同时,伊斯巨拉斯托又出现了另一种早期恐龙,埃雷拉龙(Herrerasaurus)。埃雷拉龙是由古生物学家奥斯瓦尔多·雷格(Osvaldo Reig)于1959年命名的,属名为纪念发现其化石的Victorino Herrera先生。不过之前发现的...

  • 恐龙最早出现于那个时期
  • 答: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亿3500万年的三叠纪晚期,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亿3500万年的三叠纪晚期,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发生的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三叠纪时,脊椎动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槽齿类爬行动物出现,并从它发展出最早的恐龙,三叠纪晚期,蜥臀目和鸟臀目都已有不少种类,恐龙已经是种类...

  • 恐龙名字大全
  • 答:纯手工!二叠纪:(初龙不算龙)棘齿龙,灵鳄,蛇齿龙,(上龙类,迷龙类,鳄类)……三叠纪 :始盗龙(最早的恐龙),芙蓉龙,纯信龙,十字龙,加斯马吐龙(古鳄),南十字龙,埃雷拉龙,腔骨龙,原角鼻龙,金塔龙,原美颌龙,板龙(三叠纪最大的原始蜥脚类,长约5~7米),美颌龙(最小的恐龙,只有0....

  • 恐龙的拉丁文是什么?
  • 答:Dinosaur ---Late Triassic---晚三叠世 始盗龙(Eoraptor)南十字龙(Staurikosaurus)埃雷拉龙(Herrerasaurus)盒龙(Caseosaurus)钦迪龙(Chindesaurus)瓜巴龙(Guaibasaurus)阿里瓦龙(Aliwalia)艾沃克龙(Alwalkeria)跳龙(Saltopus)原鸟(Protoavis)中国龙(Sinosaurus)棘鳄龙(Spinosuchus)迅足龙(Velocipes)北极龙(...

  • 哪里有恐龙化石?
  • 答:月谷是一个位于阿根廷西部的荒芜的峡谷,人们从这里发现的化石中才知道恐龙的存在.从月谷发现的化石包括三叠纪晚期的喙龙类群和其他爬行动物类群,其中包括早期的兽足类恐龙始盗龙属和埃雷拉龙属.这个偏远地点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却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晚期人们才知道这儿的化石蕴藏量非常丰富.5、禄丰 中国...

  • 恐龙化石的相关资料,快
  • 答:从月谷发现的化石包括三叠纪晚期的喙龙类群和其他爬行动物类群,其中包括早期的兽足类恐龙始盗龙属和埃雷拉龙属。这个偏远地点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却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晚期人们才知道这儿的化石蕴藏量非常丰富。4、禄丰中国云南禄丰县恐龙山方圆10平方千米的地区,是闻名于世的恐龙之乡。1938年考古学家在这里首次发现...

  • 恐龙化石的介绍 要多!
  • 答:月谷是一个位于阿根廷西部的荒芜的峡谷,人们从这里发现的化石中才知道恐龙的存在.从月谷发现的化石包括三叠纪晚期的喙龙类群和其他爬行动物类群,其中包括早期的兽足类恐龙始盗龙属和埃雷拉龙属.这个偏远地点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却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晚期人们才知道这儿的化石蕴藏量非常丰富. 4、禄丰 中国云南禄丰县恐...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