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李广为什么会因为卫青不派自己为先锋而选择自杀?

2024-06-02m.verywind.com
~

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大将卫青讨伐匈奴。出塞不久从俘虏口中得知了单于的据点,这可是一个从天而降的大馅饼,要是能就此端了单于的老窝,那可真是奇功一件。老将李广一听,立刻请战作为先锋官,出战单于。

不过主帅卫青经过思量,决定将先锋交给比较年轻的公孙敖,而让李广带兵绕道东路,与右将军赵食其汇合,从东路配合主力进攻。李广一听这个安排就炸了:“我跟匈奴打了一辈子仗,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正面交锋,立功的机会,大帅却将我从主战场调离,你这是欺负老夫吗?我愿做先锋迎战,死不足惜!”

但是卫青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命令,军令如山,李广虽然心有不甘,却不能不从。临走时给卫青甩下一句话:“我知道你就是想让公孙敖立功!”然后气哼哼地走了。

不就是一次作战安排么?李广有必要因为不合自己心意,就大发脾气吗?这次战斗对旁人可能就是众多战役中的一次,但对李广来说,却意义非凡,因为那时候李广已经六十多岁,此次战役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次与匈奴对决了。


李广征战一生,愿望就是封侯列相,可是临到退休也没实现这个愿望,本来以为夙愿难了,现在突然有了剿灭单于老巢的机会,如果能够把握得好,取得战斗的胜利,封侯的夙愿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可是卫青的安排,让李广的期盼成为了泡影,老将军心中有怨气也能理解。

主帅卫青派人去询问李广部队的情况,李广余怒未消,竟然拒绝回复军情。卫青生气了,责问李广所部,并准备上书朝廷,李广得知消息后,仰天长叹:“老天让我失去了作战立功的机会,现在又要受那些宵小之徒的羞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说罢便挥剑自刎,一代名将竟在大战胜利后,死得不明不白。


一、卫青未必是有意给李广穿小鞋

但说卫青是有意针对李广,恐怕是冤枉了他。卫青那样安排,恐怕不是要针对李广,反而是想照顾李广,这话从何说起呢?

据说在卫青出征前,汉武帝曾特地嘱咐卫青要对老将军李广多加关照。李广的年纪毕竟摆在那里,汉武帝的意思,不希望李广在这场战争中出现闪失,也不要出现失败的情形,以免坏了李老将军常胜不败的一世英名。

从卫青给李广安排的东路助攻的任务来看,也是一个危险系数极低的工作,虽然李广没有参加战役,却没有影响漠北大捷的结局。可李广一旦参加战斗,即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虽然比起当先锋的功绩差不少,但得到封赏几乎是一定的,看来这是个“旱涝保收”的差事。只不过,李广求功心切,根本无暇顾及卫青的安排是否带有善意。


况且,这次战役的重要性非同小可,甚至关乎大汉与匈奴今后几十年内的实力对比。作为主帅,卫青一定要选择有实力和更有把握取胜的将领作为重中之重的先锋官,这是不能小看和含糊的,而李广因为年事已高,再加上武帝的托付,恐怕从一开始,卫青就没有将他放入候选人的名单中,卫青作为统领全局的主帅,在排兵布将上必须有自己缜密的考量,如果说因为这个原因,没有把李广放入主将之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倒是李广,一门心思只想自己在退休之前封侯,给自己的武将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卫青作为主帅,必须统领全局,李广作为下属,也应当以大局为重,放弃一己之私。可李广做事的立场,看问题的角度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的,从这点来说,倒是李广的想法和做法有失偏颇了。

二、李广处事太过冲动,不懂得控制情绪

我们先说李广迷路,没有与大军及时汇合这件事。按李广的说法迷路是“天意”,但不可否认的是,带兵出征东路的时候,李广是带着强烈的不满情绪的,而且这种情绪始终伴随着他,一直到战役结束都没有平息,否则也就不会拒绝回答卫青关于他迷路情况的调查问询了。


虽说李广迷路,确实有运气不好的因素,但相信任何人带着情绪投入工作的时候,都不会有太好的结果,更何况李广是身处千钧一发的战场上,李广迷路,无法与大军汇合,导致所部没有能够及时投入战斗,这些恐怕与李广自身没有调整好情绪有很大的关系。

幸亏卫青派给李广的是个“打酱油”的差事,如果李广所部从东路的策应,是对整个战局产生重要影响的部分,那么这次战役的后果还真是不堪设想,看来卫青的部署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至于战役过后,李广拒绝向卫青汇报战况,那就更没有道理了。了解整个战局的情况是卫青这个主帅的职责,李广这个下属居然因为自己有情绪,就不配合领导的工作。

李广这操作,看起来不像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军,倒像是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别说是在有令必行的军队,别说是以服从为天职的军人,就是干普通工作的小职员,也不能这么处理问题。


在形势危急的时候,一个团队的成员应当以大局为重,同仇敌忾,至于矛盾、意见和不同的看法,等危机结束了,下来慢慢沟通、深入交流。这些恐怕是普通士兵都懂得的道理,可是李广却不明白,老将军还为此轻生,实在是太可惜了。

三、李广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

李广自刎,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是:受不了卫青打算上书,向大领导汉武帝汇报他在整个战役中枉顾指挥的错误表现,觉得是被人有意刁难,受到了侮辱。李老将军威震匈奴,确实令后人佩服,但是这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也确实让人不能恭维。

不管卫青是否对公孙敖有偏私,但是带领大军与主力汇合,确确实实是李广的任务,也是他必须达成的使命。但是结果是他没有完成任务,那么在这种情形下,即便主帅卫青不主动问询,他也应当把当时的情况进行汇报,这才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也才是一个治军将领应有的职业素质。


不过李广的做法却很离谱,应当说不是一个职业军人应有的素养,在这种情况下,卫青要对他的错误行为进行上报,是理所应当的。可是李将军认死理,认为自己没有夺得战功,已经是天下最委屈的人了,委屈得控制不住情绪,连自己应尽的责任都不顾了,反而认为正常的批评是对自己的侮辱,这种把自己作为宇宙中心,对自己没有清醒认知、明明错了却还说不得的状态,让战功赫赫的李老将军成了一个反面教材。

两千多年过去了,当现在的人们再提起当年那段历史,再提起李广时候,总是会觉得他死得太草率,太不值得了,当然除了痛惜之外,也会不由自主地吸取他的教训。

都说冲动是魔鬼,李广之死在于他不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而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他过于自负,以自我为中心,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更不能着眼于大局。总之,李广战匈奴的英雄事迹值得钦佩,而发生在他身上的教训更应当让后人时刻警醒、引以为戒。



  • 卫青和李广有什么仇
  • 答:李广多次请求随军出征,武帝认为他年老未被启用。直到元狩六年才被任命为前将军,随卫青出征。出塞,卫青得知单于的驻扎地,卫青决定自率精锐部队袭击单于。而命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从东路出击。东路道远,而且水草极少,不利于行军。李广亲自请求为先锋,说:“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

  • 同样是课本上的名人,卫青为啥一直看不起李广?
  • 答:你还真敢拿!人家给你说不定就是因为恨你才给你的呢!你还真敢接,服了你了!还有就是狂妄自大。总以为自己的能力超过了现在的职位,动不动就违抗军令,这样的人是不是应该治理一下?大战前又被调离前线,和右将军从东面出击,不仅错过立功的机会,而且被大将军卫青判了个贻误军情罪,最后李广自杀...

  • 李广求汉武帝让自己做一回前锋,为什么没有证明自己?
  • 答:李广年轻的时候曾经随汉文帝出行,汉文帝亲眼目睹了他与猛兽搏斗以及杀寇勇猛,大为感慨地说:“如果生在高祖年间,你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西汉时期因功封后的不少,但万户侯却凤毛麟角,卫青、霍去病就是万户侯。不幸的是,李广别说封万户侯,连关内侯他都没捞上。为什么这样一位对皇帝忠心耿耿,为...

  • 飞将军李广战功赫赫,为什么会有难封的结果和自裁的下场呢?
  • 答:哪怕是到了现在,也有很多人想要为李广伸冤。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李广是在战场上自杀而亡。在我们的了解中,李广并不是一位因为任何事情会自裁的人,然而李广的自杀,是为了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为什么会这样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都知道,李广是西汉时候一位非常著名的将军,在与匈奴的斗争中,多次...

  • 立下赫赫战功的西汉名将李广,为什么要选择自杀?
  • 答:一、因迷路错失战机 李广在漠北之战时已经60多岁的高龄,在漠北之战中,担任大将军的卫青获知了匈奴王庭的位置,但是其派遣了自己的好友公孙敖取代了李广直捣黄龙,而李广所率领的军队却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从而没能参与战斗,事后卫青对李广高压责问,史书记载“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

  • 为什么卫青、霍去病官升的特别快,而李广却得不到提拔?
  • 答:李广在军中从来不摆将军的架子,反而是与士兵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因此在士兵们的心中,他的形象也十分亲善和蔼。看到这里可能有的人就会疑惑了,如果李广真这么有才能,那他难以封侯的原因肯定是汉武帝任人唯亲,把好处都给了卫青和霍去病,李广自己时运不济,只能自认倒霉呗!一生未能封侯拜相也不是他...

  • 飞将军李广英勇无比,为什么终身未获提拔?
  • 答:也没立下多大的军功,自然得不到提拔。李广虽然智勇双全,还被称为飞将军。而且为官清廉,对下属和老百姓都很体恤,但是由于他时运不佳,总是缺乏机会,而且不会审时度势,失去汉景帝的信任。晚年也不被汉武帝重用,最后还因为在与匈奴作战中迷路而延误军机,含恨自杀,真的是太可惜了。

  • 司马迁为何要把李广,卫青霍去病分开写,更是贬低卫青霍去病,褒扬李广,李...
  • 答:李广就一个战斗英雄,顶多黄继光邱少云水平,能和彭老总比吗?李广没什么功劳,凭他司马迁文学水平如何,也没法拿干货来证明李广有功。李广一生经历七十余战,每战则北,而且都是全军覆没。这如果是功劳,恐怕汉朝人头要被送完了。历来文人墨客喜欢吹李广,但真正军事家和武将都推崇卫青霍去病。真是内行看...

  • 李广是不是卫青害死的
  • 答:李广不是卫青害死的。李广是中国国古代西汉时期的一位名将,先祖是秦朝时期有名的大将李信,在公元前166年,李广从军开始抗击匈奴,因为立下了战功被封为中郎。到了汉景帝时期,先后担任了西汉北部边域的七郡太守,等到汉武帝即位,又被召回宫中担任了未央宫卫尉。在公元前119年的时候,李光因为在抗击...

  • 李广可谓是优秀忠心,他为什么却没有被重用?
  • 答:景帝想让儿子刘彻当皇帝,李广的举动让皇帝觉得他非常不靠谱,谁给点利益就倒向哪一头,算是见利忘义的角色。景帝临终交代后事,给太子讲了李广的过往经历,目的就是让他多留意李广。所以刘彻一直用有色眼镜看李广,要换怪就怪他自己栽下的树,怪不得别人。其次,不顾大局,触了皇帝的忌讳。在李广...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