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求教战国时期各国称王具体时间 战国七雄各国君主称王顺序及第一个王名

2024-05-18m.verywind.com
战国时期各国陆续称王;但周仍然是“天子”吗?~

天子只有一个,东周时期王是最崇高的称号,只有周天子才能拥有,而如果诸侯有称王的,则表示这个诸侯国已经不承认周天子对自己的领导权了
其实在春秋时期诸侯中称王的并没有几个,这其中包括楚国,吴国,越国。而春秋五霸中最出名的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礼尊周天子都是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是在名义上很尊重周天子的。到战国时期,由于秦迁九鼎,东周灭,各诸侯心中再没任何顾忌,加上少数国家已经称王,其他国家(包括七雄中尚未称王者以及宋国等强国)才陆续称王
至于你说的周天子成为什么样的天子,从平王东迁东周建立起,周天子就应经式微,东迁不久就受郑庄公欺负,所以周天子完全是没有实力,仅剩一个空架子的天子
春秋战国是由以各诸侯国君为核心的专制和以贵族政治为主的政体结构,向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和以官僚为辅佐的政体结构转变的时期。
春秋前期,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原来最尊贵的名号"王",在此时虽然还作为周天子的专称,但其政令已逐渐不能越出王室的所辖之地。春秋列国在名义上还奉周天子为宗主,但实际上已经相对独立,并且逐渐建立和完善自己所辖地区内的各项政治制度,出现列国并峙的局面。然而,它们并没有摆脱传统的意识,各国的君主还依照周天子的分封秩序,分别称为公、侯、伯、子、男。虽然列国国君纷纷僭越周礼,按照天子规格举办礼乐,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成为独立国家的君主,有关本国的重要事务在形式上还要向周天子请示。
春秋中期,出现强国争霸的局面,周天子表里俱失,王室不再有实质和名义上的约束力了。先后形成的霸主,取代周天子为列国的盟主。这种结盟是在不干涉列国内政的情况下形成的,列国各有主权,但又必须服从盟主的征调。这样就导致列国国君的名号除了按原来周王分封的秩序称呼之外,还要视本国势力的强弱而定。例如晋就是以侯国争为霸主,进而改称公国的。
列国相互争霸,竞相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掠夺土地为主要目的的战争更加频繁,大国吞灭小国,逐渐地摆脱血缘组织的残余,向领土国家转变。
各位诸侯是周天子的臣,但是由于皇室衰微,所以各诸侯拥兵自重,群雄割据。周天子变成了有名无实的天子,任人摆布的人。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称王的顺序是:楚、齐魏(两国徐州相王)、秦、韩燕(于同年称王)、赵(前306年)。第一个王为楚武王。
1、楚国:
周桓王时,熊通不满自己爵小,以其先祖鬻熊子事文王,通过汉阳诸姬向周天子讨要更高级的爵位。遭拒后在前704年自称为王(后谥武)。
2、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69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53)和马陵之战(前341)中两次负于齐国,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
3、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
4、公元前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

扩展资料
五国相王
战国时期魏、赵、韩、燕、中山五国君主相互称王的事件。前325年,秦惠文君继魏、齐之后自称王。同年,魏惠王为拉拢韩国而尊韩威侯为王,即韩宣惠王。
魏惠王、韩宣惠王带了太子入朝于赵,和赵交好关系。齐国对赵不满,派田朌率军攻赵,获胜。见到齐国势力强盛,魏惠王屈节请求和齐威王和会。
前324年魏惠王、韩宣惠王和齐威王会于平阿,翌年,魏惠王和齐威王会于甄。
为对付秦的连横策略,出任魏将的公孙衍于前323年发起“五国相王”,请魏、韩、赵、燕、中山相互称王,其目的是贯彻合纵的策略,试图以此联合五国的力量与秦、齐、楚等大国对抗。
从这年起,赵、燕、中山三国君主开始称王。大国对“五国相王”取敌视态度,齐国曾以中山国小为借口,欲联合魏、赵、燕三国迫使中山君废除王号,但没有成功。
徐州相王以后,齐国对魏国停止了进攻,但西边的秦国却并不由此而停止攻魏。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大增,魏国则是阻挡它进一步向东发展的一道屏障,所以秦视魏为"腹心疾",因而不停地攻魏。
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任用魏国人公孙衍为大良造。魏国为了与秦结好,把阴晋(今陕西华县东)献给秦,秦把它改名为宁秦。
次年,公孙衍在雕阴(今陕西甘泉县南)打败魏军,将军龙贾被俘,消灭魏军8万。秦惠文王九年,秦军渡过黄河,攻占了魏国的皮氏(今山西河津县西)、汾阴(今山西万荣县西)、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曲沃(今山西闻喜县西)等地。
秦惠王十年以张仪为相,是年张仪同公子华攻占魏蒲阳。
接着张仪又劝说秦惠王将蒲阳与焦、曲沃归还给魏国,并让秦公子繇为"质"到魏国,以与魏修好。张仪与魏的和好措施,是放长线钓大鱼。不久张仪就往魏国劝说魏惠王对秦"不可以无礼"。于是"魏因入上郡、少梁,谢秦惠王"。
魏上郡辖15 县,地在今陕北洛川、延安一带。少梁即今陕西韩城县,为河西重镇。秦国夺得魏河西、上郡700 里地,并攻占河东魏国一些地区,这就使秦、魏的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魏国所依凭的河山之险也大部丧失。
秦国对魏国战争的节节胜利,声威大增,于是秦惠王在魏、齐徐州相王后的第十年(公元前324 年)改元称王。
在齐、秦夹缝中的魏国,以自身的力量显然不能抗击秦国的进攻。
为了抵抗秦国(也为了防备齐国),魏国必须争取韩国。
魏惠王后元十年(公元前325年)五月,魏惠王在巫沙(韩地,在今河南荥阳北)尊韩君威侯为王,韩威侯于是更名为韩宣王。
十月"郑(韩)宣王朝梁",韩王前往魏朝见惠王。
同年,赵武灵王即位,魏惠王带着太子嗣,韩宣王也带着太子仓到赵国,在信宫朝见新王,目的是结三晋之好。
赵国原本与齐国相好,但是在赵肃侯二十三年(公元前327年)齐伐燕国,三晋联合救燕,赵将韩举与齐军战于桑丘,赵将战死,故魏、韩往朝武灵王,以破坏齐、赵的联合关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战国七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五国相王

楚 熊蚤 (前1046年--前???)
晋 唐叔虞 姬虞   (前1042年--前???)
秦 秦非子 前900年~前846年 在位54年
齐(姜氏) 齐太公 姜尚  (前1046年--前1000年) 47年
(田氏)齐太公 田和 (前404年--前384年) 21年
鲁 姬伯禽 前1043年-前998年 在位46年
郑 郑桓公 姬 友  在位36年  前806年—前771年
宋 宋釐公  子举  (前859-前831)在位28年
吴 古公禀父 (前?-前?)
越王  姒无余  (前1981年之前)
燕 燕召公  姬奭 (前?-前1046)

春秋战国时,称王的诸侯相继有楚、吴、越、魏、齐、韩、秦、燕、赵、中山、宋等。
  楚武王三十七年(宋庄公七年,周桓王十六年,齐釐公二十七年,陈厉公三年,蔡桓侯十一年,曹桓公五十三年,燕宣侯七年,杞武公四十七年,许穆公八年,邾仪父十九年,滕宣公十二年,鲁桓公八年,卫宣公十五年,曲沃武公十二年,秦宁公十二年,郑庄公四十年,前704年),武王熊通自立为王,成为最早称王的诸侯。
  吴兴王元年(宋共公四年,周简王元年,齐顷公十四年,陈成公十四年,蔡景侯七年,曹宣公十年,燕昭公二年,杞桓公五十二年,许灵公七年,邾定公二十九年,滕文公十五年,莒渠邱公二十四年,鲁成公六年,楚共王六年,卫定公四年,晋景公十五年,秦桓公十九年,郑悼公二年,前585年),兴王姬乘(寿梦)称王。
  越姒允常十四年(宋景公二十年,周敬王二十三年,齐景公五十一年,陈湣公五年,蔡昭侯二十二年,曹姬阳五年,燕简公八年,吴道王十八年,杞釐公九年,许元公七年,邾隐公十年,滕顷公十七年,莒郊公二十二年,鲁定公十三年,楚昭王十九年,卫灵公三十八年,晋定公十五年,秦惠公四年,郑声公四年,薛比君元年,赵简子二十一年,前497年),姒允常薨。姒勾践即位,称王。
  魏惠王二十六年(越姒无彊十一年,宋戴剔成二十六年,周显王二十五年,齐威王十三年,燕成侯十八年,鲁景公二年,楚宣王二十六年,卫成侯十八年,秦孝公十八年,赵肃侯六年,韩昭侯十九年,中山成公六年,前344年),惠王魏罃称王。
  齐威王二十三年(越姒无彊二十一年,宋戴剔成三十六年,周显王三十五年,燕成侯二十八年,鲁景公十二年,楚成王六年,卫成侯二十八年,秦惠文王四年,赵肃侯十六年,魏惠王后元元年,韩昭侯二十九年,中山成公十六年,前334年),威王田因齐被惠王魏罃尊为王。
  韩宣惠王八年(宋康王四年,周显王四十四年,齐威王三十二年,燕易王八年,鲁景公二十一年,楚怀王四年,卫平侯八年,秦惠文王十三年,赵武灵王元年,魏惠王后元十年,中山姬 [爂-火+昔]三年,前325年),宣惠王被惠王魏罃尊为王。韩宣惠王十年(宋康王六年,周显王四十六年,齐威王三十四年,燕易王十年,鲁景公二十三年,楚怀王六年,卫嗣君二年,秦惠文王更元二年,赵武灵王三年,魏惠王后元十二年,中山姬 [爂-火+昔]五年,前323年),宣惠王在五国相王中称王。
  秦惠文王更元元年(宋康王五年,周显王四十五年,齐威王三十三年,燕易王九年,鲁景公二十二年,楚怀王五年,卫嗣君元年,赵武灵王二年,魏惠王后元十一年,韩宣惠王九年,中山姬 [爂-火+昔]四年,前324年),惠文王嬴驷称王。
  燕易王十年(宋康王六年,周显王四十六年,齐威王三十四年,鲁景公二十三年,楚怀王六年,卫嗣君二年,秦惠文王更元二年,赵武灵王三年,魏惠王后元十二年,韩宣惠王十年,中山姬 [爂-火+昔]六年,前323年),易王称王。
  赵武灵王三年(宋康王六年,周显王四十六年,齐威王三十四年,燕易王十年,鲁景公二十三年,楚怀王六年,卫嗣君二年,秦惠文王更元二年,魏惠王后元十二年,韩宣惠王十年,中山姬 [爂-火+昔]六年,前323年),武灵王赵雍在五国相王中称王。
  中山姬 [爂-火+昔]六年(宋康王六年,周显王四十六年,齐威王三十四年,燕易王十年,鲁景公二十三年,楚怀王六年,卫嗣君二年,秦惠文王更元二年,赵武灵王三年,魏惠王后元十二年,韩宣惠王十年,前323年),姬 [爂-火+昔]在五国相王中称王。但威王田因齐因中山过小,不予承认。
  宋康王十一年(周慎靓王三年,齐宣王二年,燕姬哙三年,鲁景公二十八年,楚怀王十一年,卫嗣君七年,秦惠文王更元七年,赵武灵王八年,魏襄王元年,韩宣惠王十五年,中山姬 [爂-火+昔]十年,前318年),康王戴偃称王。
  

  •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们,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称王的?
  • 答:周桓王十六年(前704年),楚武王称王。周定王二十一年(前586年),吴王寿梦称王。此后越王允常也称王。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称王。周显王四十四年(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韩宣惠王、燕易王、赵武灵王、宋康王、中山王称王。自此战国七雄都...

  •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君主的称呼?
  • 答:1.齐:山东北部、东部河北东南部.2.楚:湖北 湖南北部 河南南部 江西 安徽 浙江 江苏等 3.燕:河北北部 辽宁南部 4.韩:河南中部 山西东南部 5.赵:河北南部 山西中部、北部 6.魏:河南北部 山西西南部 7.秦:陕西 甘肃 四川中部、北部赵: 赵简子 赵鞅 42 (前517年――前476年) 赵襄子 赵无...

  •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是什么时候开始称王的?
  • 答:韩国、燕国:公元前323年 赵国:公元前306年大破林胡匈奴称王

  • 战国七雄各国君主称王顺序及第一个王名
  • 答:2、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69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53)和马陵之战(前341)中两次负于齐国,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3、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4、公元前前323年,在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

  • 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称雄,是在什么时候?
  • 答: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秦、韩、赵、魏,人称「战国七雄」。魏文侯(前445年-前369年在位)任用李悝进行改革,尽地力之教,建立武卒,重用吴起、西门豹等人治理地方,发展经济,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国。魏武侯时,吴起受魏相公叔排挤,离魏至楚。周安王二十年(前382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裁减冗官,...

  • 战国各国君主在位时间表
  • 答: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秦国:秦厉共公——秦躁公——秦怀公——秦灵公——秦简公——秦惠公——秦出公——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王政。吕氏齐国:齐平公——齐宣公——齐康公。田氏齐国:齐太公——齐侯剡——齐...

  • 战国末期各国君主
  • 答: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称王的顺序是:楚、齐魏(两国徐州相王)、秦、韩燕(于同年称王)、赵(前306年)。楚国:楚、吴、越三国的君主在春秋时期就已经称王,楚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是熊渠 齐、魏国:齐威王田因齐,战国时期齐国(田齐)第四代国君,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在位。原为齐侯,...

  • “东周列国”分别都是什么时候称王的?(如:齐国称王是什么时候等等)_百度...
  • 答:1、最早称王的是楚国,早在春秋前期。其时楚国经过多年征战,江汉流域其他国家或被攻灭或被迫屈服。楚国在这一地区已确立统治地位,并开始染指北方。于是在楚武王时自称为王。2、北方诸侯在战国中期才开始称王。最先称王的是魏国。魏国在战国时期率先强大起来,不断击败周围各国,到了魏惠王前期,魏国国势...

  • 战国时期有国家称帝吗?
  • 答:秦国和齐国都称帝,西帝和东帝。公元前311年,秦国与齐国并称为西帝与东帝。齐湣王三十六年,齐王自认为国家强盛,可以称帝,于是接受秦国建议称自己东帝。齐湣王时期,齐国的国力实际上已经大不如以前,在苏秦的族弟苏代的劝说下,齐湣王才认识到秦国让自己称帝是想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四面树敌,会让...

  • 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都在什么时候,有哪些帝王?
  • 答: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东周的后半期,但东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即已被秦国灭亡,所以战国时代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公元前334年徐州相王、公元前323年五国相王后各大诸侯纷纷僭越称王(吴、越、楚三国春秋时期已经称王),周王权威进一步受损。经过春秋时期(前770年―...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