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荀子是怎样总结先秦哲学的? 荀子的哲学思想?

2024-05-28m.verywind.com
荀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荀子的主要思想:天道自然的思想、“天行有常”的思想、“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1、天道自然的思想: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2、“天行有常”的思想: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3、“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荀况强调“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

扩展资料
荀子儒学地位
荀子在儒学体系中的地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1.荀学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具备兼容并包的意识,体现了战国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的历史趋势。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荀子非十二子》的学术史、思想史价值应该给予发掘。
2.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居功甚伟。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
清儒汪中著《荀卿子通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当代大儒徐复观也曾高度评价荀子在经学史上的地位。
3.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充满事功精神。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不在孔孟之下。
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这说明他在坚持儒学的基本信念的前提之下,还在努力争取扩大儒家的政治空间。
俯仰于政治与学术之间,荀子所体现的务实精神,应该是汉代儒宗董仲舒的取法对象。他们都为儒学适应时代环境、进而寻求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

荀子的哲学思想: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扩展资料:
性恶论: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确认人在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前提与起点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而人性中先验的道德根据。在他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
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其实质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荀子认为人的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荀子这里的情性观与早期儒家《性自命出》一派的思想有关。然而性自命出以“情”为天的观念引出的是自然主义、情感主义的生存论调。
荀子没有沿着这一个路向发展,这是因为,他认为天然禀赋的性情是恶的。因而顺应他的发展,将引起人与人的争夺,贼杀,导致社会的混乱,这就是性恶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25—约前235年)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赵国郇(今山西临猗县)人。在范睢相秦期间(公元前266年—前255年),荀子到秦国见过秦昭王。昭王问:“儒无益于人之国?”荀子回答说:“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之为人下如是矣。”(《儒效》)“应侯(范睢)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荀子回答说:“形胜”“百姓朴”、“百吏肃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听决百事不留”,“治之至”;然而“殆无儒”,是“秦之所短”。由于秦国实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国的思想就行不通了。

著 作
荀子的著作,在汉代流传的有三百多篇,经过刘向的编订,删去重复的,定著三十二篇。
荀子像
一、对“古今”“礼法”之争的总结
1,在“古今”问题上,荀子主张“法后王”,以反对孟子的法先王。
荀子说:“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性恶》
2,在礼法问题上,荀子将二者的作用看作是一致的,在有些情况下更重视礼,对孔子的礼的思想作了发展,把礼作为社会基本秩序的来源,有“隆礼”之说。
荀子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强国》。二者的结合是达到治理国家的最好境界。荀子说:“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成相》
二、明于天人之分的天道观
1.首先,他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
《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2.自然界的万物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是人们难以把握的。人同天地万物一样,也是天地(自然界)变化的产物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诗曰:“怀柔百神,及河乔岳。”此之谓也。《礼论》
3.尽管自然界的变化是有常的,但人作为自然界中的存在却有其独特的作用,可以说这是荀子对孔子开创的人文精神的发扬。

《王制》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4.在这一理论基础上,荀子提出了 一个重要的命题,即制天命而用之。
《天论》篇: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三、“明分使群”和“化性起伪”的人道思想
1.一是他对礼产生的必然性作了论述,这是他的“明分使群”的思想。
《天论》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
义就是礼的本质体现
人作为一个自然的存在物,要在自然界中获得其生活的地位,就必须结合成群体,然而群体的建立却又非简易之事,必须要在一定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才可能。而分工合作的前提又要依赖一定的规范,这是荀子提出的义。从这种意义上说,义就是礼的本质体现。
《礼论》: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2.人类社会的发展使礼义成为一种必然,但礼义还有其产生的必要性,荀子从性恶的立场阐明了这一观点,这是他的化性起伪理论的内容。
《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荀之辨
荀子的论证与其明分使群的观点是一致的,其不同于孟子的所在,是他将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势揭示了出来。可以说孟荀二人的致思路径是不同的,孟子想从道德形上学的角度为人的行善去恶奠定一个伦理的基础,而荀子不过是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出发,揭示社会伦理行为必要性的所在。尽管荀子对孟子多有批评,但其批评可以说是难合其辞的。二人的理论旨趣是截然不同的,不必纠缠于其中,为其所迷。
四、制名以指实与解蔽的认识方法
制名以指实从认识的角度说,要求概念符合实际;
《正名》篇说: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
从思想方法的角度说,作到名实相符就必须依据一系列正确的方法。
1、符验——用事实来检验理论
故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今孟子曰:“人之性善。”无辨合符验,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设,张而不可施行,岂不过甚矣哉!故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故檃栝之生,为枸木也;绳墨之起,为不直也;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2、辨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而期,质请而喻,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合文,辨则尽故。以正道而辨奸,犹引绳以持曲直。是故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正名》
3、解蔽——破除思想上的主观片面性
故为蔽: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解蔽》
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
虚壹而静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壹;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

  • 为什么说荀子思想集先秦诸子之大成
  • 答: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

  • 荀子为什么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 答: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

  • 荀子著作有哪些?
  • 答:《荀子》主要内容:《荀子》内容总结和发展了先秦哲学思想。其中,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篇〉;阐述认识论的,有〈解蔽篇〉;阐述逻辑思想的,有〈正名篇〉;阐述伦理思想的,有〈性恶篇〉、〈礼论篇〉等;〈非十二子〉是对先秦各学派一个批判性的总结;〈成相篇〉以民间文学形式宣传为君、...

  • 谁能详细介绍一下《荀子》中的哲学思想?
  • 答:主要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自然观方面,还有封建社会阶级矛盾这是后话了,主要是前两者,以下是具体阐述:《荀子》流传至今的共有三十二篇,但是其中的《大略》、《宥坐》、《法行》、《子道》、《哀公》、《尧问》等篇,从文笔上就可看出,恐是出于他的后学的手笔;其所反映的某些思想,也未必是荀况...

  • 荀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答: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

  • 《荀子》写的是什么内容?
  • 答:荀子的学说立足儒家,兼取道、法,旁收百家,形成了一个博大而又开放的系统,建立起自己集大成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如果说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儒道互补为主体、以多元并存为特色的整体结构,那么荀子作为一个集先秦诸子之大成的思想家,他对百家思想的批判性总结和整合,对这种整体结构的形成可以说是功不...

  • 先秦子学总结家荀子是谁?
  • 答: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持续100多年。到战国后期,随着封建大一统局面的逐渐形成,开始出现总结各家思想的代表荀况和韩非。荀子虽尊孔兴儒,又近于墨、法各家,善于总结先秦各家子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苟子(约公元前316~前238年)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名况,字卿,也叫苟卿或孙卿,战国...

  • 荀子的主张和思想
  • 答:以哲学观而论,荀子乃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之代表。荀子以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又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既揭示了自然规律之不可抗拒,又强调人类之能动性。至如《解蔽篇》之探讨思维原则,《非相篇》之反对相术,亦皆为研究哲学者所当注意者。

  • 《荀子》一书是怎样创建的?
  • 答:后又应聘入秦,从儒家立场出发,提了用“节威反文”的和缓方式实现统一的建议,没被秦统治者采用。后又游学赵国、楚国,受春申君委任做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晚年,他积极从事教学和著述,总结百家争鸣的政治成果,创作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其思想反映在《荀子》一书中,比较...

  • 《古代兵法散文·战国兵法·荀子》原文鉴赏
  • 答:《荀子》的内容总结和发展了先秦哲学思想。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的,有《解蔽》;阐述逻辑思想的,有《正名》; 阐述伦理政治思想的,有《性恶》、《礼论》、《王霸》、《王制》等篇。《非十二子》是对先秦各学派一个批判性的总结。《成相》篇以民间文学形式宣传为君、治国之道。《赋》篇包括...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