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赤壁赋》中哪几段文字描写了赤壁之景?

2024-05-22m.verywind.com
~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陈风·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写景的层次性使自然景物的丰富性得以充分地展示。
江边峭立的岩石从远方绵延而来又向远方绵延而去,山岩在向空中挺立的高度和向远方延展的广度上与作者容身的一叶小舟形成了惊人的反差,还有那“水光接天”、“万顷之茫然”的大江,不仅在雄浑阔大上呼应了两岸的山峦,而且滔滔东流,从动态上阐释了大自然流转不息的内在伟力。
这特定的自然景观具有强大的心灵震撼力,它敲击着人心灵的窗户,使人觉得自身的渺小,觉得人生的虚无。但这是在夜间,在一个圆月高悬之夜,江上的流光与空中的月光演绎出动人的梦幻曲,它牵引人的神思去遐想。月光本来已够空灵朦胧的了,江面上的水气又氤氲地加浓了朦胧。向远处看虽然是不甚分明,但妙就妙在目力难尽,这样就给心力追寻提供了地盘。
苏子在多角度写实景的基础上,巧妙地绘出了雄奇凉心的虚景。尽管苏子所处之地并非三国古战场之赤壁,但他玄想置身其间,借客之言语写出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水战气势。当年的战鼓呐喊犹在耳旁,但毕竟都已不复存在。虚景与实景的互映不仅为主旨的托出提供了主客观基础,也为情感的升华创造了条件。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

  • 《赤壁赋》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 答: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

  • 赤壁之战的壮烈与感慨——赤壁赋原文
  • 答:南朝宋代文学家曹操的《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描绘了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壮烈场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三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战役。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战役经过、文学价值等方面对《赤壁赋》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这篇经典之作。历...

  • 苏东坡的《赤壁赋》是如何描写赤壁之战的
  • 答:《前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 《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

  • 苏轼《赤壁赋》的全文及赏析
  • 答:《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 赤壁赋主要内容是哪几部分?
  • 答: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此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

  • 《赤壁赋》那八个字勾画赤壁之战前曹操熊心勃勃的形象
  • 答:《赤壁赋》中的八个字勾画赤壁之战前曹操雄心勃勃的形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根据苏轼《(前)赤壁赋》叙述来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赤壁赋的原文
  • 答: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在壬戌。[3]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

  • 《赤壁赋》原文是什么?
  • 答:《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原文如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

  • 赤壁赋里面有名的句子
  • 答:开头一句“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滔滔不绝,东奔大海。场面宏大,气势奔放。接着集中写赤壁古战场之景。先写乱石,突兀参差,陡峭奇拔,气势飞动,高耸入云——仰视所见;次写惊涛,水势激荡,撞击江岸,声若惊雷,势若奔马——俯视所睹;再写浪花,由远而近,层层叠叠,如玉似雪,奔涌...

  • 概括《前赤壁赋》的各段大意!
  • 答:第一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明月让他们有了飘然欲仙的感觉.第二段:作者饮酒放歌的快乐和客人箫声的悲凉.第三段:客感慨人生无常,自我渺小.第四段:集中表现苏轼豁达心胸的一段,全文重点阐释变与不变、短暂与永恒的关系,表达了自己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第五段:客转悲为喜,开怀畅饮,兴...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