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国语周语下原文及翻译

2024-05-28m.verywind.com
~

国语周语下原文及翻译如下: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不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求我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

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

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

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皵,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

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译文:周穆王将去征讨犬戎,祭公谋父劝阻说:“不能这样做。先王以道德昭示天下而不炫耀武力。平时敛藏军队而在适当的时候动用,这样它才会显示出威力,炫耀就会滥用,滥用便失去了威慑作用。

所以周公的颂诗说:‘收起干戈,藏好弓箭,我只求让美德遍及全国而发扬光大,相信我王定能长保封疆。’先王对于百姓,鼓励他们端正德性和敦厚品行,广开财路以满足需求,使他们有称心的器物使用,明示利害所在,依靠礼法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能趋利避害、感怀君王的恩德而畏惧君王的威严。

所以先王能使自己的基业世代相延并不断壮大。“从前我们的先王世代担任农官而尽心为虞、夏做事。

到夏朝衰落时废去了农官而置农事于不顾,我们的先王不窋因此而失去官职,只好跑到与戎狄接邻的地方居住下来,但他不敢荒废祖业,常常砥砺自己的德行,继承祖先的业绩,维护他们的教导和典则,时刻勤勉有加,以敦厚自守,以忠信自奉,在立德立业上比前人做得更出色。

到了武王时,继续发扬光大先人光明磊落的德行并又增以仁慈和善,敬奉神灵、保护百姓,神人无不欢欣喜悦。而商王帝辛则为民众深恶痛绝,百姓无法忍受他的残暴统治,都乐于拥戴武王,武王才出兵商郊牧野。可见先王并非崇尚武力,只是体恤百姓的忧患而除去他们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规定,在王畿内的是甸服,在王畿外的是侯服,侯服之外的是宾服,夷蛮地区是要服,戎狄地区是荒服。属甸服的供日祭,属侯服的供月祀,属宾服的供时享,属要服的供岁贡,属荒服的则有朝见天子的义务。

这每天一次的祭、每月一次的祀、每季一次的享、每年一次的贡和一生一次的朝见天子之礼都是先王定下的规诫。如果甸服有不履行日祭义务的,天子就应内省自己的思想;侯服有不履行月祀义务的,天子就要检查自己的号令;宾服有不履行时享义务的,天子就要检查法律规章;要服有不履行岁贡义务的,天子就要检查名号尊卑。

荒服有不履行朝见天子义务的,天子就要内省自己的德行,依次做了上述的内省检查后如还有不履行义务的才可以依法处置。因此,才有惩罚不祭、攻伐不祀、征讨不享、谴责不贡、告谕不朝的各种措施,才有惩罚的刑法、攻伐的军队、征讨的武备、谴责的严令、晓谕的文辞。

如果颁布了法令、文告后还有不履行义务的,那就再一次内省自己的德行而不轻易劳民远征。正因为如此,近处的诸侯才没有不听从的,远处的诸王也没有不信服的。
“如今,自从大毕、伯士去世以后,犬戎的君长一直按照荒服的职责来朝见,而天子却说‘我将以不享的罪名去讨伐他们’,并以此向他们炫耀武力。这难道不是废弃先王的遗训而使王业败坏吗?我听说犬戎性情敦厚纯朴,能遵守先人的德行而专一不变,他们是有能力抵御我们的。”

周穆王不听劝告,去征讨犬戎,结果只得到了犬戎进贡的四只白狼、四只白鹿回来,从此荒服地区的诸侯再也不来朝见了。

作者简介: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 既,荣公为卿士的翻译
  • 答:原文:既,荣公为卿士。译文:不久,荣夷公当上了卿士。一、语出《国语》周语04 芮良夫论荣夷公,《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

  • 国语周语中襄王十三年翻译
  • 答:国语周语中襄王十三年原文翻译如下:【原文】:襄王十三年,郑人伐滑。王使游孙伯请滑,郑人执之。王怒,将以狄伐郑。富辰谏曰:“不可。古人有言曰:‘兄弟谗阋、侮人百里。’周文公之诗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若是则阋乃内侮,而虽阋不败亲也。郑在天子,兄弟也。郑武、庄有...

  • 故扁鹊不能肉白骨,微箕不能存亡国的翻译及词类活用?
  • 答:《孟子•万下》 (虞卿请赵王曰)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赵王曰:“人亦宁朝人耳,何故宁朝于人也?” 《战国策•赵策四》 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 《国语•周语下》 1、使动双宾语 动词的使动用,不仅可以带一个宾语,还可带两个宾语,一个宾语指人,一个指物。 均之二策,宁许以...

  • <国语·鲁语下>的翻译
  • 答:陈惠公派人带着这只鹰,去到孔子住的馆舍询问。孔子说:“这只鹰来得很远呢,它身上的箭是北方肃慎氏制造的。从前周武王打败了商,开通了去南北方各少数...国语 鲁语 国语鲁语上翻译 国语鲁语长勺之役 国语周语上 国语鲁语上注释 国语鲁语上 国语鲁语翻译 国语的意思 国语鲁语作者 国语·鲁语下谁写...

  • 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精洁惠和翻译
  • 答: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精洁惠和翻译:国家将要兴旺,其国君明察一切、中正无邪、精诚廉洁、仁爱谦和,他的德政足以上达神灵,他的恩惠足以团结民众。出自《国语·周语》。《国语·周语》是《国语》中的一篇,作者是左丘明。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章,主要记叙了两周时期周王室的历史大事。左丘明,生卒年不详,...

  • 钧的文言文
  • 答:《国语•周语下》:「细钧有钟无镈,昭其大也。」 2. 文言文《卢钧传》 ——《旧唐书》卷一七七 [说明]卢钧(778—864),字子和,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人。 文宗时任左补阙、给事中、华州刺史(治所在今陕西华县)、岭南节度使(治所在今广东广州);武宗时任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在今湖北襄樊)、昭义节度使...

  • 文言文故
  • 答:—《国语·周语下》教、孝景固袭掌故,未遑讲试。 ——《史记·龟策传》5. 又如:细故(细小而值不得计较的事情);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6. 意外或不幸的事变 [accident]国有故。——《周礼·天官·宫正》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7. 又如:故端(事故...

  • 小洋文言文落日含半规
  • 答:如:五规(唐代文体名。即《出规》、《处规》、《戏规》、《心规》和《时规》)词性变化◎ 规规 guī〈动〉(1) 画圆 [draw a circle]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 ——《国语·周语下》曲眉规只。——《楚辞·大招》(2) 又如:规圆(用圆规校之使其圆)(3) 划分土地而占有 [the land and occupy it]昔...

  • 文言文年羹尧幼时焚屋券
  • 答:5、武: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国语·周语下》:“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6、浮薄:轻薄,不朴实。《后汉书·公孙瓒传》:“(袁绍)性本淫乱,情行浮薄。”唐孟郊《吊元鲁山》诗之七:“谁能嗣教化,以此洗浮薄。”《明史·詹同传》:“帝尝言文章宜明白显易,通道术,...

  • 文言文规
  • 答:如:五规(唐代文体名。即《出规》、《处规》、《戏规》、《心规》和《时规》)词性变化◎ 规规 guī〈动〉(1) 画圆 [draw a circle]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 ——《国语·周语下》曲眉规只。——《楚辞·大招》(2) 又如:规圆(用圆规校之使其圆)(3) 划分土地而占有 [the land and occupy it]昔...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