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刘备三顾茅庐分别在那几年,详情....季节,遇上何人... 刘备三顾茅庐是在哪一年?

2024-06-02m.verywind.com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简述~

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就和关羽、张飞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第一次去的时候恰巧诸葛亮外出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外出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
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扩展资料:
三顾茅庐原因:
当时刘备处于很不利的状态,迫切的需要一个能帮他处理政治和军事问题的军师,他开始请了徐庶,但徐庶被曹操施计骗离。所以他更迫切需要找到下一个军师。
他当时被曹操包围,几乎快要灭亡了。在荆州的地位也快随着刘表之死而变的一文不值,如果他不能改变现在这种逆境,刘备势力的灭亡将是迟早的问题。他会三顾诸葛,也就是想借用诸葛帮他改变逆势,想在天下中立足。
三顾茅庐主要人物简介:
1、刘备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2、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顾茅庐

建安十二年,第三十七回。

三顾茅庐第一、二次是在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隆冬;第三次是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初春。

第一次:刘关张往隆中,遇农夫唱孔明的歌,又遇茅庐童子,孔明远游,未得见。 下山时遇到孔明老友博陵崔洲平。
第二次:数日后,有信说孔明远游已归。刘关张再顾茅庐。时值寒冬,遇两隐者于山间饮酒驱寒,这两人分别是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至诸葛茅庐时遇孔明之弟诸葛均。诸葛均告诉刘备孔明于昨日与崔洲平远游去了。刘备留书一封欲回,此时孔明的岳父即黄月瑛之父黄承彦来了。
第三次:次年初春,刘关张斋戒三日三顾茅庐。此翻刘关张终于得见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诸葛孔明。这个时候诸葛均也在场。

诸葛亮于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与黄月瑛结婚。

更多详情请看参考资料

三顾茅庐第一、二次是在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隆冬;第三次是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初春。
第一次:刘关张往隆中,遇农夫唱孔明的歌,又遇茅庐童子,孔明远游,未得见。 下山时遇到孔明老友博陵崔洲平。
第二次:数日后,有信说孔明远游已归。刘关张再顾茅庐。时值寒冬,遇两隐者于山间饮酒驱寒,这两人分别是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至诸葛茅庐时遇孔明之弟诸葛均。诸葛均告诉刘备孔明于昨日与崔洲平远游去了。刘备留书一封欲回,此时孔明的岳父即黄月瑛之父黄承彦来了。
第三次:次年初春,刘关张斋戒三日三顾茅庐。此翻刘关张终于得见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诸葛孔明。这个时候诸葛均也在场。

公元二0七年(建安十二年)
刘备三赴隆中聘请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从此开始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先荆后益、三分天下、一统中原的宏图——隆中对。
公元一九八年(建安三年)
诸葛亮这一时期内与荆襄名士广为结交,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建安一十二年(公元207年)。

于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与黄月瑛结婚。

  • 刘备三顾茅庐是何时发生的?
  • 答:穿越历史长河的智者召唤——三顾草庐的故事 公元前207年的冬春之交,历史的舞台上演了一出传奇的篇章——刘备,这位志在天下的枭雄,为了实现宏图大业,三次亲赴南阳邓县的隆中,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那个静谧的村庄,只为寻找那位潜藏的智囊诸葛亮。他的诚意与执着,如同冬日暖阳,温暖了诸葛亮的心...

  • 历史上的三顾毛庐在什么省
  • 答:刘玄德三顾茅庐的故事 ,发生在湖北省襄樊市的 “隆中” 。一说刘备”三顾茅庐“发生地在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形成了《草庐对》(即《隆中对》)

  • 刘备三顾茅庐几岁
  • 答:【三顾茅庐 (三国典故)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为《草庐对》(即《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具体来说,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 三顾茅庐是什么时期
  • 答:三顾茅庐是东汉末年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

  • 三顾茅庐的具体过程
  • 答: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

  •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三顾茅庐经过是怎么样的
  • 答:曹操是和孙坚一样大都是公元155年出生的,曹操比刘备大了6岁,所以二人差不多算是同龄人。孙权是公元182年出生的,比曹操要小27岁,孙权和诸葛亮差不多大,诸葛亮是公元181年出生的。刘备去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才27岁,正是青春年华的年纪,一次也可以推算出来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多大,那一年刘备已经...

  • 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 答:2、经过: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结果诸葛亮还是不在家。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转眼过了新年,刘备...

  • 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到三顾茅庐间隔多少年?
  • 答:刘备三顾茅庐是在建安十二年(207),因此,只是知道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时间,你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但是,“桃园结义”这个事情在历史上的记载是相当模糊的:历史上虽然刘关张三人的确是恩若兄弟,但他们并没有举行过什么“结义”的仪式,因而便不好界定他们“结义”的具体时间。或者也可以这样说...

  •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一顾二顾分别是什么?
  • 答: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去南阳郡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隆中)的诸葛亮家去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三国志....

  • 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多少岁刘备三顾茅庐
  • 答:16、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17、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18、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