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杞人忧天 翻译, 解释加点字(我打括号)急!!! 杞人忧天的译文及字词解释

2024-06-01m.verywind.com
“杞人忧天”的译文及字词解释是什么?~

译文: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注释
⑴、杞:春秋时期国名,在今河南杞县。
⑵、崩坠:崩塌,坠落。
⑶、身亡(wú)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同“无”。寄,依附,依托。
⑷、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之,的。忧,忧愁、担心。
⑸、晓:开导。
⑹、若:你。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
⑺、终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气体里活动。行止,行动和停留。
⑻、果:如果。
⑼、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邪: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星宿,泛指星辰。
⑽、只使:即使。
⑾、中(zhòng)伤:打中击伤。
⑿、奈地坏何: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⒀、地积块耳: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
⒁、四虚:四方。
⒂、躇(chú)步跐(cǐ)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行;跐,踩;蹈,跳。
⒃、行止:行动和停止。
⒄、奈何:为什么。
⒅、舍然:释然,舍弃心事的样子。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扩展资料:
这则寓言出自《列子•天瑞篇》,是一则非常有名的古代寓言。它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这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作者并不以这两种人为然。
文章重要刻画了一个“杞国人”的形象,他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致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
在别人耐心的开导下,他又放下心,高兴极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就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了。另外一个人物,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方法,还是值得肯定的。
古代道家学者长卢子也并不赞成这个开导者关于天地无毁的说法,他认为一切事物既有成,就有毁。而列子认为,天地无论成毁对人来说都是一样的。道的本质在于虚静无为,人也应该以笃守虚静的处世态度,不必在不可知的事物上浪费心智。
这则寓言的客观意义是值得重视的,它反映了当时自然科学在宇宙形成理论上的成果,所谓“积气”、“积块”、“日月星宿亦积气中有光耀者”等见解,其辩证思维水平之高,是令人膺服的。
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这则寓言也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

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总是担心天会掉下来地会塌下去,后来经过了热心人的解释他终于明白了,终于把心头的重担放下了。

忧天地(崩)坠(崩塌,塌陷)

身(亡)所寄 ( 没有 )

因往(晓)之(了解,引申为开导)

(其人)曰(那一个人)

崩:崩塌
亡:没有
晓:弄明白
其:那个人,指杞人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