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为什么孔子的政治抱负得不到实现? 既然孔子这么厉害,在当时的社会为啥得不到重用?

2024-05-23m.verywind.com
孔子的学问那么高深渊博,为什么周游列国尚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个人认为原因有2个,其一是乱世用重典,和孔子的学说不符。可以说是生不逢时。 其二是个人境界过高,宁缺毋滥。以至周游六国无一知己,更不逢明君。后世诸葛亮也有其风,然而终归还是看不透,被刘备用情义感化,明知刘备不能一统还是要助其三分天下,终于最后落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遗憾。

时代的进步,离不开各个时代优秀人物的推动,有人是政治家,有人是军事家,有人是思想家... ...有人专注权术,有人专注战争,有人专注文化... ...
今天,我们说到的这位,就是闻名全世界的孔圣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孔子,我们称其为春秋末期著名的“平民”思想家、教育家。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并且,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但是,不知为何,“平民”一词放在孔子的身上总会有一种深深的违和感,总觉得如孔子这般人物就该为列国争抢才对,那么,在其有生之年,怎么会仕途不顺呢?
其实,在春秋末年那个时代,国家还没有科举制,作为平民百姓想要入仕为官,实现自己的政治蓝图,只能靠它人举荐。孔子游学十三年,既是“学”、也是“传”,不断充实自己,也在传道授业、宣传着自己的思想理念。与此同时,也抱有自己名声高涨,引得诸国君主注意的心思。

纵观历史上对孔子的记载,不难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其一、孔子本人极其渴望出仕;
孔子的同乡公山不狃,曾是鲁国季桓子颇为看重的家臣,因为这份信任,季桓子任命公山不狃为费邑的邑宰,可惜人心难测,这对君臣最终还是关系破裂。不仅如此,在经历一番周折后,公山不狃强势占据费邑,并打算在此建业。既有建功立业的想法,又怎能不招贤纳士?
于是,公山不狃向孔子传去征召。正巧,此时的孔子恰处于“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的局面中,整日为不受重用而耿耿于怀。公山不狃的传召让孔子陷入了一番思索:曾经周文王起于丰、周武王起于镐,虽是小地方,但却都成就了一番事业,如今费邑也小,但未尝不是一次机会。
于是,孔子打算应声而去。

当子路得知师傅想要去辅佐公山不狃时,对此深感疑惑,但是,孔子却对他说:“我此去难道是白白应召吗?此行我若能在费邑为官安定下来,便是复兴周道有望!”可惜,它终究是空欢喜一场。
除却故土鲁国,孔子一生逗留时间颇久的地方,还有卫国。并且,孔子曾几进几出卫国。
卫灵公因年老、懈怠于朝政,加之多方面原因不愿起用孔子,之后,又因小人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为此,孔子不得不奔离卫国,继续游学之路。对此,孔子曾叹息道:“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就是,如果谁愿意起用我,一年就能看到效果,三年便可成大事。
但是,人生多有事与愿违之处,不被起用则成了孔子的一大遗憾。

其二、孔子想要从政恢复周礼,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
在孔子一生中,究竟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在司马迁的《孔子世家》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一生都想要恢复周礼的孔子。但是,实际上,孔子想要恢复的“周礼”,并非完全是前周朝所启用的那套制度,而是一种新的、与孔子思想再度融合的新秩序、新制度。
那么,何以看出孔子想要启用的就是“周礼”,而非其他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故事来看:
齐国君主齐景公曾问政于孔子,孔子不假思索的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为何意?简单说就是:身为君主就该有为人君的样子,身为臣子就该有为人臣的样子,作为父亲该有为人父的样子,作为儿子该有为人子的样子,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认清身份。
这里反应的就是严苛的“尊卑等级制度”。

严苛的等级划分使得人人恭守其身,处事必须遵循“名正言顺”。说到这“名”,还得提到子路应召去卫国前与师傅孔子的一番话。子路问孔子:“我今应召前去卫国辅政,应该先做什么呢? ”孔子对其说:“必先正名乎。”为此,子路感到疑惑不解:“这样做不会太过迂阔吗?名分一事何须太过执着。”
谁曾想,孔子一听异常生气,将子路说教了一番,然后说道:“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矣。”一番大道理娓娓道来,前后相接,鞭辟入里、字字珠玑,说的就是这“名”的重要性。
这里,孔子要求“名”正,就是为了保证等级制度的稳定,两者相辅相成。不在形制上严格要求,那么,怎么能体现出在等级制度下各个阶级的不同之处呢?
话说,在鲁定公十三年,孔子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终于将周礼用到了治国之上,为此,孔子曾对鲁定公说过:“臣无藏甲,大夫勿百雉之城。”其意思就是,百姓绝不能私藏兵器,所有士大夫拥有的城池大小不可超过三百三百丈,所以,才有了“隳三都”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

在鲁定公十二年的时候,孔子为鲁国的大司寇兼摄相事,为了加强君权,派子路堕毁三都。三都,即:季孙氏的费邑(今山东费县)、孟孙氏的郕邑(今山东宁阳)、叔孙氏的郈邑(今山东东平)。
起初,季孙斯和叔孙州仇、仲孙何忌想要抑制家臣势力,也支持堕三都。叔孙氏先堕毁郈邑,费邑宰公山弗扰起兵反鲁,率军攻入鲁国国都曲阜,鲁定公和季孙斯(季桓子)、仲孙何忌(孟懿子)和叔孙州仇(叔孙武叔)躲在季氏之宫,武子之台。孔子派申句须、乐颀率军击败弗扰,弗扰逃到齐国。
之后,郕邑宰公敛处父反对堕毁郕邑,使三桓开始反对堕三都。堕三都最终失败,孔子不久之后,也离开鲁国,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

并且,在《孔子世家》的记载中,还讲到一件有趣的事。
话说,在鲁定公十年,为庆祝鲁、齐两国重归于好,需两国联合举行一个正式的仪式。
那时,孔子刚为官不久,出发前就对国君鲁定公说:“臣听闻有文事者必武备,有武事者必文备(即便是和平的外交活动中,军事武装力量仍不可少,同理,军事交战中,也不能少了智慧和担当),从前,诸侯出疆,跟随者还需文臣武将具备,缺一不可,请君具左右司马。”
鲁定公一听,这好办啊!于是,为孔子凑齐左右司马,依仗俨然,一行人浩浩荡荡而去。其后,两国队伍顺利相会于夹谷,在士阶三等之上,设立坛位。待到献酬礼完毕,就该轮到齐国演奏四方之乐。谁曾想,这乐一奏,竟是乱七八糟、聒噪至极。
孔子一听,便觉不对,历阶而登,站在离坛一阶的地方,举袂而言:“今双方君主为两国友好而相聚于此,怎可演奏这夷狄之乐,还请有司将其撤去!”可是,乐人却不敢听从有司之言离去。此时,在场之人皆看向晏子与齐景公,好不尴尬。

演奏夷狄之乐本就不该,齐景公只得心虚的令乐人退下。而此时,齐有司在景公的准许下,又召来艺人,准备奏宫中之乐。于是,一批艺人侏儒登场。谁知,孔子却又趋而进,再次站到离坛一阶的位置上,高声道:“匹夫有蛊惑诸候者,罪当诛。”再次由有司执法,将这批艺人侏儒全部斩首。
从这一则小故事中,就可以体现出孔子对礼教的看重。
那么,为什么说孔子提出的“周礼”,不完全是前朝的“周礼”?
这就要说到孔子的核心思想——“仁”了。
子路曾问过孔子:“是因为我们的“仁”还不够,所以,别人才不信我们吗?”对此,孔子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所谓“仁者爱人”,仁,可以说涵盖世间所有美德,同时“克己复礼”同为仁。以“仁”为核心,这就是与前朝周礼最大的不同。
一个“仁”字,是孔子多年来思想的凝聚,这个字自从提出后贯穿了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沿用至今。

其三、因时代局限,孔子颇顺“天意”(这也是他性格上最可爱的一点);
生于春秋时代的孔子,在很多事上,都讲究顺天而行。孔子因与卫灵公有隙,便离开了卫国,在前往陈国途中途径匡,谁知,竟无缘无故被匡人抓了起来。原来,竟是因为孔子与得罪了匡人的阳虎有几分相似,让匡人认错了,这真有点啼笑皆非。
当然,一番周折之后,孔子还是被释放了出来。然而,孔子被放出来后,却说了这样一番话:“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匡人其如予何!”大意就是:周文王去世,周朝的文化礼仪便不复存在。天意要毁灭周礼,我这个后死之人便不该有复兴周礼的心思呀。但是,上天不想灭周礼,匡人又能奈我何?
孔子这言下之意便是:今天意不让我死,就是要我重塑周礼!
并且,像这样“顺天命”之事,可不止一件。
话说,在孔子游学期间,曾去过宋,一天,孔子与弟子于树下习礼,谁知,宋司马竟想趁机杀害孔子,当然,孔子逃掉了。逃过一劫的孔子却说道:“上天有德于我,你又能把我怎么样?”
他竟把能够逃生归功于“老天”。

其四、孔子思想超前,不能与当时社会完全融合;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而孔子的儒家思想,历来就被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足以见它的正确性。
但是,为什么孔子在生前,却不受重用呢?
春秋末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变动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出现,诸国皆崇尚法家,意图变法图强,这与孔子的儒家思想相背离。因为时代的局限,孔子思想并不被统治者采纳,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家大统,为了社会稳定,加强百姓的思想统治,便有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此,儒家思想被刻在千万民众心中。
以上提到的,或许是孔子一生的遗憾,但是,这只是他“满满”人生中的一小部分。如世人对他的定位——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与贡献,就在于创立了儒家思想,开创了私学之风,将学问广传天下。曾经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后更是有弟子千千万,真正的算是桃李满天下了。

世界大同不容易实现,孔子思想过于理想化和模式化,历朝历代打天下必反孔孟之道不遵礼教秩序,坐天下又必敬孔孟讲究长幼尊卑。因此孔子的思想是和平相处不事战争,很难完全实现,只能根据环境选择而用。

因为当时的环境是群雄纷争。都在争当霸主。水海愿意去学他的那一套礼。带到后来。国家安定的时候儒家思想就成为了主流思想。主要是用来愚弄和麻痹人民。

  • 孔子的理想为什么不能实现 易中天
  • 答:答:一个字就是“仁”,这是孔子理想具体内容的直接体现,以下是有关孔子思想的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曲阜孔子很理想主义一生仕途毁于不现实
  • 答:孔子是鲁国的礼仪专家,作为周公的继承人,实在无法接受鲁国的这种政治格局。 为了看望被驱逐出境的鲁昭公,同时希望齐国能够给他提供一个施展抱负、实现其理想社会的机会,时年35岁的孔子决定出走齐国,开始他第一次的列国之游。齐景公对于他的到来,虽然非常高兴,还曾热情地询问孔子怎么构建政治理想、社会...

  • 论语 孔子从政顺利吗?
  • 答:孔子虽然是以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的身份留名千古,影响中国历史几千年。然而,他一生也热衷于政治事业,胸怀一腔报国热血,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终因各国最高统治者对他始终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而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可以说,孔子的政治生涯,是...

  • 孔子的治国主张中的很多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能得到政治
  • 答: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就仁和礼的本质来说,仁,归根到底,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礼,主要是规范社会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注重仁和礼的结合,实质上是注重了人道与政治的结合,从而对周礼作了重大的修改。仁与礼并不矛盾,因为仁是内容,礼...

  • 孔子的理想和抱负一生未实现,是世道错还是思想有问题?
  • 答:孔子生于礼崩乐坏时代,五十五岁周游列国,长达十五年颠沛流离。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 嘲讽,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虽然到处碰壁,但仍然执著与追求。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局面十分混乱,国家...

  • 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治国理念?在当时为什么不可能实现
  • 答:(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治国理念?在当时为什么不可能实现?(3分)(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待孔子学说(儒学)的态度各是什么?(2分)当代史学家冯天瑜称董仲舒为当时的“群儒之首”,董仲舒对儒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2分)(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利用传统儒家思想来宣传...

  • 孔子的仁政思想为什么在当时得不到重用?
  • 答:但无论是孔子的“仁”还是孟子的“仁政”都是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接受的,一个学说会被接受往往因为统治者需要它.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兼并盛行,大国希望吞并更多土地,小国希望自保,惟有整顿军事,整饬法令才可以做到,而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倡的恢复礼义在这个时代还没有条件.到了天下归于一统,局势稳定的汉代,...

  • 为什么孔子“功败垂成”
  • 答:孔子在那么长的时间里一直没有人重用他,为什么现在一下子升到了这么高的官位?  首先我认为在之前的时候很多人不用孔子,不如鲁昭公,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看重礼,并且没有眼光,以及才华和抱负。所以才没有用孔子。但是鲁昭公却完全不同于鲁昭公,鲁定公更加有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才会用孔子。

  • 为什么说孔子的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潮流
  • 答: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深.说到治理国家,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说“苛政猛于虎”,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

  • 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为何会得不到重用?
  • 答:如果我们严谨一点,就算把“之一”去掉,也无不可:孔子是当代中国传播文化的“重要名片”,我们在全世界各地都开展了“孔子学院”。当年孔子周游各国,传播自己的政治学说数十年,却屡屡得不到重要。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想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孔子宣说的到底是一...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