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为什么明朝会发生移宫案,红丸案,梃击案呢?它们有什么联系吗?

2024-06-01m.verywind.com
~

明末第一大案:梃击案

明神宗万历年间,郑贵妃得到皇帝的宠爱。皇长子朱常洛的储位受到了威胁,大臣们都怀疑神宗会因为郑贵妃的缘故而废长立幼,为此他们接连上书请求立太子,弄得神宗苦不堪言。朱常洛被立为太子后,大臣们怕皇上变心,坚决请求神宗遣福王到藩国去,神宗只得应允。

就在万历四十五年五月四日,忽然有一个人手持枣木梃闯入太子所住的慈庆宫,打伤了守门人。这个怪人一直冲到前殿才被太监和侍卫们制服。皇太子急忙禀奏神宗,于是刑部奉命将这个梃击的人捉拿审问。

根据巡城御史刘廷元的汇报,犯人名叫张差,说话语无伦次,看上去像个疯子。问他为什么冒闯皇宫,他也只疯疯癫癫地回答说“吃斋讨封”。经第二轮审问后,进一步了解到张差因与人发生纠纷,打算赴朝鸣冤。结果在路上遇见两名男子,他们骗张差说没有凭据是不能进宫的,要想伸冤,需手持木棒才能进去。张差稀里糊涂的就相信了,他在次日闯入宫中,不慎打伤了守门官。所以依大明律法,可按在宫殿前伤人的罪名,将张差处以斩首。

刑部本想以疯子误闯宫门来结案,但提牢主事王之寀认为另有隐情。他在提审张差后,又上奏说罪犯可能是在装疯!在王之寀的威逼利诱下,张差进一步供认说自己的父亲亡故后,有马三舅和李外父两人介绍他跟随一个老公公进京。那个公公给他饭吃,还叫他去一个地方打杀人,说“撞着一个打杀一个,打杀了我们救得你”。说完便给他一根木棒,领到慈庆宫外,叫去他冲进去打人。这样,张差的案件就不单是疯子持棍扰乱宫廷案,而是有主谋唆使的谋杀案,谋害的对象正是太子!


这一审下来非同小可,文官们纷纷上疏,通过各种方式来暗示郑贵妃是幕后的主谋。后来通过审讯,又得知那名老公公就是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贵妃为此大为惊恐,急忙请求神宗做主,神宗则让她亲自去向太子解释。贵妃与太子见面后说:“凡事仗小爷顾看”,太子也回答说:“还仗娘娘顾看”,二人且拜且泣,神宗也在一旁掩泪。

二十八日神宗召集百官来到太子的慈庆宫,宫中摆有太后的灵象。神宗对群臣说,自从太后驾崩后,自己哀痛不已,为此还生了病。谁知前几天有一个疯子闯入皇宫,惹出是非来,造成满朝的流言蜚语。为此,他斥责群臣说:


“尔等谁无父子,乃辄来离间我耶?”


接着又表达了不愿再追究下去,以免伤害家庭和睦的态度。然后便下令将张差、庞保等人即时处死,余者皆不问。

说完后,神宗便拉着太子的手对百官说:“我儿极孝,我极爱惜他。”不料御史刘光复却在朝班中大叫,抗议这么草率的处理。神宗为此大怒,连呼“锦衣官何在?”下令将刘光复拖出去梃杖。百官见此,都不敢再力争。于是神宗又接着安抚太子,说储位已定,绝无改立的可能,又问太子还有什么要说的。太子见父皇为了袒护贵妃,不许再追究,也只好说:


“似此风癫之人,决了便罢,不许诛连。”


之后,张差等全被灭口,而王之寀也被罢黜为民,一场涉嫌谋害太子的梃击案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天启元年,神宗与太子都相继离世后。朝廷便恢复了王之寀的官,他向熹宗上疏说梃击案的主谋是郑国泰,请求追究当年刑部官员的责任,熹宗答复说“不必追论”。等到魏忠贤专权后,《三朝要典》却再次翻案,说王之寀“诬皇祖于不慈,陷先帝于不孝”,给他扣上了一顶大帽子。还指控王之寀曾借梃击案来敲诈郑国泰三万两白银,最终将其下狱治死。

在明神宗的干预下,梃击案草草了结

明末第二大案:红丸案

万历四十八年,神宗驾崩,太子朱常洛继位。当时郑贵妃还住在乾清宫,她向朱常洛进献八名美女,结果仅过了十天,皇帝的身体就被弄垮了。内侍崔文升等服侍朱常洛用药,当晚出现腹泻的症状,皇帝为此起了三四十次床。

朱常洛自知时日无多,便招阁臣方从哲等入内受顾命,他偶尔听说到李可灼有仙丹,便传其进来诊视。可灼进献数粒红丸,常洛吃了一粒后,病情逐渐好转,感觉身体舒畅。诸臣于是退出,临睡前皇帝又吃了一粒,结果第二天再也没有醒过来。

皇帝驾崩后,方从哲拟旨赏赐李可灼白银五十两,御史王安舜率先提出质疑,认为红丸对皇帝的病症非但无效,反而有害,李可灼只是一个庸医,犯有轻率用药之罪,哪里谈得上赏赐呢?之后孙慎行等纷纷进言,攻击李可灼与崔文升。认为崔文升先是用泻药加重了皇帝的病情,李可灼再进红丸伤害了皇帝的生命。高攀龙更是说崔文升是郑贵妃的心腹,其罪应不在张差之下。之后,矛头又指向了方从哲,认为他对皇帝的死应负主要责任。

熹宗继位后,将崔文升发遣南京,李可灼遣戍边疆。天启五年,阉党当政,又把案件翻过来,赦免了李可灼的罪,认为大臣们“妄疑先帝不得正其终”,诽谤朱常洛死于非命,故而涉事的皆削职戍边,成为阉党打击东林的借口。

群臣怀疑明光宗死于庸医之手

明末第三大案:移宫案

朱常洛刚继位时,他的爱妃李选侍曾请求尊郑贵妃为皇太后,光宗应允了下来。当时宫中传言郑贵妃送美女给光宗,才导致龙体欠安,御史杨涟借此弹劾崔文升用药失误,又劝光宗不要封郑贵妃为太后。

三天后,光宗召见大臣,屡次向杨涟使眼色,要求他不要轻信谣言,随后驱逐崔文升,搁置了封太后的命令。不久,光宗病重,李选侍请求封自己为皇后,谁料光宗没来得及答应,就因红丸而驾崩了。当天杨涟、刘一燝等阁臣急忙入宫祭奠,有太监持棍把守,诸臣夺门而入。

刘一燝问太监们说:“皇长子何在?”

东宫伴读王安回答说:“为李选侍所匿耳。”

刘一燝大呼:“谁敢匿新天子者?”

王安急忙入宫见李选侍,骗她将皇长子送出来。大臣们见到了皇长子,急忙叩头呼万岁。皇长子回答:“不敢当”。群臣共请皇长子到文华殿去举行登基仪式,他们左拥右抱,护卫着皇长子。李选侍命人传皇长子回来,太监李进忠呵斥群臣说:“汝辈挟之何往?”杨涟也反过来斥责了太监。

皇长子到达文华殿后,群臣请求他立即登基,长子回答说等到六日再继位。于是大家又拥皇长子入住慈庆宫。刘一燝说:“今乾清宫未净,殿下请暂居此。”接着,周嘉谟等联合上疏,请求李选侍移出乾清宫,以便皇长子登基后好回去居住。

就在登基的那天,李选侍仍然没有移出去。杨涟与方从哲为此发生了争执,后者认为移宫可以暂缓几天,杨涟则大声说:


“天子无复返东宫礼,选侍今不移,岂容姑息,且汝辈何敢如是!”


李选侍无奈,只得迁了出去。之后宫中出现了许多传言,说李选侍被撵出乾清宫后曾想自杀,她的女儿皇八妹也想投井自尽等等。这些传言让刚继位的熹宗很烦恼,他对阁臣们说李选侍虽然凌辱过自己的母亲。但是看在先帝的面上,自己始终善意的奉养她,从无虐待之事,外界传闻,令人寒心。为了保卫皇上的名声,杨涟便写了一篇《移宫始末》上奏朝廷,证明熹宗与诸臣从未逼迫过李选侍。熹宗读后,下诏说“极公极正,极真极切,甚惬朕心”。

后来魏忠贤当政,杨涟上疏弹劾他,阉党便借为“移宫”翻案为借口来打击杨涟,把整个案件搞得面目全非。



  • 明太祖朱元璋严查的三大案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三大案呢?
  • 答:(明朝自嘉靖时始崇尚道教和方士,由其相信丹药的力量。)泰昌帝服后于当晚死去。当时大部分人怀疑郑贵妃是下毒的元凶,随后立即展开了调查。据资料显示:因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众矣。一代帝王继位整整一个月便结束了生命,也结束了统治生涯。(三)移宫案。朱常洛在世时,让宠妃李选侍...

  • 明朝的三大疑案是什么和内容
  • 答:红丸案的发生是在明朝万历皇帝朱翊君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朱常洛即位。但是不久他就病了,服用了进贡上来的红丸,吃了一颗感觉很不错,所以有吃了第二颗,结果就死在了乾清宫内,前后只作了29天的皇帝,所以被人们称为一月天子。移宫案是在一月天子朱常洛死了以后,他的爱妃李妃有野心相当皇后,所以...

  • 梃击、红丸、移宫三案始末谁知道呀?
  • 答: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封建时代的皇帝贵为一朝天子,掌握军国大权,富甲天下,可谓尊贵至极,权力上也达到极致。可是自有那平民百姓“拼得一身剐,也敢把皇帝拉下马”。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党争不断,皇帝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其中有几个较有影响的事件“梃击、红丸、移宫”被后世称为“晚明三案”。 事情要...

  • 明末三大奇案都是什么?它们的背后有何玄机?
  • 答:这三个明朝典型的案件是在明朝万历末年的时候发生的。并且这三场案件都与宫廷案件有关,讲述的都是在皇宫中发生的事情,这三个案件分别是梃击、红丸和移宫。这三场案件大多数都是由于皇家内部矛盾造成的。同时这三场案件也是非常典型的案件,对于当时社会影响力非常的大。第1个案件就是梃击案。当时有...

  • 明朝三大疑案是什么?
  • 答:明朝三大疑案是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在明朝神宗末年,因为皇位的争夺,先后发生了好几件至今仍充满疑点的深宫大案。晚明三大疑案或称明末三大案就是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宫廷之中无父无子,无兄无弟,着实是一个角斗场。历代皇宫之中,因为皇位的争夺,衍射出了许多或明...

  • 明末三大奇案真相 盘点三起案件详情
  • 答:最离奇的是这三桩疑案都发生在一个人明光宗朱常洛的身上,三大疑案之所以疑是因为围绕着政治权利的斗争展开的,这些疑案都在警惕提醒着明朝开始纷乱和衰败了。明末三大疑案是指明末宫廷中发生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总称,这三起案子是明朝朝廷争夺权力的产物,而且动机和最后的真相都没有切确的说明...

  • 宫廷三案有何意义?
  • 答:明朝末期宫廷中,曾连续发生了三桩案件:万历朝的梃击案,泰昌朝的红丸案和天启朝移宫案。这三起案件本身都不是什么大事,但在当时都成为朝臣激烈争论的政治事件,弄得满朝风雨,因此被合称“三大案”,这三大案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三大案,实际都起因于“国本之争”。所谓“国本”就是册立...

  • 明朝三大悬案分别是什么,越具体越好
  • 答:这三个案子分别发生在三个皇帝在位期间,万历皇帝和儿子光宗朱常洛以及他的孙子熹宗朱由校,这三个疑案 就是“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 先说“梃击案”,“梃”就是棍棒的意思,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万历皇帝一共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所有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他的正宫娘娘是...

  • 明宫三大疑案(红丸案、庭击案、移宫案)具体是什么?
  • 答:于是东林展开攻击,称郑家有意谋害皇帝。继朱常洛而后新登基的天启皇帝朱由校迫于舆论压力,准许内阁首辅方从哲退休,将崔文升发配南京,李可灼充军,此案草草收场。最后调查结果称在场“众臣皆有罪”。移宫案:朱常洛即位后,朱由校与李选侍一起迁住乾清宫。一月后,朱常洛驾崩,李选侍控制了乾清宫...

  • 请问,明代四大奇案?
  • 答:这是明末三大奇案。红丸案、移宫案~~~ 最后一个是 梃击案 明末三大奇案是指发生在明朝万历末年的、彼此相关的三个宫廷案件,即“梃击”、“红丸”、“移宫”三案。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五月初四晚间,有个手持枣木棒的汉子,悄悄闯进了皇太子居住的慈庆宫,并用木棍将守卫宫门的人打伤,...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