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左传》隐公元年~十一年(3)

2024-06-02m.verywind.com
~

  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卫人逆公子晋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书曰“卫人立晋”众也。

  隐公五年

  经 五年春,公矢鱼于棠。夏四月,葬卫桓公。秋,卫师入郕。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邾人、郑人伐宋。螟。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宋人伐郑,围长葛。

  传 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従。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翼侯奔随。

  夏,葬卫桓公。卫乱,是以缓。

  四月,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卫人以燕师伐郑。郑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六月,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君子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

  卫之乱也,郕人侵卫,故卫师入郕。

  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公従之。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

  宋人取邾田。邾人告于郑曰:“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郑人以王师会之。伐宋,入其郛,以报东门之役。宋人使来告命。公闻其入郛也,将救之,问于使者曰:“师何及?”对曰:“未及国。”公怒,乃止,辞使者曰:“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难,今问诸使者,曰‘师未及国’,非寡人之所敢知也。”

  冬十二月辛已,臧僖伯卒。公曰:“叔父有憾于寡人,寡人弗敢忘。葬之加一等。

  宋人伐郑,围长葛,以报入郛之役也。

  隐公六年

  经 六年春,郑人来渝平。,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秋七月。冬,宋人取长葛。

  传 六年春,郑人来渝平,更成也。

  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

  夏,盟于艾,始平于齐也。

  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

  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卫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

  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従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秋,宋人取长葛。

  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礼也。

  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王不礼焉。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艹既>,况不礼焉?郑不来矣!”

  隐公七年

  经 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滕侯卒。夏,城中丘。齐侯使其弟年来聘。秋,公伐邾。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传 七年春,滕侯卒。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嗣也,以继好息民,谓之礼经。

  夏,城中丘,书,不时也。

  齐侯使夷仲年来聘,结艾之盟也。

  秋,宋及郑平。七月庚申,盟于宿。公伐邾,为宋讨也。

  初,戎朝于周,发币于公卿,凡伯弗宾。冬,王使凡伯来聘。还,戎伐之于楚丘以归。

  陈及郑平。十二月,陈五父如郑莅盟。壬申,及郑伯盟,歃如忘泄伯曰:“五父必不免,不赖盟矣。”



  • 公羊传隐公元年原文及翻译
  • 答:《公羊传》隐公元年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

  • 《左传》经典语句及译文
  • 答: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译文]百姓的生计...

  • 《左传·隐公元年》的融融泄泄
  • 答:融融泄泄 春秋时,郑国国君郑武公有两个儿子。武公死后,由大儿子寤生继位为国君,即郑庄公。庄公的弟弟名段,即共叔段。 郑庄公寤生和共叔段兄弟俩感情不好。他们的母亲武姜偏爱小儿子,早就有意让段作郑武公的继承者,可是没有成功,心里很不痛快。她就代替小儿子向大儿子庄公要求,把一个最...

  • 谁知道《左传》和《左氏春秋传》有什么区别
  • 答: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前言》因而推测:成书在公元前403年魏斯为侯以后,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以前。正因此,有人主张作《左传》的左丘明与孔子所见过的左丘明为两个人。 《左传》记事基本以《春秋》所载鲁十二公为次序,但在鲁隐公元年之前,有鲁惠公生鲁隐公及隐公即位的说明;鲁哀公二十七年之后,又附录了...

  • 左传有什么名言
  • 答: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

  • 左传的相关内容
  • 答:“政以治民,刑以正刑”[4](《隐公十一年》),即政用来治理百姓,刑用来纠正邪恶。左丘明主张量刑时坚持“慎罚”的原则。《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所载楚国声子的主张最有代表性,他认为德行得体为止,如不得体,宁多赏也不能滥刑,以免伤及无辜。“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刑滥,则惧及善人...

  • 四书五经详解丛书中各部作品详细到哪一年?
  • 答:四书五经详解丛书</的目录如下:《春秋左传》</部分:前言</隐公(元年~十一年)</隐公元年</隐公二年</...隐公十一年</桓公(元年~十八年)</桓公元年</...桓公十八年</庄公(元年~三十二年)</庄公元年</...《大学中庸》</包括:大学</前言</正文</中庸</前言</正文</《尚书》</内容:...

  • 《左传》前五篇叫什么名字???
  • 答:1~5章:《隐公元年~十一年》 《桓公元年~十八年》《闵公元年~二年》《成公元年~十八年》《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 《左传·隐公元年》的融融泄泄
  • 答:——《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左传·襄公十一年》 18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5.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18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

  • 左丘明简介
  • 答:相传曾著《春秋左丘明著作(20张)左氏传》(或称 《左氏春秋》,简称《左传》),多以史实解释《春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记事为主,兼载言论,叙述详明,文字生动简洁,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面貌,既是重要的儒家经典,又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在文学上也有很高...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