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2024-05-18m.verywind.com
~ 2021.10.04周一晴Day278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 D420

《孟子》告子下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1]之中,傅说举于版筑[2]之间,胶鬲[3]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4]举于海,百里奚[5]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6]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7]于虑,而后作。征[8]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

    [1]畎(quǎn)亩:田间,田地。

    [2]版筑:筑墙工作。

    [3]胶鬲:人名,周武王贤臣。

    [4]孙叔敖:人名。

    [5]百里奚:贤人。

    [6]曾:同“增”。

    [7]衡:通“横”,指横塞。

    [8]征:表征,表现。

    [9]法家拂士:法家:有法度的大臣。拂:假借为“弼”,辅佐。拂士:即辅佐的贤士。

    【译文】

    孟子说:“舜是在田地间兴起的,傅说是在筑墙的时候被提拔的,胶鬲是在鱼盐贩子中被举荐的,管仲是从狱吏中被提拔出来的,孙叔敖则是在海边被发现的,百里奚是在闹市中被举荐的。由此可见,上天要将大任交给这个人,一定会先折磨这个人的心志,疲乏这个人的筋骨,饥饿这个人的体肤,穷尽这个人的体力,让他的每一个行为都无法如意,这样才能够撼动他的心思,才能够让他的性格坚韧,才能够增加他没有的才能。人只有犯了错误,然后才能够改正;心受到了限制,思想受到了阻碍,才能够发愤图强;表现在脸上,抒发在言语,然后才能够让人了解。对内没有遵纪守法的大臣和士人,对外没有威胁国家生存的外患,这样的国家迟早会灭亡。然后就会知道忧患让人生存、安乐让人灭亡的道理了。”

    【解析】

    这是孟子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篇,鼓励人们从患难中奋起,在艰苦的环境中苦练自己的心志,要有忧患意识,不可贪图一时享乐。本篇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更是成了人人传诵的千古名言。



    【原文】

    孟子曰:“教亦多术[1]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注释】

    [1]术:方法。

    【译文】

    孟子说:“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不屑于教他,也是对他的一种教诲方式。”

    【解析】

    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不教于人也是教诲人的一种方式。如果在不受人教育的情况下,这个人还能够奋发图强,这也起到了教育的方式;如果这个人无法感悟,那么再多的教育也没有任何作用,和没有教育一样。所以,教育的方式再多,也不如自己的领会和坚持。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什么意思?
  • 答: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出处:《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一个国家,国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什么意思...
  • 答:这句话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谁写的?
  • 答: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原文:选自战国 孟子《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意思?
  • 答: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意思是: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原文选段: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

  • 《生于安乐死于安乐》原文及翻译?
  • 答: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介绍 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

  •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了什么?
  • 答:《孟子》中说道"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此话的确意味深长,只有心怀一定的危机感和忧虑感才能使我们在当今社会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寻求立足之地。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是什么?
  • 答: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出处:《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一个国家,国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

  • 舜发于畎亩之中原文和翻译
  • 答:“舜发于畎亩之中”这句诗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所作的议论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该诗的原文以及翻译如下: 【作品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战国〕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答:《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表明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语义:这样以后,才明白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发展,而贪图安逸享乐会使人萎靡死亡。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

  •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出自谁之口
  • 答: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出自孟子之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而《告子》篇 记录了孟子和告子的对话。因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对弟子告子说的。2、拓展:《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一说是墨子的学生)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类似;是孟子“性善论”...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