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权曰此假而不反,乃欲以虚辞引岁也翻译是什么?

2024-06-02m.verywind.com
~

孙权说:“这是有借无还,不过是找借口以拖延时日罢了。”

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九》

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相与耳。”权曰:“此假而不反,乃欲以虚辞引岁也。”遂置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

翻译:刘备不同意,说:“我正准备夺取凉州,取得凉州以后,才能把荆州全部给你们。”孙权说:“这是有借无还,不过是找借口以拖延时日罢了。”因此任命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地方长官。

作品出处及相关人物简介

作品: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相关人物: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汉族,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晋书·王弥传》称之为烈祖,葬惠陵。



  • 荆州是刘备借的吗?
  • 答:实际上,刘备也是承认借荆州的,并找借口拖延不还:——《三国志吴主传》记载:“是岁刘备定蜀。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谨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资治通鉴卷六十七》采用了《吴主传》的记载。——《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

  • 司马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
  • 答: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子虚”,虚言也:“子虚”,是个虚构的人物。】,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借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苑囿:饲养...

  • 三国最无奈一战,刘备关羽率领8万大军,结果却割地求和吗?
  • 答:”权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虚辞引岁。”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也即刘备拒绝归还荆州给孙权,而且关羽也驱逐了东吴的官吏。面对刘备、关羽的所作所为,孙权自然是非常生气。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的记载:“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 求孙权的资料和个人简介
  • 答:十九年五月,权征皖城。闰月,克之,获庐江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男女数万口。是岁刘备定蜀。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权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虚辞引岁。”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兵二万...

  • 《赤壁之战》原文+翻译
  • 答: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 萧何曹参传第九原文及翻译,萧何曹参传第九原文及翻译
  • 答: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待陛下,此万世功也。今虽无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亲何欲以一旦之功加万世之功哉!萧何当第一,曹参次之。”上曰:“善。”于是乃令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5),入朝不趋(6)。上曰:“吾闻进贤受上赏,萧何功虽高,待鄂君乃得明。”于是因鄂秋故所食关内侯...

  • 孙权劝学原文和翻译。
  • 答: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

  • 谁三国的孙权背景简介?
  • 答: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 十九年五月,权征皖城。闰月,克之。获庐江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男女数万口。是岁刘备定蜀。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权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虚辞引岁。”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权大怒,乃遣...

  • 文言文翻译 《伤仲永》 《木兰诗》 《 孙权劝学》 《口技》 《夸父追日...
  • 答: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

  • 章惇传的文言文翻译给我发来,谢谢
  • 答:在离开越州任时,“夷人清其去,以蔷薇露洒衣送之”可见与平民百姓也感情深厚。 章惇生活在北宋太祖“不杀大臣”祖训的年代,相对于文化大革命时许多大干部被迫害致死,章惇能够活到七十多岁,已经够幸运的了,这话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的许多大干部很快得到了平反昭雪,子孙...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