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四大神话中有一个是"共工触山"讲的是什麽? 我国古代四大神话

2024-06-07m.verywind.com
中国古代四大神话是什么?~

分别为《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1、《女娲补天》,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2、《共工触山》,在中国先秦古书《列子·汤问》中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颛顼不合,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愤怒地撞上不周山而告终。
3、《后羿射日》,为了拯救人类,后羿张弓搭箭,向那9个太阳射去。只见天空出现爆裂的火球,坠下一个个三脚的乌鸦。最后,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
4、《嫦娥奔月》,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交予嫦娥保管。逢蒙趁后羿外出,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危急之时吞下不死药,不多时便飘离地面,飞落月亮上成了仙。

扩展资料《淮南子》以道为主、兼容百家的综合性,具有先秦子书所没有的多元色彩,尤其因保存了很多神话故事而被视为中国古代神话的渊薮之一,中国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和“后羿射日”便最先在该书中较为完整地出现。
中国四大神话原文:
1、嫦娥奔月
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
——《淮南子·览冥训》
2、羿射十日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于是天下广陕、险易、远近,始有道里。 
——《淮南子·本经训》
3、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淮南子·天文训》
4、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员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阴阳之所壅沈不通者,窍理之;逆气戾物、伤民厚积者,绝止之。
当此之时,卧倨倨,兴眄眄,一自以为马,一自以为牛;其行蹎蹎,其视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
当此之时,禽兽蝮蛇,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无有攫噬之心。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晖重万物。
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黄云络,前白螭,后奔蛇,浮游消摇,道鬼神,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宓穆休于太祖之下。然而不彰其功,不杨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何则?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
——《淮南子·览冥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上古神话

《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1、《女娲补天》(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译文:
在远古的时候,支撑天的四根柱子坏了,中国土地崩裂,天不能完整覆盖大地,地也不能周全地承载万物;大火延烧而不熄灭,大水泛滥而不停止; 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人民,凶猛的鸟抓取老人孩童。
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 砍断海里的大龟的四只脚作为天的四根柱子,杀死水怪来救济冀州,积起芦灰来堵泛滥的洪水。天空得到了修补,四根天柱得到了摆正,泛滥的洪水消退了,冀州得到了平定;恶禽猛兽死去了,善良的人民存活了下来。

2、《共工怒触不周山》(春秋·列子《列子》)
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颓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译文:
天地也是物体。物体自有不足之处,所以过去女娲氏烧炼五种颜色的石头去弥补天地的空缺,砍断鳖鱼的四只脚去撑起天地的四角。
后来共工氏与颛顼争夺帝位,因愤怒而碰到了不周山,折断了顶着天的柱子,扯断了拉着地的绳子,天往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运动;地往东南方向下陷,所以江河湖水都向东南流淌汇集。
3、《后羿射日》(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豖希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译文:
等到了尧统治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同出来。灼热的阳光晒焦了庄稼,花草树木枯死,老百姓连吃的东西也没有。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都来祸害人民。
于是尧派大羿去为民除害,在南方的泽地荒野杀死凿齿,在北方的凶水杀灭九婴,在东方的大湖青邱用 系着丝绳的箭来射大风,射太阳,接着又杀死猰貐,在洞庭湖砍断修蛇,在中原一带桑林擒获封豨。(大羿把那些灾害一一清除)民众都非常欢喜,并推举尧为天子。

4、《嫦娥奔月》(西汉·刘安《淮南子》)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译文:后羿向西王母求不死之药,嫦娥偷窃了它来奔月,失望地失去了她,没有办法来延续。

扩展资料

古代丰富多彩的神话,是远古历史的回音,它真实地记录了华夏民族在它童年时代的瑰丽的幻想、顽强的抗争以及步履蹒跚的足印。同样,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
首先,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中华民族发源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广阔地域。而在3000年前,黄河流域除了不断出现洪水和旱灾以外,还分布着很多密林、灌木丛和沼泽地,其中繁衍着各种毒蛇猛兽,从《山海经》中那些能带来灾异甚至能食人的半人半兽或半禽半兽的描述中,人们能了解到先民对生存环境的警惧之情。
为了顺利地生存和发展,先民们在满怀希望中必须切实地体验现实的艰难,并作不懈的努力。比如在女娲、羿和禹的神话中,无不以相当的份量描绘了人类的恶劣处境,神性主人公们都能正视现实的灾难,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自然灾难。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反映了先民对现实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
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先民对自身和外界的思考和感受,包孕着浓郁的情感因素。这些神话意象在历史中固定下来,通过文化积淀,在一代代人的心底流淌,并总是不失时机地通过各种形式,在后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神话对于文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文学家的素材,更为重要的是,那些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神话原型的作品,都可以把作者或读者领入先民曾经有过的那种深厚的情感体验之中,从而缓释现实的压力,超越平凡的世俗。
神话作为原型的意义要比它作为素材的意义更为重要。当屈原在现实世界中屡遭打击而悲苦无依的时候,他就毅然地转向古老的神话:龙凤结驷,巡游天界,四方求女。是神话世界巨大的力量,使他从现实世界中超越出来,支持他的人格,抚慰他心灵的创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上古神话


有两个版本:
1.天上出了一个坏神,他就是水神共工。他长着人一样的脸,蛇的身子,红红的头发,简直是只愚顽的禽兽,性情极为残暴。可能是与火神祝融争夺权利,两个神大打出手,战争的结果,根据人间善恶法则,代表光明的火神自然是胜利了,而代表黑暗的水神共工当然战败了。可没想到的是,小肚鸡肠的共工打了败仗,一口气闷在肚子里,又羞又恼,竟一头向支撑天地的巨柱——不周山碰去。只听“轰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不周山倒了。这下子可了不得了,天上立刻塌了一个大窟窿,地的一角也陷下去了,“天残地缺”。天,带着这样一个丑陋的大洞,无奈地向上升去,越升越高。从此以后,天就再也没有回到大地的上空。这就是著名的“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
2.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失败后一气之下撞折了天柱不周山,于是天地之间发生巨变。由于大地向东南塌陷,百川之水便东流到海

袁轲先生在分析共工与颛顼争帝神话时说:"共工和颛顼的斗争,也可算是古代神话传说中黄帝和炎帝间那场大斗争的继续;因为颛顼是黄帝系统的神,而共工则是炎帝系统的神(均见《山海经?海内经》),在继炎帝的属神刑天'与帝(黄帝)争神'(《海外西经》)之后,又有'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真是彼仆此起,波澜壮阔,从共工触山神话的零片中略可窥见整个黄、炎斗争神话的宏伟瑰丽"(袁轲《神话选择百题》10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在中国神话传说和古代文献中,共工不仅与颛顼争帝,而且与帝喾争帝,又为尧、舜流放,为禹所攻伐,可知共工存续的时间相当久远,而且是一种真实存在,并非虚构人物或事件。当然,这里的"共工"并不专指某一个人,而应该是某一个族群、部落,其存续的时间跨越数百年、上千年并不奇怪。我们已推定仰韶文化大司空类型及河南龙山文化后岗类型、孟庄类型与共工族的存在有关(参见第30、31项证据或理由),当然河南汝州洪山庙遗存、阎村鹳鱼石斧图并不与共工族相关。在炎、黄神话系统中,除了蚩尤、共工为炎帝族裔外,炎帝系的神还有祝融、夸父、刑天等等,而且夸父、刑天都有与黄帝斗争的悲壮故事,是神话和传说中的英雄人物。虽然我们并不能确指洪山庙多人二次葬、阎村鹳鱼石斧图具体与何种传说历史、人物相关,但其为炎帝族后裔与黄帝族后裔之间的斗争反映是可能的,也并不奇怪。

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之间发生了战争,共工战败恼羞成怒,撞到了支撑天地的不周山,以至于后来女娲补天。

黄帝追杀共工 逼得走投无路 一头撞向支撑天的山 撞断了 没了
然后就是女娲补天了

共工怒撞不周山

  • 中国古代四大神话故事
  • 答: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著名的上古神话传说。又名共工触山,且与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并称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共工,又称共工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国先秦古书《列子·汤问》中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颛顼不合,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愤怒地撞上不周山而...

  • 中国古代四大神话是什么?
  • 答:1、《女娲补天》,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2、《共工触山》,在中国先秦古书《列子·汤问》中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颛顼不合,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

  • 我国四大神话故事和四大民间传说
  • 答: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翌射日、嫦娥奔月。中国文学四大民间神话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女娲补天】 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后,女娲用泥捏了人类。后女娲登基了皇位,镇守冀方的水神共工十分不满,就兴风作浪,女娲即令火神祝融迎战。经过殊死搏斗,共工大败,恼羞成...

  • 我国古代四大神话
  • 答:1、《女娲补天》(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译...

  • 中国四大神话是什么?
  • 答:中国四大神话是:1、女娲补天: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女娲用黄泥和泥造人,百姓安居乐业。后共工与颛顼争帝位,共工大败,恼羞成怒,一头向擎天柱不周山,致山体崩塌,天柱折断,大地向东南倾斜,海水向陆地上倒灌,人类遭遇到了空前的灾难。女娲看到她的子民们陷入巨大灾难之中,决心炼石以补苍天,以...

  • 中国古代四大神话是什么?
  • 答:1、后羿射日 相传后羿生来就有射箭的天才,长大后更是臂力惊人,箭法超群。原先天空中有10个太阳,强烈的阳光烤焦了大地,庄稼枯死了,甚至连石头都快要熔化了,海水如同开水一样沸腾起来。人们在灼热的阳光下几乎喘不过气来,凶狠的毒蛇野兽乘机出来残害人类。羿十分同情处于痛苦煎熬的民众,决心冒着生命...

  • 四大神话是什么?
  • 答: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是上古神话传说之一,讲的是人类始祖女娲用五彩神石修补天空的故事,而共工触山是女娲补天的前传,它讲的是共工和火神之间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怒装不周山而告终。后羿射日 远古时侯,大地出现严重旱灾,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

  • 中国除了有四大名著,还有四大神话小说,它们是什么?
  • 答:以 "淮南子 "为主,兼容百家之长,有多个秦始皇强调的无色,特别是由于保存了大量的童话故事被视为中国古代神话的起源,中国四大神话之一--"补天之手"、"共工努不触岛"、"嫦娥 "和 "后羿射日 "最早出现在书中都比较充分。这四个神话第一次完整地出现在《淮南子》中。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

  • 中国古代 四大神兽 分别是龙 凤 麒麟 还有一个是什么?
  • 答: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等...又有说是佛教大鹏金翅鸟变成的。凤凰神话中说的凤凰是有鸡的脑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颈、鱼的尾、有五色纹。又请凤是有五种品种,以颜色来分的:红是凤、青则是鸾鸟、白是天鹅、另有黄和紫的。而玄鸟的说法就是从《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 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名著
  • 答:一、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名著有:《西游记》、《封神演义》、《镜花缘》、《济公传》。二、《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整理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归来共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