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宋朝 诗人秦少游曾写过一首回形诗: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

2024-06-01m.verywind.com
教我几个拓扑学小游戏~

关于“莫比乌斯带”的小游戏。宋朝诗人秦少游曾写过一首回形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课件显示诗歌)首尾相衔,循环成趣。如果在纸条正面写上“赏花归去马如飞”,再把纸条翻转过来,在背面等距地写上“酒力微醒时已暮”。然后把纸条做成“莫比乌斯带”状,会有什么新发现呢?(顺着这个圈,你就可以反复无穷地读出秦少游的这首诗。)考虑“双层”的莫比乌斯带.取两张叠在一起的纸条,把它们同时扭转半圈,然后把端头胶结在一起.整个看起来像是两条紧贴在一起的莫比乌斯带.然而果真是这样吗?1 I v0 J' D- _
  请做一个像上图那样的模型并检验一下:把你的手指放进两条带的中间隔层并让它移动,看会发生什么情形?再拿一支铅笔沿其中一条描画直至到达你出发点的背面,看又会发生什么情形?+ Q9 n3 A6 J- P) I6 ^& I/ I
  如果你试着不让它们紧贴,又会发生什么呢?

苏轼的《赏花归去》大意是:赏花回来的时候马跑起来象在飞一样,骑在飞奔的马上渐渐感觉酒气上来了;当稍微清醒过来的时候那时候夜幕已经降临了,真正清醒后已经是黑夜赏花也已成为过去。

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家人告诉苏轼,他出外游玩,很可能上佛印和尚寺里去了.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他的情况.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信上的14个字排成一圈:

已 赏
时 花
醒 归
微 去
力 马
酒 如

苏轼看后,连声叫好.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

此首是回文诗。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它是我国文人墨客卖弄文才的一种文字游戏,并无十分重大的艺术价值,但也不失为中华文化独有的一朵奇花。

回文诗有很多种形式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等.

”通体回文”是指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新诗.
”就句回文”是指一句内完成回复的过程,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
”双句回文”是指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
”本篇回文”是指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
”环复回文”是指先连续至尾,再从尾连续至开头。

关于回文诗的介绍,网络书籍都有大量的介绍,在此也不多做总结了.
收集几首回文诗,作为欣赏,娱乐吧。

《赏花》由来——苏小妹遥寄回环诗

六月的一天下午,苏小妹与长兄苏东坡正荡舟湖上,欣赏那无边景致,忽然有人呈上苏小妹丈夫秦少游捎来的一封书信。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首别出心裁的回环诗:
苏小妹看罢微微一笑,立即省悟出其中的奥秘,读出了这首叠字回文诗:

静思伊久阻归期,
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
时闻漏转静思伊。

苏小妹被丈夫的一片痴情深深感到动,心中荡起无限相思之情。面对一望无际的西湖美景,便仿少游诗体,也作了一首回环诗,遥寄远方的亲人:

采莲人在绿杨津,
在绿杨津一阕新;
一阕新歌声漱玉,
歌声漱玉采莲人。

苏东坡在一旁深为小妹的过人才智暗暗高兴,他也不甘寂寞,略加沉吟,便提笔写了如下一首: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氏兄妹也派人将他们的诗作送与秦少游。

同上面的《赏花》有统一格式的又两篇,感觉也很不错

其一、《赞园丁》

“园丁栽植树成材筑玉台高优质木”

园丁栽植树成材,
植树成材筑玉台。
筑玉台高优质木,
高优质木园丁栽。

其二、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四时山水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春 景 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景 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 景 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景 诗
红炉透炭炙寒风,
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
风寒炙炭透炉红。

除了上面的格式,另付几首其它格式的回文诗,也别有韵味.

一、广东高州县观山寺壁上刻有一回文诗:

悠悠绿水傍林偎,
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
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
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
流溪远棹一篷开。

倒读诗如下:

开篷一棹远溪流,
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
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
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
偎林傍水绿悠悠。

二、宋代李禺有回文诗《两相思》:

思妻诗
枯眼望遥山隔水,
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
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阳人离别久,
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
夫忆妻兮父忆儿。

思夫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
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
久别离人阳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
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往来,
水隔山遥望眼枯。

三、湖北咸丰县有一首《万柳堤即景》回文诗:

春城一色柳垂新,
色柳垂新自爱人。
人爱自新垂柳色,
新垂柳色一城春。

四、津人曹鸿年也有一首回文诗:

寒风晓日映沙滩,
日映沙滩竹报安。
安报竹滩沙映日,
滩沙映日晓风寒。

五、清代诗人李*《春闺》诗:

垂帘画阁画帘垂,
谁系怀思怀系谁?
影弄花枝花弄影,
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
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灯夜,
期归梦还梦归期。

回文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世界上为中国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回文诗是既可顺读又可倒读的诗体,无论怎样读意思大同小异,颇具欣赏价值。它将汉字遣词造句的独特奇妙之处发挥的淋漓尽致!古代文人中精于此道者不人。
据说,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家人告诉苏轼,他出外游玩,很可能上佛印和尚寺里去了。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他的情况。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信上的14个字排成一圈:

已 赏
时 花
醒 归
微 去
力 马
酒 如

苏轼看后,连声叫好。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他在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其内容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14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每个字出现两次,文字处理技巧高超。 意思是说
赏花回来的时候,马跑起来象在飞一样
骑在飞奔的马上,渐渐感觉酒气上来了
当稍微清醒过来的时候,那时候夜幕已经降临了
真正清醒后已经是黑夜,赏花也已成为过去 这首诗将“赏花”、“骑马”、“醉酒”、“醒酒”四事用循环的方式连在一起,合理且独出心裁…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