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是美国在二战后为遏制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什么政策导致的? 二战中美国的相关历史

2024-06-01m.verywind.com
美国拍的二战历史片有那些?~

《太平洋的十字军》、《我们为何而战》、[DISCOVERY.市场花园行动、[DISCOVERY二战巴尔乾战役、历史频道:高清二战》(History Channel :World War Ⅱ In HD、《国家地理.二战启示录系列》(National Geographic World War II The Apocalypse)、《History Channel 失落的二战彩色纪录片》(World War II The Lost Color Archives )、《二战全纪录》(World War 2 Documentery)、《二战风云录》(WWII:The Complete History)[DVDRip]。

诚然,美国在二战中确实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战胜德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这并不意味着靠一个美国就能把德国日本都搞定,如果是那样的话,美国如此仇视共产主义 ,正好就让德国顺手把苏联灭了得了呗!还费那么大劲开辟北方航线援助苏联干什么?因为美国清楚,如果没有苏联在东线战场上拖住了德国的主要兵力,德国就会全力西向,跨海灭掉英国,那时就算美国想在欧洲大陆登陆,也连一个落脚点都没了。在欧洲大陆,苏联从1941年6月起就单独抗击德军,而美英却在整整三年后的1944年6月才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二战中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共损失兵力1200万,占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总伤亡人数的73%,苏联方面2000万人死亡。而且欧洲战场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从那时起德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美英在诺曼底登陆只能说是锦上添花。所以,欧洲战场如果各盟国起的作用如果打分的话,苏联能占6.5,美国能占3,其他盟国能占0.5。(考虑到美国对其他盟国的物质支援)
再说亚洲及太平洋战场。这里我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从来不同意我国官方教科书上关于二战的开始点是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的提法,那是照搬苏联的说法。我认为二战的起点应该是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因为从那时起日本开始全面进攻中国了。因此,中国在美国与1941年12月对日作战之前已经单独抗击日本4年半了。(如果加上东北抗战时间就更长了)二战中,中国军民死难人数2100万,消灭日军47万(含东北联军和缅甸远征军战绩),占二战日军总损失人数的25% ,大约相当于美军战绩的1/3强。以往中国官方公布的133万的的数字不准确,存在将受伤计入阵亡以及重复计算问题。苏联出兵东北消灭日军不到10万。
为什么中国最先投入与日本的作战但灭敌军数量却远少于美军呢?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国力衰弱,作为抗日正面战场主力的国民党军的武器装备及战斗力与日军相差悬殊的原因,每次战役中国军队付出的伤亡都是敌人的数倍。而且自1938年10月武汉战役结束后,到1939年9月日军发起第一次长沙战役,中间有近一年的时间中国战场保持相对平静没有大的战斗发生。
而美军虽然投入战争晚,但国力强大,武器装备先进,超过日军较多,而且美军作战最强调进攻前的强大火力准备,故对日军杀伤力很强,实际上,美国是以其强大的国力压倒了日本。因此亚洲及太平洋战场战胜日本的第一主力当推美国,其次才是中国。但是,如果没有中国拖住上百万的日军,美国的伤亡无疑要大得多,胜利的时间也会大大推迟。而且,中国提前4年多投入战争,客观上为美国赢得了较充分的战争准备时间。
如果打分的话,美国应当是7,中国2.5,其他盟国0.5。
综上所述,在欧洲战场,苏联是战胜德国的第一主力,在亚洲及太平洋战场,美国是战胜日本的第一主力。我认为这个评价是比较公允的。
但是,我要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号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但从根本上来说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欧美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美国之所以投入战争,不是因为它为人特仗义,而是因为它的利益受到了威胁和损失,正是通过二战,美国才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确立了其全球霸主地位。太平洋上那么多岛屿就是从那时起全归了美国。(对了,有人说美国从不占人领土 ,那请问美国最初独立时只有13个州,而现在有50个州,除了阿拉斯加算是从沙皇手中“买”来的,其他的那些都是怎么来的呢?) 所以不要把美国看成是什么高尚的救世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日本帝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二战后美国为遏制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

主要是阻碍其他国家发明核武器的政策。

采取的冷战政策

  • 钱学森在美国的五年发生了什么事
  • 答:克利夫兰总统号”,踏上了回国的旅途。对于钱学森的离去,他的导师、科学家冯·卡门感慨地说道:“美国把火箭技术领域最伟大的天才、最出色的火箭专家钱学森,拱手送给了红色中国!”离别时,这位导师充满深情地对钱学森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我,回你的祖国效力去吧,科学是不分国界的。”...

  • 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 答:会上,美国著名科学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钱学森的老朋友Frank.E.Marble(法兰克.E.马伯尔)也作了题为《钱学森在理工学院---他对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影响》的学术报告。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是中国百年来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1955年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国,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

  • 钱学森的故事
  • 答: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因此钱学森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的不断努力,钱学森冲破种种阻力回国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

  • 钱学森为什么要放弃在国外优厚的待遇,冲破重重困难回到祖国?
  • 答:为建设新中国的国防事业,为人民服务,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完战争,急需重建,对于人才的需求很大,尤其是军事科技人才,百废待兴,唯有武力增强才能不备受欺凌。是强大的使命感,民族荣誉感,让这位人才不计美国优厚的待遇,突破千难万险回到一个从零开始的地方,没有设备,没有数据。但就是这样,呕心沥血...

  • 钱学森爱国的故事读后感
  • 答:1955年8月,这场外交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美国政府被迫同意钱学森返回中国。冲破重生阻挠而回国的钱学森,一头扎在了军事科学的研究中。不断推出科研成果,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导弹之父”,国务院授予他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树立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美国定居,能聘为终身教授,这...

  • 钱学森是在多少年去美国留学的?
  • 答:他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学森”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193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43...

  • (简介)钱学森的生平事迹
  • 答:1934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航空硕士学位;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39—1946年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至副教授。1946—1949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至教授。1949—1955年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授兼喷气推进中心主任。1955年10月回国,组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任所长。

  • 钱学森资料
  • 答: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 返回祖国。 钱学森(1911~ )中国科学家,火箭专家,1911年12月1日生于上海,3岁时随父来到北京,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

  • 钱学森的经历简介
  • 答: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 雄模范”奖章。他作为世界级的顶尖科学家,还被国际电工学会授予“小罗克韦尔奖章”,将他正式列入“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之列。 20世纪三十年代,钱学森...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