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龚自珍说张家口原文及翻译

2024-06-01m.verywind.com
~

  原文:

  张家口在宣化府万全县北境,察哈尔都统驻焉,凡效力军台赎罪者驻焉。军台始于平噶尔丹时,密于追达瓦齐时,周匝密布于设定边左副将军时。

  军台以口外【注】察哈尔为起,而北,而西北,而又西,以乌里雅苏台为止,凡四十八台。

  军台,通檄报也。察哈尔都统与定边左副将军遥声援,中间哲卜尊丹刺麻、喀尔喀诸汗与理藩院往返之檄报,台员率驿丁奉之走。

  军台何所始也?

  始于台员有老病者畏塞外之寒且劳入赀充公白都统许之以其费雇蒙古代之。势也,情也,非法也,亦无台费之名,亦不上闻。今台费上闻,台费行而台员除矣。如有人不能出台费,愿充台员。今许之乎?反不许;又如有人愿亦出台费,亦充台员,则许之乎?亦不许。何以不许?都统但闻五十年事,不闻康熙事,不闻乾隆初年事。

  王元凤,天下士也,为桂阳州知州,下车,擒豪蠹,大创之;又平瑶有奇功,天子嘉之,锡之孔雀翎,擢为陈州府知府。元凤入觐,方留京师,而州大猾夜出境为飞语,达京师,竟闻天子,天子使使鞫之。使者受单词,当元凤以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

  是狱也,冤元凤者半天下,元凤独飞扬而大喜,就逮时,谓送吏曰:“元凤足迹遍中华,独未得至西北塞外,一见圣朝中外为一之盛。吾此行,甘骑橐驼,佩短刀,往来风沙中。”龚自珍属之曰:“吾为《蒙古图志》,某部落某山,尚未有图,子皆为我图之。”龚自珍乞假五日,送之居庸关,逾八达岭而返。

  既闻兵部尚书青阳王公言,近日事例如此。既又闻常熟蒋君言:“吾尝以谴行,卧三年,纳赀乃还。”如尚书言。既又得王元凤书,果如尚书言。吁!天下事名实不相应,十九如是哉!元凤又言:“吾到戍三日,独骑橐驼,怀笔墨,至大禁门,欲出,门者叱之而止。”

  (选自《龚自珍全集》,有删改)【注】口外,指张家口外。

  译文:

  张家口在宣化府万全县北部,是察哈尔都统驻地,大凡效力军台赎罪的人都驻扎在那里。军台从平定噶尔丹时开始,追捕达瓦齐的时候密集,在设定边左副将军的时候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周围。

  军台从张家口外察哈尔开始,向北,接着转向西北、又折而向西、到乌里雅苏台为止,一共四十八台。

  军台是用来传递边疆情报的。察哈尔都统和定边左副将军遥相呼应,中间有哲卜尊丹剌麻、喀尔喀诸汗与理藩院来来往往的公文,军台官员率领驿站的士兵护送。

  军台是从哪儿开始的呢?

  发端于有年老生病的台员,他们害怕塞外严寒辛劳,就用钱充公,向都统说情,都统同意了,就用他充公的钱去雇佣蒙古人代替。这样做合乎情势,也合乎人情,但不合法,也没有台费的名目,也不让皇上知道。如今军台费用让皇上知道了,台费划拨了,台员也就可以任命了。如果有人不能拿出台费,愿意充当台员,如今能答应吗?反而不答应了;又如果有人愿意拿出台费,愿意充当台员,那么能答应吗?也是不允许的。为什么不允许呢?都统只知道最近五十年的办事条例,不知道康熙、乾隆初年的事了。

  王元凤是天下的义士,担任桂阳则知州,到任后,擒拿了害人的豪强(或:利用权势大肆侵吞财物的人),并使他们遭受重创,又平定瑶族叛乱,立下奇功。皇上嘉奖他,赏赐他孔雀翎,提拔他做陈州府知府。元凤进京觐见皇帝,正想留在京城,陈州的狡猾之徒连夜出关造谣,传到了京城,最终传到了天子耳中,天子派使者拘捕他。使者只听一面之词,判处元凤革职,发配军台,效力赎罪。

  这个案子,天下一半人为王元凤鸣冤,唯独王元凤神采飞扬,非常高兴,被捕的时候,对押送的官吏说:“我足迹遍布整个中华,唯独没有能够到达西北塞外,看看我朝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盛况。我这次远行,愿意骑着骆驼,配上短刀,在风沙中来往。”我叮嘱他说:“我写了《蒙古图志》这本书,某部落某山,还没有配图,你都为我画上。”我请了五天假,送他到居庸关,越过八达岭就回来了。

  我曾听兵部尚书青阳王公说,近来的惯例是这样一种情形。后来又听常熟蒋君说:“我曾经因受惩罚去张家口,卧病三年,缴纳钱财才回来。”就像王尚书所说。不久又收到王元凤的信,确实像王尚书说的那样。唉!天下的事名实不相符,十有八九都像这样!王元凤又说:“我到达戍守边地,独自骑上骆驼,怀揣笔墨,走到大禁门,想要出去(画地形图)。看门者呵斥我才停止。”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原文及翻译赏析
  • 答: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原文及翻译赏析己亥杂诗·其五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翻译及注释 翻译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 《咏史》(龚自珍)原文及翻译
  • 答:田横被迫赴洛,在途中自杀。 鉴赏 龚自珍这首《咏史》诗写出了清代一些知识分子的典型心情。清前期曾屡兴文字狱,大量知识分子因文字获罪被杀。在这种酷虐的专制统治下,大多数知识分子不敢参与集会,言行十分谨慎,唯恐被牵入文字狱中。他们著书立说,也只是为了自己的生计,弄口饭吃,...

  • 龚自珍《漫感》原文及翻译赏析
  • 答:漫感创作背景 道光三年(1823)六月,龚自珍刊定《无著词》(初名《红禅词》)、《怀人馆词》、《影事词》、《小奢摩词》四种,都103首。十数年心血付梓,捧读之际,感慨无端,因有此作。漫感鉴赏 开篇由「绝域从军」即一向关注的西北边疆局势遥遥说起,实指那种「气寒西北何人剑」的经世雄心...

  • 龚自珍文言文
  • 答:今为江南高邮知县,为龚自珍道其事。 《龚自珍集卷二·23·书叶机》原文及翻译 译文: 鄞县人叶机,可称得上才干卓然。嘉庆六年, *** 举行辛酉科乡试,叶机以廪贡生的身份打点参加考试的用具,凡是竹篮、泥炉、油纸这类要用的东西都装备好。却忽然得到巡抚传下的檄文说:“贡生某某不要参加考试了。”叶机大惊!

  • 《说居庸关》龚自珍
  • 答:说居庸关[1]·(清)龚自珍 居庸关者,古之谭夺者之言也[2]。龚子曰:“疑若可守然。” 何以疑若守然?曰:出昌平州[3],山东西远相望,俄然而相辏相赴[4],以至相蹙[5],居庸置其间,如因两山以为之门,故曰疑若可守然。 关凡四重。南口者,下关也,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出...

  • 龚自珍明良论原文及翻译
  • 答:(选自《龚自珍全集》,有删改)译文:读书人都懂得廉耻,那么国家就永远不会有耻辱了。读书人不懂得廉耻,这就是国家的最大耻辱。我遍览近代的读书人,从他们向皇帝陈述政治主张、开始做官时起,具有廉耻心的人已经很少了。当官越久,知耻的精神就越差劲。名望越高,巴结的恶习就越顽固。地位越接近皇帝...

  • 己亥杂诗原文及翻译
  • 答: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己亥杂诗(其五)【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

  • 已亥杂诗其五原文及翻译
  • 答:已亥杂诗其五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是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

  • 龚自珍忘形翻译~
  • 答:原文:山民至扬,多寓予园之秋实轩。秋实轩者,有古桐树数株,相传为李唐旧植。山民暇辄低咏其下。一夕,与客谈甚欢,遂坐桌上,迨送客,靴不知所在。越数日,山民行,仆辈于帐顶得之。盖谈笑极惬,手舞足蹈,无意之际,不觉靴之飞去耳。译文:龚自珍到扬州大多寄住在我园中的秋实轩。

  • 己亥杂诗其五原文及翻译
  • 答: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原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创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