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文言文中而的八种用法

2024-06-01m.verywind.com
~

文言文中而的八种用法有第二人称代词、副词、递进关系、承接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因果关系。

1、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例句:某所,而母立于兹。

2、副词,译为就、才。例句:然则何时而乐耶。

3、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句: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5、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或却。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或假如。例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7、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例句: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8、表示因果关系。例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 答:1、而后 [ ér hòu ]副词。然后:先定好计策,~行动。2、已而 [ yǐ ér ]不久;继而。3、时而 [ shí ér ]表示不定时地重复发生:天空中~飘过几片薄薄的白云。4、而今 [ ér jīn ]现在;如今。5、而立 [ ér lì ]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

  •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及举例
  • 答: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 文言文而的意思及用法,实例
  • 答: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2>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3>表顺承 今译为:就、才.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4>表假设 今...

  •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有几种
  • 答:一、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2.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3.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4.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5. 表示...

  • 文言文中而的八种用法
  • 答:文言文中而的八种用法有第二人称代词、副词、递进关系、承接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因果关系。1、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例句:某所,而母立于兹。2、副词,译为就、才。例句:然则何时而乐耶。3、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表示承接关系,...

  • 文言文而的用法和意义及例句有哪些
  • 答:(8)表时间、方位、范围的界限,相当于“以”。例句:清代文学家袁枚《祭妹文》:“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译文:从今以后,我要再生病了,教我从哪里去呼唤你呢。5、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吧”。例句:先秦《论语·子罕》:“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译文:怎不叫人为你...

  • 而的用法文言文
  • 答:第一个就是表顺承,顺承顾名思义就是顺下来,一个动作接着一个动作,可自己理解为“而后、然后、就”。第二个就是表转折,这个也比较好理解,可理解为可是,但是,却。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环而攻之而不胜!都是可以理解为但是的意思,表转折!第三个表并列,这个可以理解为和、与的意思,...

  • 文言文中而的八种用法
  • 答:文言文中而的八种用法如下: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

  •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 答: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7、表示因果关系。8...

  •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有几种
  • 答: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面山而居(《愚公移山》③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荆轲刺秦王》)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