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张柬之是复唐功臣,为什么结局凄惨呢?

2024-06-01m.verywind.com
~

以张柬之为首的五位大臣发动的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太子李显复位,立有不世之功。然而令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对李唐的一片忠心,换来的竟是灭顶之灾。

一、张柬之与神龙政变

(1)张柬之(625~706年)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进士出身,始调清源丞。永昌元年(689年),被召入京,时年七十余,擢受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杵 旨,出为合、蜀二州刺史。武则天晚年,由狄仁杰推荐,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神龙元年(705年)发动政变,拥唐中宗复位,迫武则天退位。以功擢天官尚书,封汉阳郡公,旋改郡王。不久,为武三思排挤,贬为新洲司马,愤懑而死。

史上评价张柬之亦是一时良相。

(范文澜《中国通史》):(武则天)“任用的主要宰相,如李昭德、魏元忠、杜景俭、狄仁杰、姚崇、张柬之等… 都是一时人选”。

(2)神龙政变

武则天晚年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不得不陷于难以解决的困境。(范文澜《中国通史》):武则天到698年,才决定立唐中宗为皇太子,取消唐睿宗的皇嗣名号,封为相王。

武则天晚年放纵武氏亲族集团。侄儿梁王武三思把持朝政,和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等勾结,把朝政搞得混浊不堪。(赵文博《中国通史》)

二张乱政,气焰熏天 ,仗着女皇的宠信,毫无顾忌,肆意妄为。更为糟糕的是武则天已是沉疴在身,卧床不起。文武百官、诸王公主甚至太子李显都很难见到。只有两大宠臣二张兄弟在其身边侍奉汤药。如果武则天一旦不豫,遗诏只有二张兄弟看到。届时二张兄弟如心生异志,后果不堪设想。

而此时二张居中用事,暗蓄异谋。

于是张柬之等决定采取非常手段,趁着武则天病重,对朝政控制放松之际,发动武装政变,除掉二张兄弟, 拥立太子李显掌握实际权利。在张柬之出面组织联络下,有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等李唐皇族成员的加入,不仅使这次政变更具合法性和正当性,亦加强了政变集团的实力。

(赵文博《中国通史》):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中台御史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五人合谋 ,诛灭二张 ,逼武则天交出政权,让中宗复位。

当日五人联合左羽林将军李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五百余名羽林军杀人宫中。遂诛杀二张,此时的武则天已经没有精力和实力与蓄谋已久的政变集团对抗,她接受了这个事实。

大臣张柬之等人拥李显复位。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是年冬死。谥则天皇后。

二、灭顶之灾

(1)武韦结盟

(范文澜《中国通史》):武则天本人刚退下舞台,唐中宗、韦皇后又重演唐高宗、武皇后的故事。唐中宗比唐高宗更昏懦,韦皇后只有暴行,并无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昏懦加昏暴,演来形式颇相似,结果却完全不同。



因为不是皇上的赏识,他的一些行为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所以别人就整死他。

因为在唐玄宗的几个儿子争夺皇位的时候,他站错了队。政治斗争失败的人,下场注定结局凄惨。

因为他并没有除掉武家后人,所以武三思掌权后对其疯狂报复,以致于他的结局凄惨。

  • 张柬之晚年为何一再被贬?拥立李显有功最后却气愤致死
  • 答:既然皇帝心里忐忑不安,等他坐稳江山以后,打击大臣乃至杀掉大臣,就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比如历史上最著名的夺门事变之后,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对朱祁镇有拥立之功,因此他们最终都受到了朱祁镇的打击,结局很惨。不过,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唐中宗李显被张柬之等五个大臣拥立起来后,他并没有打击这五个...

  • 张柬之80岁发动神龙政变,最后下场如何呢?
  • 答:可李显这个人耳根子软,还很懦弱,一登基之后又听信了武则天的一番倾诉,还在武三思的诬陷下,将功臣张柬之罢官了。可怜张柬之一个80岁的老人,被赶出了朝廷,最后还以为得罪了权贵被流放岭南。武则天晚年昏庸,张柬之发动政变。武则天成为第一位女皇,还让原本李唐的臣子宗亲不敢反抗,说明她是个非常有谋略...

  • ...并没有猜忌张柬之等人,为何张柬之等人结局非常惨?
  • 答:因为这个原因很简单,唐中宗李显本来就是一个软弱之人,并没有实际的权利,当时的唐朝还处于错综复杂的关系,比方说韦皇后和武三思这两个人实际上是权力的应用者。最终张柬之等人,只能落得一个惨的结局。其一、明升暗降。张柬之等人为什么被称为“五王”,这一切还是拜于武三思所赐。当时五人的首领...

  • 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为何有从龙之功的“五王”下场都很惨
  • 答:历史上的刘邦、朱元璋都是这样做的。神龙事变后,武周变成了大唐,唐中宗相当于开国皇帝。他在这时候打击功臣,其实也是很好理解的。不过,张柬之等“五王”被杀,却并不是因为唐中宗李显猜忌功臣。因为李显实际上并没有猜忌过他们。那么,既然李显并没有猜忌功臣,这五位大功臣,为何走到那样的结局呢?要...

  • 一生多次大起大落,结局却异常凄惨的唐朝宰相是谁?
  • 答:宰相一直都在朝堂之上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宰相通常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在唐朝有一位宰相,他的一生都是非常坎坷的,这位宰相就是张柬之,他的仕途可以用大起大落来形容,而他在晚年的时候因为君王的猜忌被流放,最终因为过度的劳累和思虑过度去世了。唐朝之所以能够成为闻名整个华夏历史的...

  • ...为李唐王朝续命,功勋卓著,为何他们的结局让人心寒?
  • 答:狡兔死走狗烹,更何况张柬之等五人不仅是是拥护李显登基的有功之臣,而且他们还是推翻李显母亲武则天帝位统治之臣,虽然神龙政变后他们都被分封为王,但是毕竟他们给李唐江山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所以他们才会被李唐皇室抛弃,不是被贬官就是抑郁病逝。武则天晚年非常宠幸男宠张氏兄弟,她因为身体不好很久...

  • 张柬之政变推翻武则天后 张柬之后面的结局是什么
  • 答:神龙政变之后,昏庸懦弱的唐中宗李显对张柬之不信任,致使张柬之遭到武三思的陷害,多次被贬官,他连气带怕病死了。实际上,如果张柬之没病死,也会被武三思的手下杀死,下场称得上悲惨,可谓兔死狗烹。要说这个张柬之,算得上是大器晚成的典范,他七十多岁才正式进入唐朝的朝廷中枢,官居宰相之数年,就成为一代名相,八十岁...

  • 曾经逼武则天下位,发动神龙政变的张柬之,后来的下场怎样?
  • 答:张柬之是唐朝著名的元老之一,他在宰相狄仁杰的推荐下,得到了武则天的重用,可就在张柬之晚年期间,他不惜一切代价,联合崔玄暐、桓彦范、敬晖等人一起发动神龙革命,逼迫武则天让位给李显。张柬之为何要这么对待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武则天呢?他发动的这场政变成功后,他又有着怎样的结局呢?首先,我们来...

  • 八十岁的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_百度...
  • 答:神龙政变 张柬之看到好好的国家就这样给两个男宠毁了,就非常不甘心了,他想了一下,国家江山和个人的私利相比,肯定是国家比较重要了,他非常疼恨武则天晚年的荒诞举措和男宠把持朝政,所以他就发动起神龙政变。就在武则天病重一个晚上,张柬之带着御林军以铲除奸佞小人为名,直接在武则天房间里杀了张昌宗...

  • 五位逼武则天退位的功臣,最后都怎么样了?
  • 答:这五位功臣分别是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恒彦范、袁恕己。五位最后的下场全部被流放,有的抑郁而终,有的则被人害死。首先说说张柬之,几位大臣逼迫武则天退位发动了神龙之变,而在这场政变中张柬之承担主要的职位。在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对他十分看重,还给了他丞相一职,但令武则天没有想到的是张柬之...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