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荀子 君道 翻译 荀子君道秦始皇为此设立的管职是什么

2024-05-31m.verywind.com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

C 试题分析:材料的大致意思是:法制是政治的开头;君子是法制的本原。所以有了君子,法律即使简略,也足够用在一切方面了;如果没有君子,法律即使完备,也会失去先后的实施次序,不能应付事情的各种变化,足够形成混乱了。所以荀子强调的是重法治,更应重视人治的作用,选C。点评: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这跟孔子的重视礼是源流相通的。可是荀子强调礼的制裁的一面,已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等人,成为主张法治主义的法家学派,促成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 
B.设立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设立御史大夫为副相,负责监察百官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答案是C

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仪也(1);民者,影也(2);仪正而景正(3)。君者,盘也;民者,水也(4);盘圆而水圆。君者,盂也(5);盂方而水方。君射则臣决(6)。楚庄王好细腰(7),故朝有饿人(8)。故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
〔注释〕
(1)仪:日晷(gu!轨),利用日影来测定时刻的仪器。一般是在刻有时刻线的盘(晷面)的中央立一根垂直的标杆(晷针,也称表),根据这标杆投出的日影方向和长度来确定时刻。此文仪即指此标杆而言。(2)《集解》无民者影也四字,据《广韵》君字条引文补。(3)景(y!ng影):影之古字。(4)《集解》无民者水也四字,据《广韵》君字条引文补。(5)盂:盛液体的器皿,此下当有民者水也四字。(6)决:古代射箭时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用来钩弦的象骨套子,俗称扳指。这里用作动词。(7)楚庄王:见11.4注(8)。据《战国策·楚策一》、《墨子·兼爱中》、《韩非子·二柄》等,庄王当作灵王。楚灵王:名围,公元前540~前529年在位,据《墨子·兼爱中》记载,楚灵王喜欢细腰的人,他的臣下就都只吃一顿饭,等到一年,朝廷上的大臣多面黄肌瘦。(8)古代一般的肚子饿叫饥。饿是指严重的饥饿,指肚子饿得受到死亡的威胁。
〔译文〕
请问怎样治理国家?回答说:我只听说君主要修养自己的品德,不曾听说过怎样去治理国家。君主,就像测定时刻的标杆;民众,就像这标杆的影子;标杆正直,那么影子也正直。君主,就像盘子;民众,就像盘里的水;盘子是圆形的,那么盘里的水也成圆形。君主,就像盂;民众就像盂中的水;孟是方形的,那么盂中的水也成方形。君主射箭,那么臣子就会套上板指。楚灵王喜欢细腰的人,所以朝廷上有饿得面黄肌瘦的臣子。所以说:我只听说君主要修养身心,不曾听说过怎样治理国家。

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