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开国大典的顺序是什么

2024-06-03m.verywind.com
~

这篇课文的顺序,更加准确来说就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来叙述的。

第一段(第1至4自然段),写开国大典开始前会场的情景。分两层介绍,先讲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再讲会场的广阔,布置的庄严和群众队伍兴奋入场的盛况。

第二段(第5至11自然段),写开国大典的盛况.是课文重点段,分三层。第一层写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第二层写升国旗、鸣礼炮。第三层写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和全国人民热烈拥护人民政府、毛主席的情景。

第三段(第12至14自然段),写阅兵盛况。既写了人民军队的英姿,更写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热爱,庆贺解放的欢喜和激动。

第四段(第15、16自然段),写群众游行情景。 

《开国大典》是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创作的一篇记叙文。这篇文章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文章先写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交待了举行大典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人数,然后写广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接着作者按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升起、宣读公告的顺序介绍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接着作者写了阅兵式的盛况;最后作者写了群众游行的盛况和大典结束后的情况。全文段落之间过度自然,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49年,新华社特派记者李普和同事李千峰一起参加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的报道。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聚集了30万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典礼即将举行。李普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时刻,并创作了这篇记叙文。

李普说:“新闻记者的幸运在于,他们的岗位使他们能够接触历史发展的许多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大场景,在历史发展的最近处观察和记录历史的进程。”

艺术特色

这篇文章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细细品味,作者是在围绕“大”做文章。

一、事件之“大”

文中所写的“开国大典”与一般的典礼不同,它是一次盛大的典礼,是次为庆祝新中国成立而举行的盛大的典礼。在这一刻,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

因为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业已取得基本的胜利,全国大多数人民业已获得解放。在此基础之上,由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体会议业已召开。

会议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陈希等为委员,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决定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二、场面之“大”

文章描写了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典礼上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式的盛况,群众游行六个场面,有详有略,但都蔚为壮观。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句子列举了参加会议的不同人员和人数,突出了参加庆典的人数之多、人员范围之广,宏大的场面预示着这是一个已经觉醒腾飞的大国,正向世人展示着他朝气蓬勃的面貌。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排山倒海”“一齐”从声音上,从群众对领袖的反应中写出了场面之大,宏大的场面洋溢出人民对领袖的爱戴和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三十万人没有谁指挥,没有人发出号令,却都不约而同“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这样的场面令人精神振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人民激动、自豪的感情溢于言表。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了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这一段堪称场面描写的经典,点面结合,相互映衬。按照“兵”出场的顺序,先“点”后“面”,雄伟壮观,是新中国向世界的宣言,是一次国力的大展示。列强蹂躏下的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政权,有了自己的主权,有了自己的军队。新中国也有飞机,有枪炮,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再也不允许任何列强侵犯。

一个个宏大的场面,一次次的震慑人心,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一头觉醒的雄狮正在大踏步迎着朝阳走来。

三、热情之“大”

文中多处描写了群众对于开国大典的反应,如写参加典礼,“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要知道,典礼是在下午三点进行,可有群众队伍早上六点就入场了,正午,广场上已成了人的海洋,可见人们对于新中国成立的无比渴望。

如观看阅兵式,“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两个半钟头,欢呼,鼓掌与“还觉得不能够表达”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民群众因为有了自己强大的军队而无比兴奋、激动、自豪,因为我们的军队是如此威风凛凛,纪律是如此的严明。有强大的军队,人民的国家有了钢铁长城,人民的幸福有了可靠的保障。

这里情感的充分表达离不开作者行文中突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以及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这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看似白描,实则巧妙。

四、意义之“大”

文中大量的叙述中夹着议论,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去掉这些议论的文字再读读,就会发现文章逊色不少,这些议论的句子画龙点睛,指出了典礼每个环节的深刻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盛大庆典,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举行。按照时间顺序,开国大典包括升旗、宣读公告、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四个场面 。

开国大典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举派、新社会的主人。同时,它也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



《开国大典》的顺序是: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再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 开国大典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 答:《开国大典》按开国大典进行顺序来写的,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再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一开国大典 (1)”军乐团高奏《义勇军进行曲》,广场中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之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以胜利之师的步伐通过天安门...

  • 开国大典的叙述顺序。
  • 答:这篇课文的顺序,更加准确来说就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来叙述的。 第一段(第1至4自然段),写开国大典开始前会场的情景。分两层介绍,先讲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再讲会场的广阔,布置的庄严和群众队伍兴奋入场的盛况。 第二段(第5至11自然段),写开国大典的盛况.是课文重点段,分三层。第一层写毛主席出现...

  • 开国大典按时间顺序写了哪三个场景
  • 答:一、开国大典开始前的场面 1、会场布置 2、群众入场 二、开国大典进行中的场面 1、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2、乐队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3、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4、升国旗。毛...

  • 开国大典按照( )顺序描述,先讲大会开始前( )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
  • 答: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要内容或主体部分),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原文如下: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时间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领导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 开国大典的顺序是什么?
  • 答:您好!(宣言)——典礼——( 阅兵式)——(群众游行)开国大典按时间先后顺序:1.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2.奏国歌、升国旗、鸣礼炮 3.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4.阅兵式 5.群众游行 我们把“奏国歌、升国旗、鸣礼炮”作为“典礼”,那么“典礼”前的就是“宣言”了,即“...

  • 开国大典的顺序
  • 答:1、开国大典的第一步是开幕式。开幕式通常由国家元首主持,他们会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国人民宣布国家的独立和建国的意义。2、升国旗仪式是开国大典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这个仪式上,国旗被庄严地升起,象征着国家的独立和主权。3、军队阅兵是开国大典的另一个重要环节。阅兵仪式中,各军种的部队会列队行进,...

  • 按顺序填写开国大典进行的程序
  • 答:开国大典的过程是:首次会议、典礼开始、升国旗(同时礼炮鸣响)、宣读公告、总部命令 、盛大阅兵、飞机表演、群众游行、礼花发射。1949年10月1日下午二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于在勤政殿召开。会议开完,全体领导人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到天安门后下车登楼。下午三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

  • 开国大典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 答:开国大典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大典前,大典时,大典后。

  • 开国大典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拿哪些内容
  • 答:时间顺序。文章突出了场面描写:会场的布置、庞大的群众队伍、典礼开始、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星红旗升起、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和宣布毛泽东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盛大的阅兵式、燃放礼花、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记叙...

  • 《开国大典》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 答:全文共15个自然段,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场面描写的是课文的一大特点: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