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原文及翻译

2024-05-16m.verywind.com
~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表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

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惑,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来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方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译文: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东西过海。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头,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

子瞻平日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作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下来了,只是喜欢写诗。他写的诗精深华妙,并未显出老年人的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状态。

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道: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清瘦而实际上肥美得很。

即使是曹植、刘祯、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都赶不上他。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如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

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于是尽力辞去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

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一点长处的原因。

唉!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齐去拜见乡里小人;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才想起在晚年从渊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虽然是这样,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或升或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究出来的。后世君子,一定会从中总结出一些立身处世的教训来。

我年轻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以后,学问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学习。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我自己认为比不上古人。

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问日益长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诗和杜子美、李太白比起来,是要超过他们的,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我虽然随着他奔驰不已,总是落在他的后面。对于他追和陶渊明的诗,我又跟着写了一些和诗。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赏析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写于1097(宋哲宗绍圣四年)十二月,这个时候苏轼已经六十岁。苏轼早年喜欢杜甫的诗,晚年喜欢陶渊明的诗,这反映了他人生思想的变化。1092年(元祐七年),苏轼在扬州作《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就是其弟苏辙为苏轼《和陶集》所作的序言。与一般的序言写作者人品、文章的风格以及成书等问题不一样,苏辙的这篇序言,只是写了苏轼晚年虽然凄凉但是没有那种衰飒之气,对苏轼作该文的出处进行了简单的评论。



  • 翻译上面的文言文,出自《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谢谢
  • 答:答:1、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清瘦而实际上肥美得很 2、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3、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问日益长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无评价不采纳,您的采纳是对我...

  • 陶渊明杂诗原文及翻译
  • 答:关于陶渊明杂诗原文及翻译回答如下:1.原文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2.译文人生在世就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生命随风飘转,人生历尽了...

  • 陶渊明传原文及翻译
  • 答:陶渊明传原文及翻译如下:一、陶渊明传原文: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其先祖为陶侃,有功于晋,封为长沙郡公。至渊明,家道中落,但仍秉承诗书传家之遗训。少年时,性格恬静,好读书,不求仕进。年二十,娶翟氏女为妻,生一子一女。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侨居长安,与...

  • 黄庭坚《跋子瞻和陶诗》原文与赏析
  • 答:这年六月,黄山谷知太平州,九天即被罢,于是想到荆南去。当时赵挺之为相,和山谷有矛盾,也想置之死地,第二年把他编管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崇宁四年黄即卒于贬所。了解山谷此时处境,可以体会此诗措辞的深沉。“跋”字表示对苏轼的尊敬。苏轼晚年知扬州时,和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南迁...

  • 文言文:苏辙《追和陶渊明诗引》原文译文
  • 答: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李太白、杜子美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而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丁丑十二月海康城南东斋引。【译文】东坡先生被贬谪居...

  •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中子为我志之的志是什么意思
  • 答: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中子为我志之的志记录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你为我把它记下来。《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的作品。是作者为其兄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专门创作的序言。序文近一半的篇幅是引用苏轼给苏辙信的原文,让其自己来说明自己,更加有说服力。

  • 陶渊明传原文及翻译
  • 答:陶渊明传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

  •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原文和翻译
  • 答: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这句话出自《武昌九曲亭记》,原文和翻译如下:原文: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

  • 《追和陶渊明诗引》全文翻译
  • 答:苏轼和陶渊明的诗,苏辙有跟着和的,也有一二首。写于丁丑十二月海康城南东斋。原文是:【和陶诗七十八首】追和陶渊明诗引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度海;葺茅竹而 居之,日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 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是亦皆罢去...

  • 陶渊明集序原文及翻译
  • 答:陶渊明集序原文及翻译如下:炫耀卖弄自己,想娶自嫁,能没有教养趣男女趣丑陋行为;不嫉妒不贪求趣武,他们趣心光明通达。所趣说圣武隐藏声名才华,贤武躲避俗世。什么原因?怀藏道德趣很高境界,能不要超越道趣规范;爱惜自己,最重要趣能注重自己趣身体。所趣说道在自己一边,自身就平安,道不在自己...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