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卢纶《长安春望》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4-06-02m.verywind.com
~

长安春望原文: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春生 一作:春来)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长安春望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长安城外,河流原野,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天边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又有谁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

注释 1「东风」句:语从陶渊明《读山海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化出。2草色:一作「柳色」。3春生:一作「春归」,一作「春来」。4川原:即郊外的河流原野,这里指家乡。5逢世难:一作「多失意」,意即遭逢乱世。6秦关:秦地关中,即长安所在地。

长安春望鉴赏

  此诗首联「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却望」,是回头望。「千门」,泛指京城。「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感情。

  颔联正面抒发思乡望归之情。「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这两句为全诗的警句,是春望时所产生的联想。出句是恨自己不能回去,家乡只能在梦中出现,对句是妒他人得归,恨自己难返,语中有不尽羡慕之意。「大历十才子」擅长描写细微的心理情态。(《小澥草堂杂论诗》)他们伤时感乱的情绪,常通过「醉」和「梦」表现出来,像「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李端《九日寄司空文明》),「别后依依寒梦里,共君携手在东田」(《送冷朝阳还上元》),「宿蒲有归梦,愁猿莫夜鸣」(钱起《早下江宁》)等等。他们写醉,是因为清醒时感到痛苦而无奈,只有在醉中才会稍微得到解脱。写「梦」,是感到时代动乱,浮生短促,或者想在梦中召回一些因战乱丧失的美好事物,这种心情相当悲哀、细微。

  颈联又转入写景,仍然景中含情。「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川原」即家乡,这句说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渺不可见,远不可及。「宫阙」句又接至眼前近景,只见长安的宫殿,错落有致,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表面上写景很壮观,其实隐含着一种衰飒之意。

  尾联收束到感时伤乱和思家盼归的主题。「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大意是说:自己以一儒生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又有谁来怜悯我呢。「衰鬓」,并非指衰老,而是表现一种衰颓感伤的神态。沈德潜说「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确实如此。

  金圣叹批后两联(后解)云:「『川原』七字中有无数亲故,『宫阙』七字中止夕阳一人。『谁』便是无数亲故也,『独』便是夕阳一人也。不知 唐诗 (之)人,谓五六只是写景。」(《金圣叹选批 唐诗 》)认为五六句不是纯粹写景,而与七八句的抒情密切关联,分析得相当精辟、透彻。

  这首诗中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之情。诗体现了「十才子」诗中的「阴柔之美」。沈德潜《 唐诗 别裁》用这首诗作例子,将大历诗与盛唐诗进行了一番比较:「诗贵一语百媚,大历十子是也,尤贵一语百情,少陵摩诘是也。」并说这首《长安春望》「夷犹绰约,风致天然」。这种「阴柔之美」,主要表现在诗中浓重的悲哀情绪。诗人感乱思家,眼中所见,心中所思,无非都是伤心之景,悲哀之情,浅吟低唱,一咏三叹,读后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怜悯,这正是阴柔美的表现。姚鼐《复鲁絜非书》论具有「阴柔之美」的文章云:「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如人也,谬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乎其如喜,愀忽其如悲。」所谓「如叹」「如有思」「如悲」的阴柔这美,正是《长安春望》及「十才子」许多诗篇审美特征的概括。

诗词作品: 长安春望 诗词作者:【 唐代 】 卢纶 诗词归类: 【登高】、【写景】、【思乡】



  • 卢纶的长安春望全诗的解释
  • 答: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白发苍苍穷困潦倒诗人,独自一人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家如在梦中,遥望那白云缭绕的家乡,何时才能尽享它的温馨!

  • 长安春望 抒发的作者的什么情感
  • 答:《长安春望》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此诗写感时伤乱,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望归之情。此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景抒情,笔法老辣,体现了“大历十才子”诗中的“阴柔之美”。白话译文 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

  • 《长安春望》阅读答案和翻译
  • 答: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

  • 长安春望赏析
  • 答:“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却望”,是回头望。“千门”,泛指京城。“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

  •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指的什么动物
  • 答:答案是:燕子。这联诗出自唐代卢纶的《长安春望》,“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前两句大意是:东风吹着那细细春雨洒过青山,回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正合“微雨燕双飞”,“飞入寻常百姓家”之意。

  • 家在梦中何日到原文 《长安春望》原文
  • 答:1、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2、出自《长安春望》。3、《长安春望》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此诗写感时伤乱,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望归之情。此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景...

  • 关于长安的凄清诗句
  • 答:原文: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 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2、唐代卢纶《长安春望》 原文: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

  • 关于长安城灯会的诗句
  • 答:1、唐代杜牧《长安秋望》 原文: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 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2、唐代卢纶《长安春望》 原文: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

  • 关于归长安的诗句
  • 答:原文: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 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2、唐代卢纶《长安春望》 原文: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

  • 形容长安城灯火的诗句
  • 答:长安城关于酒的诗句 1.形容长安城的诗句 描写长安的诗句有哪些 写长安的诗句包括: 1、唐代杜牧《长安秋望》 原文: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 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2、唐代卢纶《长安春望》 原文: 东...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