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幼学琼林・卷四・制作原文及翻译,幼学琼林・卷四・制作原文及翻译

2024-06-03m.verywind.com
~

  幼学琼林·卷四·制作原文及翻译

  卷四·制作

  作者:程登吉

  上古结绳记事,苍颉制字代绳。龙马负图,伏羲因画八卦;洛龟呈瑞,大禹因列九畴。历日是神农所为,甲子乃大桡所作。算数作于隶首,律吕造自伶伦。甲胄舟车,系轩辕之创始;权量衡度,亦轩辕之立规。

  伏羲氏造网罟,教佃渔以赡民用;唐太宗造册籍,编里甲以税田粮。兴贸易,制耒耜,皆由炎帝;造琴瑟,教嫁娶,乃是伏羲。冠冕衣裳,至黄帝而始备;桑麻蚕绩,自元妃而始兴。神农尝百草,医药有方;后稷播百谷,粒食攸赖。燧人氏钻木取火,烹饪初兴;有巢氏构木为巢,宫室始创。

  夏禹欲通神祗,因铸镛钟于郊庙;汉明尊崇佛教,始立寺观于中朝。周公作指南车,罗盘是其遗制;钱乐作浑天仪,历家始有所宗。育王得疾,因造无量宝塔;秦政防胡,特筑万里长城。叔孙通制立朝仪,魏曹丕秩序官品。周公独制礼乐,萧何造立律条。尧帝作围棋,以教丹朱;武王作象棋,以象战斗。

  文章取士,兴于赵宋;应制以诗,起于李唐。梨园子弟,乃唐明皇作始;《资治通鉴》,乃司马光所编。笔乃蒙恬所造,纸乃蔡伦所为。凡今人之利用,皆古圣之前民。

  译文

  上古的时候,当时的人们在绳子上打各种绳结,以记载事件。到黄帝时史官仓颉才创造出文字,这时候才开始有了文字的记载。伏羲时有龙马背负太极图自黄河中浮出来,伏羲依据图上的阴阳点画成八卦;大禹治平洪水,洛水中出现了神龟,是吉祥的征兆,大禹按照龟背上的文字,列出洪水范九畴。

  历法节气是神农所创。大挠以十天干配上十二地支,造为甲子。算书由隶首所作,音乐律吕是伶伦所造。

  甲胄舟车创始于黄帝;权量衡度也是由黄帝首立规模。伏羲氏造了纲罟,教导民众打猎捕鱼;少昊氏作成弧矢,是用他来攻战征伐,制出耒耜来做农器,兴起陶冶来做器皿,创始的都是炎帝;造出琴瑟来调五音,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创始的就是伏羲。

  冠冕衣裳创自虞舜,至黄帝时才趋完备;采桑养蚕是黄帝元妃嫘祖所发明。神农尝百草,察其药性辨其配伍,始有医药医方;后稷教民众种五谷,粮食依靠此而来。

  燧人氏钻木取火,烹饪的方法自此才开始,有了有巢氏的构木为巢,宫室的制度从此创立。夏禹想与天地神灵沟通,因而铸镛钟置放于郊庙中,共铸了九鼎象征九州的情形。汉明帝尊崇佛教,派人去印度求佛经,在中国大兴土木兴建佛寺。

  周公发明了指南车,地理师使用的罗盘是其遗制。钱乐铸浑天仪,以此察看天象,历法才有了依据。阿育王因得病,搜罗佛舍利,在一天一夜造成了无量塔。秦始皇为了防止胡人入侵,特意修筑了万里长城。

  周公开始制礼作乐,萧何制立千载通行的律令。汉朝初建叔孙通制定朝仪,定出百官朝见的礼仪;魏曹丕定九品中正法,确定了选拔才士任官的等次。 围棋和象棋用途各有不同,围棋可使人收束身心,象棋象征两军对垒退攻守以演习作战。

  用诗赋选人才是唐朝的盛典;用文章策论取士始于宋神宗,是宋朝的成规。《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所编纂;唐明皇精通音律,选宫女乐士在梨园教授,梨园遂成为艺人的别称。

  毛笔由蒙恬所造,纸系蔡伦所制,这些都是文房中的贵品。大凡当今人们所用之物,都是古圣先贤所开创,留传下来给百姓使用的。

  注释

  仓颉:传说中皇帝的史官,创制了文字。

  龙马负图,伏羲因画八卦:传说龙马背着图在黄河中出现,背上有五十五个阴阳点,伏羲氏因此画出八卦。洛龟呈瑞:相传大禹治水时,有神龟负文出现在洛河上。

  神农:传说中古代帝王名。甲子:指用十天干、十二地支计时的方法,传说是黄帝的大臣大挠创制。

  隶首、伶伦:传说都是黄帝手下的大臣。律吕:音乐术语。“六律”、“六吕”的合称,即十二律。

  权量衡度:权,秤锤。衡,秤杆。量,计量物体多少的容器。度,计量长短的标准。轩辕:即黄帝。

  罟:网的总称。教佃渔以赡民用:教人狩猎、捕鱼来供百姓食用。册籍:指户籍和田亩册。里甲:州县的基层组织。

  耒耜:指农具。

  冠冕衣裳:帽子衣服。元妃:黄帝的妃子。

  攸赖:所依赖。

  镛钟:大钟。立寺观于中朝:在中国设立寺庙。

  钱乐作浑天仪:浑天仪,我国古代观测天 *** 置的仪器,为东汉张衡所造,宋元嘉中召钱乐更铸。

  无量宝塔:古印度阿育王,传说他得病后,搜罗佛舍利,分诸鬼神在一天一夜造成八万四千座宝塔。佛家称阿育王所建佛塔为无量塔。胡:指匈奴。

  叔孙通制立朝仪:汉高祖废去秦朝繁苛的仪法,结果群臣饮酒争功,拔剑喧哗,不成体统。叔孙通向高祖自荐,杂用古礼与秦仪制定朝仪,凡朝会不遵守礼仪的都叫他出去。从此再也没有喧哗失礼的人。秩序官品:九品中正制。

  萧何:汉初名相。律条:律例科条,即法令。

  丹朱:尧的儿子,因为荒淫无度,尧便制作围棋以陶冶他的性情。

  文章取士:宋神宗从王安石之议,更改科举法,罢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策论试士。应制以诗:奉皇帝之命作诗。

  梨园子弟:唐明皇选乐工、宫女数百人,在梨园亲自教他们乐曲,故称梨园子弟。

  前民:开创的前人。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终制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归心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省事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勉学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后娶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杂艺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养生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涉务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慕贤篇原文及翻译

颜氏家训·兄弟篇原文及翻译



  • 幼学琼林是什么意思?
  • 答:幼学琼林是一个成语,意为在幼儿时期学习,就如同进入了一个美丽的林子,领略到了丰富多彩的知识,受益终身。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幼年时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一个人的基础,决定了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只有通过细心的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幼学琼林的价值意义在于强调了幼儿时期教育的重要性。

  • 小古文幼学琼林,五岳五湖的翻译
  • 答:《幼学琼林》作者:明末程登吉,字允升。原文: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北京原属幽燕,金台乃其异号;南京原为建业,金陵又是别名。浙江系武林之区,原为越国;江西是豫章之郡,又号吴皋。福建省属闽中,湖广地名三楚。东鲁、西鲁,即山东、山西之...

  • 介绍一下《幼学琼林》
  • 答:《幼学琼林》 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题解 《幼学琼林》 最初叫《幼学须知》,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在 清朝 的嘉靖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

  • 《幼学琼林》最简介的主要内容解释
  • 答:《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启蒙的儿童读物,书中介绍了许多成语的出处,此外还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幼学琼林》目录:卷一:天文、地舆 、岁时、 朝廷、 文臣、...

  • 有关于幼学琼林的问题
  • 答:《幼学琼林》全文及译文:1、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译文】混沌的宇宙,元气一经开辟,天地阴阳便有了定位。轻清的元气向上浮升而形成了天,厚重混浊的部份凝结在下面便形成了地。2、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

  • 《幼学琼林》是谁的作品?
  • 答:《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 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 ,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在清朝的嘉庆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参考资料:http...

  • 《幼学琼林》-简介
  • 答:《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作者程允升。 《幼学琼林》初为明代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卷一 天文 地舆 岁时 朝廷 文臣 武职 卷二 祖孙父子 兄弟 夫妇 叔侄 ...

  • 幼学琼林精解的内容简介
  • 答:在中国古代的众多蒙学读物中,《幼学琼林》是编得最好、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对于它,古人曾有过很高的评价,说是“读过《幼学》会看书,读了《幼学》走天下”。从图书分类的角度看,《幼学琼林》属于正宗的古代启蒙类书。尽管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那样声名显赫,可...

  • 幼学琼林・卷四・技艺原文及翻译,幼学琼林・卷四・技艺原文及...
  • 答:幼学琼林·卷四·技艺原文及翻译 卷四·技艺 作者:程登吉 医士业岐轩之术,称曰国手;地师习青乌之书,号曰堪舆。卢医扁鹊,古之名医;郑虔崔白,古之名画。晋郭璞得《青囊经》,故善卜筮地理;孙思邈得龙宫方,能医虎口龙鳞。 善卜者,是君平、詹尹之流;善相者,即唐举、子卿之亚。推命之士即星士,绘图之士曰丹...

  • 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
  • 答: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卷一·天文。【原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译文】混沌的宇宙,元气一经开辟,天地阴阳便有了定位。轻清的元气向上浮升而形成了天,厚重混浊的部份凝结在下面便形成了地。【原文】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日为众阳...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