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出自哪篇古文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出自谁的名言?

2024-05-31m.verywind.com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出自哪篇古文?~

【出 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释 义】规:圆规;矩:曲尺。没有规和矩,做不出方、圆形的东西;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思 想】是法家思想流派的一种观点。
示例:长辈们告诉我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
没有规和矩,当然无法做成方形或圆形的东西,于是出现了那句俗语。
现实意义来讲,从我们整个国家来说,必须遵循依法治国,推进法治建设,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每个人的角度来说,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遵循行为规范准则,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生。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出自孟子的名言。
1、基本信息: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bù yǐ guī jǔ,bù néng chéng fāng yuán ]
2、基本解释: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3、出处: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孟子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呐喊。具体落实到两个方 面: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
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
4、作品原文: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 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 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经》 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 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 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 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 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 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 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 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 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 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 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原文节选如下: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经》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译文: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

现在有些诸侯,虽然有仁爱的心和仁爱的名声,但老百姓却受不到他的恩泽,不能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这是因为他没有实施前代圣王的仁政的缘故。

所以说,只有好心,不足以治理政治;只有好办法,好办法不能够自己实行起来。《诗经》说:‘不犯错不迷狂,遵循先祖旧典章。’遵循前代圣王的法度而犯错误的,是从来没有过的。

扩展资料: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

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 《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出 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释 义】规:圆规;矩:曲尺。没有规和矩,做不出方、圆形的东西;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思 想】是法家思想流派的一种观点。
示例:长辈们告诉我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
没有规和矩,当然无法做成方形或圆形的东西,于是出现了那句俗语。
现实意义来讲,从我们整个国家来说,必须遵循依法治国,推进法治建设,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每个人的角度来说,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遵循行为规范准则,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生。

出自《孟子》这本书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