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先秦时期的宗教是怎样的呢? 传入中国.先秦时中国的宗教状况是怎么样的

2024-06-02m.verywind.com
秦汉时期的宗教又是怎样的呢?~

1.佛教的传入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原是一位王子,后离家修行,取得正果,被尊为佛,汉语中也音译为佛陀、浮屠、浮图等。


一般认为佛教在公元前后,也就是两汉时期传入我国,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①汉明帝感梦求法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佛教传人中国的众多说法中影响最大的一种。这件事情记载于《四十二章经序》和牟子的《理惑论》。东汉永平年间,有一天夜里,汉明帝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神仙,其身体为金色,脖子后面有耀眼的太阳光。汉明帝心里十分高兴做了这样的梦,第二天便召集群臣,询问所梦神仙是何人。通人傅毅说:“臣听说天竺得道的人,被称为佛。可以在空中飞行,身上有太阳光芒,这大概是他的神力的显示吧。”于是汉明帝明白了,立即派张骞、秦景、王遵等12人,到西域的大同寺取经,是为《四十二章经》,珍藏在兰台石室中,并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兴建佛寺。


②白马东来


张骞等出使西域返回时,有西域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一起到了中原,用白马驮来了经书、佛像。东汉明帝十分高兴,接待礼仪很周到,并在洛阳城外修建精舍给他居住,后来又修建白马寺给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居住,他们在白马寺译出了第一部佛典《四十二章经》,洛阳白马寺成为我国最早的寺院兼译场。


2.道教的产生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宗教,是在中国古代宗教基础上,沿用了神仙方术、黄老思想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道教大致产生干东汉中叶,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两大派。


①太平道


太平道是由张角创立的宗教组织。张角,东汉时冀州钜鹿(现在河北省平乡)人,起初信奉黄老道。黄老思想经过长期发展,形成黄老道,也就是道教的雏型,其理论主要体现在《太平经》中。太平道的理论来源就是《太平经》。张角创立的太平道时间应在汉灵帝熹平、光和年问。太平道的名字直接来源干《太平经》,所谓太平道,其意就张天师画像是“行太平之道”。张角创立太平道后,即在群众中开始布道,以符水、符咒为人治病,还广收弟子,并派弟子四处宣传。不久,张角建立起十万人以上的太平道教派。公元184年,成千上万的教徒聚集在一起,张角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了黄巾起义。一时黄巾军声势浩大,天下大乱。汉灵帝急忙调集军队进行镇压,太平道组织在东汉统治者的血腥屠杀下遭到彻底破坏,太平道也就随着黄巾起义的失败而终结。


②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是天师道的前身,其创建者是张陵。张陵,字辅汉,东汉时沛国(今江苏省丰县人)人,本来是太学生,精通五经。后来张陵归隐,于公元141年,作了道书,自称“太清玄元”,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创立了“五斗米道”。因为入道者必须缴纳五斗米以作酬谢,所以称作“五斗米道”。张陵于公元143年到达青城山,在这里建立了二十四教区,并在各区设治头,张陵自称天师,掌管全教事务。张陵的五斗米道,其活动主要在巴蜀地区。张陵死后,由其子张衡承其业。张衡死后,五斗米道的领导权为张修所有,一时五斗米道声势甚大。黄巾起义失败后,张角被杀,张修也躲藏起来,最后被张陵之孙张鲁杀害。在张鲁的领导下,五斗米道的势力在汉中达到鼎盛。


3.佛道之争


佛教是外来宗教,而道教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两者分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而两者的教义也有很大差别,两者为争生存空间而斗争,另外还有来自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强大势力。此时的佛教与道教、儒家的关系极为复杂。而此时产生的牟子《理惑论》,则最早体现了对这种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主张由独尊儒术向儒、佛、道三者并存的转变。在这部著作中,牟子对佛陀的评述、佛教与儒家各教礼仪的关系、佛教与孝道的矛盾、佛教神不灭论、佛教的非正统性、佛教与道教的关系等进行阐释。其中关于佛教与道教的关系尤为突出。当时有人问:“王乔、赤松,人仙之鲾,神书百七十卷,长生之事,与佛经岂同乎?”牟子答日:“道有九十六种,至于尊大,莫尚佛道也。神仙之书,听之则洋洋盈耳,求其效犹握风而捕影。”《理惑论》的出现,反映了佛教在汉末的快速发展,其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那时候多为修真。

1.自然崇拜

原始社会的人在自然界面前显得十分渺小,他们逐渐产生了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神秘感、依赖感和敬畏感,进而对它们顶礼膜拜。自然崇拜主要有:

①天象崇拜

天象的变化对原始先民影响很大。其中对太阳的崇拜是最主要的。从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上可以看出,处于农耕时期的人们对太阳十分虔诚恭敬,礼拜者双膝长跪,双手举过头顶。另外在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彩陶片中,也以太阳纹的图案最多。另外还有对月亮、星辰的崇拜。在“羲和生四日”、“羿射九日”、“日中有跋乌”、“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天狗吃日月”这些古老神话故事中,反映了人们当时对日月产生、运转及日食月食现象的理解程度。天象崇拜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风雨雷电的崇拜,用以乞求风调雨顺。如《山海经》中把雷神描绘成“龙身而人头”。

②山川地石崇拜

我国古代的巫书《山海经》中认为,几乎每一座山都是神人怪兽居住的地方。而河伯娶妇的故事则充分表现了原始人对水的崇拜。土地是原始人自身生存活动的需要,因而崇拜它。石头是原始人的劳动工具之一,因此形成以白石为主的灵石崇拜,后世的“泰山石敢当”用以镇邪就与早期石崇拜有关。

③火崇拜

这是一种古老的自然崇拜形式。火的使用,使人类的生活起了质的变化,所以火神备受崇拜,中国古代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燧人氏被尊为燧皇。汉族对灶神的重视,无疑是原始火崇拜的发展。中国先民在神话中还创造了火神祝融的形象。

④动植物崇拜

动物是人类的伙伴,在一定时期,人类以狩猎为生,后来又将其驯化成家畜,从而产生了动物崇拜。我国古代的马王庙就是原始动物崇拜的遗俗。另外我国古代的四灵:麟、凤、龙、龟,也是从动物崇拜发展而来的。对植物的崇拜则可以从月亮神话中砍不断的桂树得到体现:吴刚被贬到月亮上砍桂树,但桂树却怎么也砍不断。

2.灵魂崇拜

山顶洞人就已经有灵魂和灵魂不死的观念,他们在埋葬死人时常以燧石、石器、石珠、穿孔兽牙等作随葬品,并且在死者周围撒以象征生命血色的赤铁矿粉末,这些都说明山顶洞人的灵魂观念。

灵魂观念是人类最早的宗教观念之一,是人类对自身生命现象的神秘理解。因为灵魂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能够接触的只是灵魂的象征——尸体,所以灵魂崇拜就主要表现在埋葬和祭祀的仪式上。我国古代形成了土葬、水葬、火葬、乌葬等丧葬形式,但以土葬为主。

彩陶人面鱼纹盆3.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一种重要形式。这是在氏族形成以后,人类不是从自身探寻自己的祖先,而是把某种与氏族生存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物当作自己的始祖加以崇拜。汉代嘉祥武梁祠石刻中,华夏远祖女娲的形象是人身蛇尾,这表明华夏先祖中的一支曾以蛇为图腾。半坡彩陶上的人面鱼纹表示了人与鱼的结合,表达了人鱼共祖的观念,很可能是一种鱼图腾。

4.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表现了先民对自己的生命来源及诞生方式的看法,它所崇拜的是人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能力。姜螈后稷的神话是农业生产时代的生殖神话。姜嫄大地的祖母,后稷名弃,后来成为农业神,这与土地育万物这种广义的生殖崇拜有关。

5.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从灵魂崇拜的基础发展而来的。原始人相信,祖先的灵魂对于血缘后代的作用是双重的,既可以造福子孙,也可以降祸子孙。因此为了祖先在另一个世界同样能生活,同时为祈求祖先的保佑从而进行祭祀,这就是祖先崇拜。中国古文献和传说中,记载了许多重要始祖,如女性始祖女娲,男性始祖中英雄则较多,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炎帝、太昊氏、少吴氏、颛顼、帝喾、陶唐氏帝尧、有虞氏帝舜。

6.巫术与占卜

巫的起源很早,有了原始宗教活动,便有了巫师,人们借助其与鬼神沟通。巫师通过念咒、跳舞、祭拜等手段,上达人的愿望,下传神的旨意,为人消灾致福。最早的巫师是女性,尔后才出现男觋。巫觋的职业技能就是巫术。

占卜,卜先干占,是把龟甲或兽骨钻孔,然后用火烤,依据所呈的裂纹形状来推断吉凶,也称为龟卜。占是用蓍草数目变化的程序得出卦象,推测凶吉,称为筮或占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了许多命辞、占卜的日期和占卜者的名字,还有兆辞、验辞。在周朝,则出现了占卜的典籍《周易》,并形成以八卦为中心的占筮理论。

7.殷商尚鬼

夏、商、周三代都有鬼神崇拜,只有商朝最重视,不论事情大小,都要问神占卜。但是殷人所崇拜的鬼神,实际上是自己的祖先,也就是说,殷人相信其祖先死后会成为鬼神,而且能降福祸于子孙。例如盘庚迁殷之前的讲话,都是以祖先神的威灵来规劝或者威胁其臣子听从他的意见。盘庚说,我古代的祖先老过你们的祖先,而今你们又是我的子民,如果你们有害我的想法,就背叛了你们的祖先,你们的祖先就要抛弃你们,不会拯救你们。受到殷人崇拜、祭礼的人鬼还有商代名臣,如伊尹、成戊、祖己、保衡等。由于他们曾在商朝发挥过巨大作用,所以殷人想象他们死后与先王、先公一样具有降福的能力。

  • 道教是东汉创立的,而佛教也是在东汉才传入中国。先秦时中国的宗教...
  • 答:创立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其实是沿用道家的学说。在道教里,不是教主,应该是教祖,奉的是老子,即为“太上老君”,之后和另外两位合称三清,而三清的师傅是鸿钧老祖,也有说法是三清是鸿钧老祖的三个分身。 道家和道教你要分清,道家是老子创建的,而道教是张道陵在道家学说上创建的。

  • 简述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种类
  • 答:咒术师是神人两界的沟通者,表现了原始人对自然征服的渴望。在原始人看来,一切可以做为生活资料的,以及可以影响他们生活资料的,以及可以影响他们生活资料取得的自然物,都值得崇拜。具体可以参见翦伯赞先生的《先秦史》道教属于本土宗教,不属于原始宗教。萨满教并非指某种特定的宗教或信仰,而是凡具萨满...

  • 寻找道教历史
  • 答: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它的历史远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而正式形成于东汉的中后期。与世界其它大型宗教不同,道教并非是一人一时一地所创所生,乃中国历代各地不同的文化、思想相结合而成之宗教。 起源 道教的起源现存的史料和道教经书中的说法各不相同。《魏书》中认为道教起源于老子;葛洪则认为起源于...

  • 秦汉时期的宗教流传说明了什么问题?
  • 答: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代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与...

  • 春秋时期的宗教信仰是怎么样的
  • 答: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宗教信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同时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在不断发展与演变。本文将介绍春秋时期的宗教信仰是怎样的。春秋时期的宗教信仰主要以巫术信仰为主。巫是中国最早的交流神灵与人类的媒介,他们拥有神秘的力量和蒙昧的智慧,在其具有一定信仰者眼中,巫是可以与神通灵的神秘人物。在...

  • 宗教知识:道教常识答问
  • 答:一、什么是道教?道教是以老子之“道”为信仰、以长生成仙为终极追求的中国本土固有的宗教。道教思想渊源于中国先秦时期的祖先崇拜、鬼神信仰、道家哲学和神仙方术。道教教团组织的正式创立,一般认为是在东汉后期,创教人为张道陵天师。二、道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道教以《道德经》的思想为主要教义,倡导...

  • 中国五大宗教都是哪些,它们产生于何时
  • 答:儒释道耶回。儒产生于先秦的春秋时期。道,比较久远,按道家内部说法,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了,一般称为方仙道。释,也就是佛,公认的说法是在汉朝进入中土。耶,也就是天主教,唐朝已经传入。成规模进入中土是在明朝,一度被禁,清末再次进入中土。回,也就是伊斯兰教,一般认为是在公历651年(唐朝...

  • 中国古代宗教的特点是什么?
  • 答:西方基督宗教人格色彩浓厚的至上神观念,在中国古代宗教思想里,始终难以形成。 同时,对于天(神)与人的关系的看法,也和以基督宗教为代表的西方宗教思想不同。中国古代宗教思想中,始终缺乏神创造世界、主宰人、拯救人、审判人等观念,也缺乏人应该无条件信仰、崇拜、敬畏、归顺、祈祷神的观念。 其次,在中国古代,与缺乏...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