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文言文实词义项

2024-06-02m.verywind.com
~

1. 文言实词的义项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②爱而不见(隐蔽)

③吴广素爱人(爱护)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喜爱)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岂);

②(曹)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哪里、什么地方)

③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

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

⑤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也(安逸,安乐)

⑥安营扎寨(安置)

①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

② 穷兵黩武(战争)

③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④ 兵不厌诈(兵法)

①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见)

②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③ 朝济而夕设版焉(早晨)

④ 临邛令谬为恭敬,日往朝相如(拜见,拜访)

①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治,整理)

② 寻蒙国恩,除臣冼马(任命,授职)

③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清除,去掉)

④ 扶辇下除(台阶)

①(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不接受)

②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文辞)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辞别)

④卮酒安足辞(推辞)

①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将近)

② 俪元所见闻,殆与余同(大致)

③ 吾非至于子之门,是殆也(危险)

④ 思而不学则怠(懈怠)

⑤ 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几乎)

①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

② 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山(挡)

③ 吾君方幸玄珠阁,与太阳道士讲火经,少选当毕(将要)

④ 当其室者,三年释其政(掌管)

⑤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把守)

⑥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判罪,判决)

⑦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介词,表示在某时或某地)

⑧ 长歌当哭(当作)

①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谈到)

② 不足为外人道也(讲说,)

③ 得道者多助(道义,正道)

④ 任重道远(道路,路途)

⑤ 益慕圣贤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⑥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方法,途径)

2. 文言实词使的不同义项

基本字义1. 用:~用。

~劲。~役。

~力。~钱。

2. 派,差谴:~唤。~命。

~女。 3. 让,令,叫:迫~。

4. 假若:假~。即~。

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

公~。~馆。

详细字义〈动〉1. (形声。从人,吏声。

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2. 同本义 [order]使,伶也。

——《说文》。按,伶者,令也。

故君使其臣。——《礼记·表记》。

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史记·陈涉世家》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列传》魏王使将军 晋鄙将十万众救 赵。

——《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支使(命令人去做事) 4. 派遣 [send;dispatch]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汉· 贾谊《过秦论》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差使(差遣;派遣);使转(打发去);使遣(差遣);使会(差遣,使唤) 6. 致使;让;叫 [let;make;cause]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清· 黄宗羲《原君》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清· 林觉民《与妻书》 7. 又如:一场大火,使他一贫如洗;虚心使人进步 8. 运用;使用 [use;employ]联闻,使功不如使过。

——《旧唐书·李靖传》造父巧于使马。——《韩诗外传》尚贤使能。

——《荀子·王制》 9. 又如:使费(使用钱财);使低嘴(说坏话);使不着(用不着);使民(使用民力);使风(利用风力);使指(使用手指);使官(利用职权);使弊幸(用心计);使贤任能(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使钱出土 10. 使唤;役使;支使 [order about;work;use]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民之外事,莫难于战,故轻法不可以使之。

——《商君书·外内》使之虽病也。——《礼记·檀弓》况于使之者乎。

——《荀子·解蔽》。注:“役也。”

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 11. 又如:使伶(供使唤的人);使役(役使,驱使) 12. 耍弄;玩弄 [play]。

如:使棒;使酒(耍酒疯);使乖(耍小聪明);使坏(出坏主意;耍花招);使作(作弄;摆弄);使道儿(耍手段);使心用幸(用心机);使促狭(玩弄阴险手段);使法(玩弄手法);使乖弄巧(卖弄 *** ;耍手腕;耍花招);使刁(玩弄欺诈手法) 13. 出使 [serve as an envoy abroad]唐雎使于 秦。——《战国策·魏策》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4. 又如:使人(奉命出使的人) 15. 放纵,任性 [indulge]灌夫为人刚直,使酒。

——《汉书·灌夫传》。注:“因酒而使气也。”

16. 又如:使脾气;使心别气(发脾气);使性(使性气,使性儿。发脾气,任性) 17. 可以,行 [can;may]。

如:使的(可以) 18. 主使 [instigate]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 魏之私人,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名〉1. 使者 [envoy;messenger]时汉连伐 胡,数通使相窥视。

——《汉书·苏武传》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战国策·齐策》 2. 又如:专使;使曹(使者);使轺(使者所用的快车);使牙(节度使办公的衙门);使臣星(使者);使车(使者所乘之车);使传(经使者传达的皇帝诏书);使署(使馆);使客(使者);使官(使臣);使物(使者和货物) 3. 使命 [mission]时周瑜受使至 番阳, 肃劝 权召 瑜还。

——《资治通鉴》 4. 佣人;奴仆[servant]那厨役雇的是个乡下小使。——《儒林外史》 5. 又如:使下(仆从);使长(奴仆对家主的称呼);使婢(侍婢;婢女);使唤的(奴仆,仆婢);使人(仆人);使数(随从,供使唤的人);使头(仆人的头儿) 6. 官名。

负责某种政务的官员 [official]。如:节度使;转运使 7. 姓 1. 假如;如果 [if]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 秦。

—— 清· 刘开《问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2. 又如:使无先生相助,岂有我之今日?使能发愤图强,必定前途无量。

3. 学过的文言文中查找“过”字的文言实词不同义项

过义项:①走过,经过;②过,过去;③胜过,超越;④过分,太甚;⑤错误,过失;⑥访,探望;⑦经历,过程;⑧犯错误;⑨加罪;⑩次,遍.例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过秦论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 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4. 文言文实词虚词

赤壁赋(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 (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 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 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 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意动用法 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三、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四、其他重点字词 七月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 白露横江(笼罩) 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凭空) 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正襟危坐(端正) 方其破荆州(方,当)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哀吾生之须臾(片刻) 知不可乎骤得(骤:突然;骤得轻易得到)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连……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也作“适”) 《始得西山宴游记》通假字僇 自余为僇人 戮 (受)刑辱趣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趋 往、赴颢 悠悠乎与颢气俱 浩 浩大古今异义漫漫 漫漫而游 没有目的,随意 今指(时间、地方等)长而无边的样子。

披 到则披草而坐 拨开 盖或搭在肩背上凡是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两个词,凡是这个 所有的然后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这样以后 表承接,接着颓然 颓然就醉 摇摇晃晃的样子 精神萎靡不正于是 游于是乎始 从此 连词,表承接向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先前 介词,朝着土壤 则凡数州之土壤 疆土 泥土天际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两个词,天空,交会 天边虚词多义其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连词,表假设 如果日与其徒上高山 代词 自己的,我的其高下之势 代词 那些之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结构助词 的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结构助词, 的始指异之 代词 它,指西山穷山之高而止 结构助词 的故为之文以志 代词 它,指宴游西山这件事而 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连词,表修饰 ……地觉而起,起而归 连词,表承接 就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连词,表承接 然后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连词,表转折 却穷山之高而止 连词,表承接 才为 不与培塿为类 动词 是故为之文以志 介词,表目的 为了以 醉则更相枕以卧 连词,表修饰 相当于“而”,……着故为之文以志 连词,表目的 相当于“而”,来词类活用N—V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梦 做梦故为之文以志 文 写作文章N—状 箕踞而遨 箕 像簸箕一样Adj—V 入深林,穷回溪 穷 走到……的尽头Adj—N 无远不到 远 远方的山水萦青缭白 青,白 青山、白水苍然暮色,自远而至 远 远处Adj—意V 始指异之 异 以……为异,认为……奇特Adj—使V 倾壶而醉 倾 使……倾尽,全部倒出特殊。

5. 文言文的实词有哪些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附录了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词,其中实词150个,为便于学生能够有系统的进行学习, 特将此150个实词的一词多义进行系统的整理,每个词的义项基本上以《辞海》的解释为依据,尽量以本义、引申义的顺序排列,同时也收入课本中出现的解释。

对于个别不常用的解释,为减轻学生的负担,就不予收入。 1、爱 2、安 3、伯 4、被 5、倍 6、本 7、鄙 8、兵 9、病 10、察 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 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 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 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 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 61、举 62、绝 63、堪 64、克 65、类 66、怜 67、临 68、弥 69、名 70、末 71、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 81、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 91、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 101、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 111、王 112、望 113、恶 114、微 115、闻 116、相 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 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 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 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 1、爱 (1)名词。

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 (2)动词 ①加惠于人。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 ②喜爱,爱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 ④怜惜。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

(《左传》)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⑤通"",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 (3)形容词。

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 2、安 (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 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琵琶行》)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安全。 谢庄遂安。

(《冯婉贞》) ④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 (2)动词。 ①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 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3)代词。

哪里,怎麽。 沛公安在。

(《鸿门宴》)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3、被 (1)名词。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 (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②遭受,遇到。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 ③施加,施及。 去乱而被之以治。

(《荀子•不苟》) (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4)pi ,通"披",动词。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 ②披散,披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 4、倍 (1)动词。 ①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一人倍之,伤肤。

(《狱中杂记》) ②增加。 焉用亡邻以倍郑。

(《烛之武退秦师》) ③通"背",背向。 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

(《管子•中匡》) 右背山陵。(《淮阴侯列传》) ④通"背",违背。

倍道而行,则天下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⑤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2)量词。

照原数加一次。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治平篇》)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 (3)副词。

越发,更加,倍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本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芙蕖与草木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芙蕖》) ②草木的干茎。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 ③根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

(《中山狼传》) ④本业,指农桑。 强本而节用。

(《天论》)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论积贮疏》) ⑤稿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⑥版本。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 ⑦奏本。

别具本章。(《狱中杂记》) (2)量词。

①草木花卉一株称一本。



  • 实词 过,见,绝,胜,适 的义项 这些实词的各个义项,谢谢.
  • 答:绝:义项:①断,断绝;②极,非常;③超越,超过;④高超,绝妙;⑤横渡,横穿;⑥截断,截取;⑦穿过,经过;⑧绝尽;⑨绝命,死;⑩草木枯萎而死;○11断绝往来,绝交;○12隔绝,隔断;○13停止,止歇;○14隔绝的,封闭的;○15极远的;○16到极点的,不能超越的;○17绝对,完全;○18绝句.胜:义项...

  • 实词 过,见,绝,胜,适 的义项
  • 答:绝:义项:①断,断绝;②极,非常;③超越,超过;④高超,绝妙;⑤横渡,横穿;⑥截断,截取;⑦穿过,经过;⑧绝尽;⑨绝命,死;⑩草木枯萎而死;○11断绝往来,绝交;○12隔绝,隔断;○13停止,止歇;○14隔绝的,封闭的;○15极远的;○16到极点的,不能超越的;○17绝对,完全;○18绝句...

  • 急求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全部义项:意义,用法,例句越多越好谢谢啦_百度...
  • 答: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 文言文中有实义词的句子
  • 答: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 书 ①书信:使人遗赵王书(廉)是时曹操遗权书(赤) ②书写书法:凭几学书(项)③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汉书艺文志》) ④书籍:积书满架(项)无从致书以观(送) 请 ①请求:(秦王)固请(廉) ②谦辞:臣请完壁归赵(廉...

  • 文言文实词虚词的义项是什么意思
  • 答:每一个不同概念意义事物的叙述内容称为义项。每一个义项,具有独立的义项名、百科名片、基本信息模块、正文、参考资料等内容。义项名是对词条名所指代事物作明确识别的词组,是义项内容说明。义项名一般为事物的属性、从属关系等,应具有代表性强、认知度高、简短易识别的特点。求采纳~~

  • 文言文实词发、鼓、名、通的不同义项都有什么?加例句。急用,谢谢...
  • 答:②通晓、掌握(未能通习吏事)③顺利、顺畅(政通人和)④整个(通计一舟)⑤通报、传达(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⑥贯通(中通外直).名 ①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②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③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鼓 ①击鼓。(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孟》齐人三鼓...

  • 爱,安,兵,朝,除,辞,殆等文言实词的不同义项,要注明出处
  • 答:148. 益:1、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2、利益、好处(满招损,谦受益/有所广益) 3、更加、进一步(将以益治其文) 4、渐渐地(益习其声)149. 意:1、心情(意少舒) 2、神情、态度(意暇甚) 3、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4、企图,想要(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150. 因:1、于是、就(因屏人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

  • 常见的文言文实词的含义
  • 答:“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 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 3. 常见文言文实词120个 的解释 前言:高中语文120个文言文实词解释,!爱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

  • 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二十)_900字
  • 答:②意图,通“旨”: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屈)闻 ①听见:而闻者彰(劝)闻寡人之耳者(邹)②听说:无何,宰以卓异闻(促)吾闻之(屈)③见闻:博闻强志(屈)留 ①停留,留下:城入赵而璧留秦(廉)乃令张良留谢(鸿)②扣留: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屈)奉使往来无留北者(指)迁 ①迁移...

  • 从文言文中查找下列文言实词的不同义项?
  • 答:②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文辞)③故人西辞黄鹤楼(辞别)④卮酒安足辞(推辞)殆 ①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将近)② 俪元所见闻,殆与余同(大致)③ 吾非至于子之门,是殆也(危险)④ 思而不学则怠(懈怠)⑤ 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几乎)当 ①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②...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