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汉帝国第二批与第三批封侯汇总及十五侯入选原因简析

2024-06-02m.verywind.com
~ 汉帝国第一批封侯总共是十位,时间是在汉六年十二月甲申日。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汉初的历法依然是延续秦历。而秦历的岁首,也就是一年的开始是从十月份为新年第一个月,故而下面的记录和上面并不冲突。

而后,在汉六年正月丙戌日进行了第二批封侯,以及汉六年正月丙午日又进行了第三批封侯。

原本,笔者是应该分批进行的,但奈何第二批封侯只封了两位,而第三批则较多,有十三位,所以就合在一起了。

先说第二批封侯,也就是在汉六年正月丙戌日所分封的两位功侯。

他们分别是:周吕侯吕泽;建成侯吕释之。

如下文:

关于吕泽和吕释之的问题,其实还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吕家。

所以,这里的问题就是,刘邦为何要在第一批封侯结束后,仅仅对吕泽及吕释之二兄弟进行分封呢?

关于吕泽的功绩,笔者在吕泽篇中已经分析的够多了,故而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一句话,吕泽是汉军再造的功臣,堪称汉军副统帅级别的人物。

所以,刘邦单独将吕氏兄弟分出来,作为第二批封侯中仅有的两位,应该说,也算是刘邦对于吕家足够的尊重了。

正如很多人说的,按照功绩,吕泽有封王之功,但奈何,天下就那么大,而汉承秦制,事实上并不主张分封诸侯的。而在实际上,汉初除了一部分本身实力强大的诸侯王外(大将军韩信是在汉四年时强行要挟刘邦封王的,所以,这里就不能简单的作为功臣了),故而,唯一一个被刘邦主动以功臣而封王的,那就是大汉第一任太尉卢绾了。当然,卢绾被封王,不仅是因为他的功绩,更因为他是丰县人,代表着刘邦最亲密之一的丰县子弟,同时,卢绾和刘邦又是真正从小到大的生死兄弟,所以,卢绾能够被封王,众望所归。但是,吕家就不一样了。

其实,换句话说,刘邦给予吕家的尊重,差不多也是封王的地位。放眼过去,同时同地兄弟二人尽皆封侯的,也就只有他们两个了。而刘邦单独把他们二人拿出来封侯,也是在向天下表明一件事,那就是当时无人再有资格和此二人一同封侯。

总而言之,第二批封侯,完全就是刘邦对吕氏家族做的最终交代,即,承认吕家的功绩以及其独特的地位。

其实,第一批封侯只是一个样本,只是刘邦为了照顾各势力而选出的代表人物,以稳定人心。而第二批和第三批封侯,才是大汉封侯中真正有含金量的,也是最能体现这些封侯地位的。

下面,我们就再看第三批封侯名单,如下所示(下面附注内容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内容):

第一:留侯·张良

第二:射阳侯·项缠

第三:酂侯·萧何

第四:曲周侯·郦商

第五:绛侯·周勃

第六:舞阳侯·樊哙

第七:颖阴侯·灌婴

第八:汾阴侯·周昌

第九:梁邹侯·武虎

第十:成侯·董渫

十一:蓼侯·孔聚

十二:费侯·陈贺

十三:阳夏侯·陈豨

如上,便是第三批封侯中的全部功侯。

下面,笔者就再根据他们各自的归属情况,重新列一下第三批功侯中的十三人应有的背景关系:

张良;萧何;周昌。(文臣重臣)

周勃;樊哙。(沛县嫡系武将)

武虎;董渫。(特殊人物)

郦商;灌婴。(外县嫡系武将)

孔聚;陈贺;陈豨

项缠。

如上所述,第三批封侯,总计十三人。基本上就是分成两拨,也就是刘邦所属及大将军韩信所属。至于多了一个项缠,也就是项伯,纯粹就是刘邦为了照顾那批西楚降将和西楚宗室,毕竟,那些人虽然败了,但是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所以,去过项缠之外,基本上就很明确了,前面九个,清一色刘邦嫡系部下;后三个,则清一色大将军嫡系。

而刘邦麾下的那九个,看上去铁板一块,但其实,分解开来也差不多是三三制。如张良、萧何与周昌所组成的文臣势力;而周勃、樊哙,其实还应该加个灌婴的,毕竟他们都是差不多最早追随刘邦的,也是纯粹的武将。而其他三人嘛,那就是问题很大了。

郦商自然不必说,刘邦把郦商放在这里,明摆着就是为了警告大将军麾下的那些人,以及某些军权大握的武将,为何?

因为郦商的兄长就是那个高阳酒徒郦食其。当年,郦食其本来都成功说服了齐王举全国而降之,结果,大将军韩信一声令下,齐虽然是灭了,可郦食其也因此被齐王给活活烹煮死了。而当年齐国一战,因此封侯的可不少。所以,不仅仅是大将军麾下那些人,包括灌婴在内,这些人能够封侯,和齐国一战,可都是有关系的。而刘邦专门把郦商的封侯位置摆的这么靠前,意图自然再明白不过了。说白了,就是捧一方然后压一方,一句话,绝对不能让一家独大。

当然,这还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郦商的特殊情况。当年,郦食其选择归顺刘邦时,事实上郦商已经是一个有着一定实力的小诸侯了,故而,郦商投降刘邦,还算是合股,不能说是和其他人一样完全成为刘邦麾下纯粹的武将。

所以,郦商排在第四的价值就在于,用他来和另外三位悍将形成一个合理的相互制约的作用。

再说董渫和武虎,这二位,怎么说呢?他们的史书记录真的太少了,而且,都是一人记了一句”以将军定诸侯功“,老实说,功侯表中能够记载这句话的人,不是从事重要位置的人,就是有着非常大贡献的人,故而,笔者也只能在这里把他们作为特殊人士看待。

如此,再看属于大将军韩信的那三位。

孔聚和陈贺,从这里的排名来看,当时地位很显然是高于陈豨的。毕竟这二位也是大将军韩信的真正嫡系部下,指挥过大将军麾下主力部队的人。而且,再加上垓下决战中的战功,他们二人能够列在这里,不足为怪。只是可惜,从项羽败亡后,以及大将军韩信被扣押开始。孔聚和陈贺便再无机会领军,而史书中关于他们的记录,也就彻底没有了。

至于说陈豨,能够排在这里,则说明了他在大将军韩信的麾下地位也不低,当然,也不可能太高。太高了,就如同孔聚陈贺二位,只能老老实实的解甲归田。而太低了的话,也就没有可能列在这里。所以,陈豨应该也算是运气好。

当然,陈豨在之后因为大将军韩信被杀一事,怒而反汉,掀起了大汉朝自建国以来最大的反叛事件,那就是后话了。只能说,大将军麾下的人,没有一个是俗物,都非等闲之辈。

总结,第二批封侯和第三批封侯中的这十五个人。可以说,几乎包揽了当时汉庭内外的所有重臣名将。

如丞相萧何和御史大夫周昌,以及谋臣之首的张良。再有就是郦商、周勃、樊哙及灌婴四人所代表的大汉军权的根本。当然,大将军麾下的那几位,或许当时因为大将军韩信的被扣押,掌握不了多少兵权了,但是,很显然他们三人的战功太盛了,故而,放在这里也算是一种安定人心的举措吧。至于项缠,西楚王朝宗室领袖的这个身份,再加上项燕的亲子与楚霸王项羽的亲叔叔这两个重要表情,如此多特殊身份的共同塑造下,于情于理,刘邦也该如此待之,故而也不足为怪。

但是,从上述封侯的次序和所属关系来看,此时的刘邦已经基本能够总控全局了。

如在第一批封侯中,刘邦还需要照顾到各方面势力。但是,从第二批封侯开始,在处理了吕家的问题后,到第三批封侯时,那就是真正做到了不用再刻意考虑其他势力了。如前十人中,除了项缠外,其他连续九人,均为刘邦嫡系部下。而后面尾随的三人,只能说是刘邦此时,唯一需要照顾到的还是大将军麾下的人。至于说丰县子弟的影响,在这里就完全不用顾忌了。而其他势力的嘛,自然也就无需在意了。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外敌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刘邦麾下的那些人还能勉强可以团结一致。但是从这里刘邦的安排,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他麾下的那些人,也有开始互相对抗的预兆了。

总而言之,汉初封侯,其所隐藏在暗地里的风波,可能比笔者所分析的还要大。

只不过,也就是幸亏有汉高祖这个神人在,所以才能压得住这一切。

  • 大汉帝国的官职怎么分
  • 答:左右曹, 《 汉官仪》载:“左右曹受尚书事。”沈约《宋书》云:“汉使左右曹诸吏分堂,尚书奏事。”因为尚书是在皇帝左右处理文书的官员,左右曹实际上就是分科办事的尚书。三、诸吏诸吏则是受特别委任有权监察、纠举不法的官员,凡加诸吏者,虽非御史,也有和御史一样的权力。四、散骑常侍散骑常侍,其实是...

  • 【西汉篇】第九十五篇·高祖所属·郎官出身·宁陵侯·都尉吕臣_百度知 ...
  • 答:这场固陵之战标志着汉军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吕臣的英勇表现也让他在封侯之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然而,直到汉帝国建立初期,吕臣仍未获得封侯的荣誉,这反映了当时封赏的严格性。直到汉高帝十一年,吕臣凭借都尉之职,成功击破陈狶,才得以封为宁陵侯,食邑千户,这是对他战功的肯定。吕臣的封侯之路并非...

  • 西汉10大悍将:李陵第九,卫青第二,第一名没有争议
  • 答:赵充国历武帝、昭帝、宣帝三朝,功成名就,其一生作战军事谋略与政治智慧并重,使得当时汉朝边境民族问题能够得到圆满妥善解决,这点是其他武将所不具备的才能。 6. 陈汤 陈汤,西汉末期大将。陈汤打的仗不多,但是一战成名,并且这一战奠定了汉帝国在西域的战略地位。 公元前36年,陈汤来到西域。他虽是副将,但颇有主见...

  • 大汉典属国的八千里外觅封侯为何打碎了匈奴人的大国梦?
  • 答:第三是最关键的,那就是大匈奴从此只能顿首西域。 大汉能收拾得了匈奴,而匈奴能收拾得了西域诸国。 但是,此次却是西域的乌孙骑兵收拾了大匈奴。 这比大汉...而建功的却是大汉校尉常惠,原因就是他和五万乌孙骑兵,让匈奴人一败涂地。 但是,也得承认,偶然中也有必然。 第一个必然是汉帝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经营...

  • “非刘不得称王,非功不能封侯”,刘邦这句话是何意?
  • 答:“非刘不得称王,非功不能封侯”这是刘邦在临死前与众臣杀白马定下的盟誓,具体约定的内容有两条:一是只要大汉帝国存在,大臣们及后世子孙后裔永保富贵,有酒喝有肉吃;二是非刘姓皇族不能为王,否则天下可以共同攻击,没有军功者不能被封侯,否则天下可以共同诛灭。 一、白马盟誓是什么? 白马盟誓通俗地说,就是刘...

  • 大汉帝国创始人刘邦,他以前是一个市井小人,为什么是他登上皇位而不是...
  • 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项羽失败的原因 一、缺乏谋略和视野,不具备政治家 读 司马迁《史记》得知: 项羽,是一位英雄。天生神力,"吴中子弟皆惮之"。其志向博大高远。他很讲信义,只因允诺了项伯"善遇"刘邦的进言,他不顾亚父"示之者三",于鸿门宴上放走了罗网中的刘邦。当兵败乌江时,他拒绝登上乌江...

  • 第三十七篇·高祖所属·汉帝国的钱袋子·棘丘侯·治栗内史襄
  • 答:再在结合前面的两位封侯在这期间所发生的事情:城父侯尹方的父亲尹恢是汉初右丞相。而张越是车骑将军。本文的襄又是治粟内史。如此,三位重臣,同时在汉少帝三年和四年被以重罪夺侯,这真的就是偶然吗?还是说,汉少帝三年和四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呢?就目前看来,唯一一件能够波及这么多功侯...

  • 关于汉朝高后吕雉?
  • 答:中国的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嬴政,但第一个拥有皇后头衔的女人却是汉高祖刘邦的正妻吕雉,这是因为短命的秦朝先后三代都没有正式的立过皇后。吕雉之所以被称为“千古第一后”,并不仅仅因为她出现的年代最早,同时也因为她作为第一个皇后、第一个皇太后,跟随着她,在历史的政治舞台上就出现了一种新的与皇权相抗衡的政...

  • 为什么秦朝的“军功爵”制度在汉之后销声匿迹呢?
  • 答:二、秦国被农民起义推翻后,鉴于秦朝统治者的残暴,而采取薄赋减徭,与民休息,安民富民的政策。在机构架构上,虽然汉承秦制,但对军功爵制,却进行了变更。即在汉朝内部战争中如平定叛乱,不实行军功爵制度;但对外国的战争如匈奴等,则实行军功爵制度,按杀敌多少,封侯记功。汉武帝时的飞将军李广,...

  • 《梦见房子塌了都没事》揭示汉武帝建立的大帝国犯汉者虽远必诛之!
  • 答:除了卫青灭了匈奴圣地龙城,其他三支军队都失败了。两年后,匈奴于公元2005年入侵上谷和渔阳地区记载汉军大获全胜,“归还所有甲胄”。这场战争不仅是军事史上长途奔袭的伟大范例,而且收复了秦朝盛产水草的河套地区,清除了匈奴威胁长安的边防基地,为汉帝国进攻匈奴提供了绝佳的前沿基地。60多年来,汉帝国对河南的反攻,彻底...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