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中国什么时候有了镜子 中国哪个朝代有铜镜子

2024-06-01m.verywind.com
玻璃镜子何时进入中国~

中国古代铜镜最早见于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直至清末民初玻璃镜子才大量使 用,中国最早出现玻璃镜是在明清时期.

铜镜中的历史与文化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ture.china.com.cn 时间: 2010-06-25 11:29 责任编辑: 老北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每天对起镜子把自己精心打扮一番;但在玻璃镜出现之前,镜子是用铜造的,准确地说,是青铜镜。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在距今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就开始使用青铜镜,经历了商、周、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中晚期以后,青铜镜才逐步为玻璃镜所取代,退出人们的生活。铜镜被人们使用了约3,800年左右的时间,可算是中国古代诸种金属器物之中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又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过许多影响的古器物。
齐家文化时期的铜镜
铜镜本身是一种工艺美术品,镜子的背面一般都铸有精美的纹饰或文字,这些纹饰的图案造型与铭文,往往浓缩了各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观念与审美情趣,它制作精细,既体现了较高的工艺制作技术水平,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楚国透雕蟠螭纹铜镜
青铜镜被使用了近4,000年,它已经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照面饰容的用途,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意识,譬如人们常说的“破镜重圆”、“明镜高悬”、“以史为鉴”(古书“鉴”与“镜”常互通)等等,都反映出铜镜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代铜镜除了作为照面饰容的工具之外,更浓缩着文化,见证着历史,默默记录着悠悠历史长河中的波澜起伏。
铜镜是一部中国历史的镜像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铸造和使用铜镜?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历史考证。正如某些发明创造被归功于黄帝一样,古人也将铜镜的制造和使用说成起始于黄帝:“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轩辕黄帝传说》)。“饶州俗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述异记》)。上世纪70年代,甘肃广河齐家坪和青海贵南承马台的齐家文化墓葬中先后出土了两面铜镜,齐家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000多年,距今约4000多年,属原始公社的解体时期。由此可见,齐家文化铜镜应属铜镜的初起形式。
如果从其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艺术风格和其成就等几个方面来看,战国、两汉、唐代算得上铜镜发展史上三个最重要的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中是一个成熟和大发展的时期,是中国古代铜镜由稚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也是铜镜的铸造中心由北开始向南迁移的重要时期。
总体而言,战国时期的铜镜特点是形体轻巧,纹饰精致,线条流畅。镜形以圆形为主,偶见方形,多为弦纹钮。纹饰结构从初期的单纯地纹,后在地纹上增添主纹饰,到战国中晚期还出现了透雕(镂空)、金银错、嵌玉、彩绘等工艺的铜镜。
到了战国中期,铜镜的种类繁多。铜镜的纹饰也有所变化,如花叶镜中的叶纹镜从简单的三叶、四叶到八叶,还出现了云雷纹地花瓣镜、花叶镜。四山镜的山字由粗短变得瘦削,在山字间配有花瓣纹、长叶纹、绳纹,相当繁缛。还出现了五山镜、六山镜。这时出现的镜类有菱纹镜、禽兽纹镜、蟠螭纹镜,连弧纹镜、金银错纹镜、彩绘镜等。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铜镜,以汉镜出土的数量最多,使用普遍,汉镜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了很大发展。镜形基本为圆形,半圆形钮为主,也出现了一些伏兽形钮,纹饰表现手法为平雕、线雕和浮雕。汉代铜镜上开始出现铭文。纹饰种类上主要有西汉的蟠螭纹、蟠虺纹、草叶纹、规矩草叶、规矩蟠螭纹、百乳纹、四乳四虺,以及“日光”、“昭明”等以铭文为装饰的铭文带(指有铭文的部分)镜。
西汉晚期王莽至东汉早期,出现了四乳禽兽纹、多乳禽兽、四神规矩纹等,这期间主要产自浙江绍兴的画像镜、半圆方枚神兽镜是其中佼佼者,其工艺以高浮雕为主,刻划极为精细、纹饰内涵丰富,多有铭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之后还有连弧纹、变形四叶纹、龙虎纹和夔凤纹等,纪年铭文亦开始流行。
唐代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隋唐铜镜,较前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在铜质的合金中加大了锡的成份,在铜镜的质地上就显得银亮,既美观又适用。在铜镜的造型上,除了继续沿用前代的圆形、方形之外,又创造了菱花式及较厚的鸟兽葡萄纹镜。并且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吉祥、快乐的画面应用到镜上,如月宫、仙人、山水等。
特别是随着社会进入相对稳定及繁盛的局面,这时期的铜镜亦摆脱了两汉以来的神秘怪诞气氛,更接近于现实社会大众的生活;表现手法也更多样化,表现了浪漫的色彩。特种工艺镜如金银平脱镜、螺钿镜、银壳镜、金壳镜等等,十分精美,是当时突出的镜类。这是强盛唐朝高度艺术水平的产物,充分显示出唐代铜镜的特点。
我是研究青铜器的,特摘此文化中国-中国网 老北 先生的答案。我见过的铜镜颇多,当中不乏一些赝品,应找相关专家鉴定为好。

中国西汉中晚期时已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镜”,它能反射出铜镜背后的美丽图案,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制镜技术和对光反射特性深刻认识。

“透光镜”此引起世人的极大兴趣。为了解开“透光镜”之谜,国内外学者花了几百年时间进行研究探索,直到近代才发现,这是由于镜面在制造加工以后,有相对于背面图案的轻微不等的曲率,通过反射映出背面的图案。

中国镜子的雏形要追溯到奴隶制社会初期,即青铜器时代,人们在长期的青铜冶铸实践中,认识了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 系,并能人工的控制铜、锡、铅配比。古书《考工记》中记载“金有六齐”,即合金的六种配比。

其中最后一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就是制作铜镜用的配比。“鉴”即是镜,含锡较高,是因为铜镜磨出光亮的表面和银白色泽,还需要有铸造性能以保证花纹细致。

扩展资料:

除了中国,镜子在欧洲古希腊、罗马时代是用一种稍凸出的磨光金属盘作镜,其不反光的一面刻有花纹,最早的镜子是带柄的手镜,到公元1世纪出现了可以照全身的大镜。

中世纪时,手镜在欧洲普遍流行,通常为银制或磨光的青铜镜,中世纪时,装在精美的象牙盒内或珍贵的金属盒内的小镜子,成为妇女随身携带物品。

作为一种时髦品,背面涂金属的玻璃镜子是12至13世纪之交出现的,到文艺复兴时期,纽伦堡和威尼斯已成为著名的制镜中心。14世纪初,威尼斯人用锡箔和水银涂在玻璃背面制镜,照起来很清楚,15世纪纽伦堡制成凸透镜,是制玻璃球时在内部涂一层锡汞齐。

现代镜子是用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附在玻璃上。一般使用的还原剂是食糖或四水合酒石酸钾钠。

1929年英国的皮尔顿兄弟以连续镀银、镀铜、上漆、干燥等工艺改进了此法。

随着技术的进步,镜子的成本降低,各种各样曲面镜的出现,使镜子的使用日益广泛,具有了除映照仪容以外的更多的用途。如汽车上用的球面后视抛物面镜,在望远镜中用于聚集和在探照灯中用于反射出平行光的抛物面镜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镜子



如果是铜镜,基本上商代就有了,一直到清。如果是指现在的玻璃镜,差不多是明代开始在中国使用,宋元(这二个年代有重合)就出现,但极少吧。

  • 镜子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 答:镜子的历史悠久,几乎与人类同时诞生。早在远古时代,猿人就学会了以水为镜梳理自监。中国传统镜子更有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据说,这最早的镜子出现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是由古埃及人制造的 。在中国,最早的镜子是铜...

  • 镜子是谁发明的?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 答:以铜盆盛水鉴形照影。《尚书》《国语》《庄子》等先秦著作中,提到过古人“鉴于水”。《说文·金部》释“鉴”为“盆”,因此可以说盛水的盆(鉴),就是最早的镜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铜镜的国家之一。中国铜镜的出现可以上溯至公元前二十世纪前,在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铜镜。

  • 我国古代镜子的起源于什么时候?
  • 答:与此同时,铜镜的制作在楚地已经出现。当时人们用水银作反光涂料,再用细毛呢摩擦,使其达到类似镀金的光亮度。由于它非常稀少,人们对它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敬仰。当年,秦始皇执政时就曾用铜镜来威慑群臣,据说那面铜镜可以照见人身体内部的每一个部位。后来,刘邦将其高悬于寝宫之内,由此引出“秦镜高...

  • 镜子是谁发明的呢?
  • 答:镜子是古埃及人发明的。镜子很早就发明了。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已经制造了铜镜。中国古代有两种铜镜:一种是凹面镜,用来聚焦太阳光以获得火;另一种是凸镜,用来照亮人。在古代,铸镜是用铜锡合金制成的,这种合金比较脆。如果它被一块有棱角的石头撞上,它可能会碎成两半。我们知道,脆性...

  • 镜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镜子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 答: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铜镜的国家之一。中国铜镜的出现可以上溯至公元前二十世纪前,在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铜镜。2、中国铜镜在唐代以前,以圆形为主,极少有方形的。到宋代后除继承过去的圆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外,葵花形、菱花形镜以六葵花为最普遍。它们的棱边与唐代有所不同...

  • 镜子的来历?
  • 答:据说女娲补天收罗到一种黑翟石,经打磨而成为石镜,是镜子的祖先.从石镜到第二代的金属镜,前后历尽3000多年.    1956年12月,日本本洲中部岗山市的一个古墓里发现13面中国古代铜镜,估计有1800多年的历史。这些古镜呈圆形,有花纹,都是青铜制成的。由此可推测,隋唐时期我国就...

  • 古代第一面镜子是谁做出来的,玻璃又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 答:所产镜子因质量高而负有盛名。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铜镜。但古代多以水照影,称盛水的铜器为鉴。汉代始改称鉴为镜。汉魏时期铜镜逐渐流行,并有全身镜。最初铜镜较薄,圆形带凸缘,背面有饰纹或铭文,背中央有半圆形钮,用以安放镜子,无柄,形成中国镜独特的风格。3000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

  • 镜子的历史
  • 答:是古代青铜文化中得一朵奇葩,有着极高的考古和收藏价值。近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已形成了铜镜文化及古铜镜收藏热。镜的起源 镜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照面饰容的必不可少的用具,流行了几千年,由远古时代映水照容而只使用(鉴)盛水照面整容,由于使用不方便,后发展为铸制青铜镜,中国的考古...

  • 镜子有什么含义
  • 答: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制镜技术和对光反射特性深刻认识。 在欧洲古希腊、罗马时代,也是用一种稍凸出的磨光金属盘作镜,其不反光的一面刻有花纹,最早的镜子是带柄的手镜,到公元1世纪出现了可以照全射的大镜,中世纪时,手镜在欧洲普遍流行,通常为银制或磨光的青铜镜,中世纪时,装在精美的象牙盒内或珍贵的金属...

  • 清朝的时候有镜子了么
  • 答:清朝的时候有镜子。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铜镜。但古代多以水照影,称盛水的铜器为鉴。汉代始改称鉴为镜。汉魏时期铜镜逐渐流行,并有全身镜。最初铜镜较薄,圆形带凸缘,背面有饰纹或铭文,背中央有半圆形钮,用以安放镜子,无柄,形成中国镜独特的风格。明代传入玻璃镜。清代乾隆(1736~1795)以后...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