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君子修己已敬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是什么意思

2024-06-02m.verywind.com
修己以敬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是什么意思~

【出处】:
《论语·宪问》
【解释】:
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养自己使贵族、大夫们安乐,修养自己使全体老百姓安乐
【原文】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1)。”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2)。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3)诸(4)?”
【注释】 (1)安人:使上层人物安乐。 (2)安百姓:使老百姓安乐。(3)病:难,不易。(4)诸:代词,相当于“之”,这里指修己以安百姓,作宾语。
【译文】 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
【评析】 本章里孔子再谈君子的标准问题。他认为,修养自己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上层人物和老百姓都得到安乐,所以孔子的修身,更重要的在于治国平天下。

出处: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宪问》。
【原文】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

扩展资料
子路向老师询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提出了君子的三种境界,一层比一层高,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
第一层是修养身心,保持恭敬之心,养成敬畏之心,这是“内圣”的功夫;
第二层是修养身心,并能使亲朋好友感到安定快乐,这是“外王”的过渡阶段;
第三层是修养身心,并使天下百姓过上太平的生活,这是“外王”的终极目标。
但连孔子自已也感叹说这个终极目标,即使是尧、舜这样的圣贤之君都难以做到。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哪种境界,孔子首先强调的都是“修已”,也就是先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再言其他。
《大学》中同样有此言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宪问

大概意思:君子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以得到别人的尊敬,以安抚人心,以得到百姓的信任,得以安天下。
这里的君子应该是帝王

此出自《论语·宪问》 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养自己使贵族、大夫们安乐,修养自己使全体老百姓安乐

要把自己慎重的培养、训练、教育好。
自己培养、训练、教育好了,再为别人。
培养、训练、教育好了自己,再去为百姓。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