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孔子与孟子的治国理想分别是? 孔子与孟子有什么区别?

2024-05-19m.verywind.com
关于孔子孟子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修身,和学习方面的句子~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人治思想.
孔子主张建立一个“人道社会”。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那么,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一些什么特征呢?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指什么?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这样一来,就给不同的价值主体在施行“仁”的过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间,任何一种学说都可以从孔子的论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论根据。

具体说来,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

一、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仁” 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伸为“四端说”理论。孔子对“仁”的思想的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二、“仁”的价值内涵。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 “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三、“仁”的表现方式。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 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修身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他一生不懈地教化民众,要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修身为第一要。孔子说: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而修身的先决条件是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要努力观察和研究事物,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断获取高深的知识和智慧。有了高深的学问和智慧,就能心诚意实,言行一致,即使无人在时,也照常遵守道德准则,保持情绪平稳,平常心,没有忧患,很好地修身。

孔子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当这些情绪未发泄时,人的情绪就处于心平气静,中庸平稳;但有时因发生了事故,我们会有上述情绪的发泄,只要是适当、有节制,不过度与激烈的发泄,就是温和、平和。中庸是天下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平和是获得事物客观规律、道德和行为标准的道路。追求实现中庸平和,能使天和地处于融洽的位置,阴阳能调和,天下万物就能生育成长。

“随遇而安”是较好的修身方法。孔子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穷,行乎贫穷;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人而不自得焉!”君子是根据他所处在的地位和环境泰然生活行事,不愿有非分的额外的要求和行为。当你富贵时,就要多行善事。取之于社会,用诸于社会。当你贫穷时,也不能挺而走险,做非法害人的事。当你处在未开发的部落时,就要入乡随俗。当你处于患难的境地时,要泰然忍受患难。这样的君子,没有人会生活的不自我满足和快乐。

孔夫子所说的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就是教化和教育,做有文化涵养的文明人。

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学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学是修身的前提和基础。好学的人是不讲究吃和穿的。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也是孔子树立的修身典范,孔子曾多次大加赞赏。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还向鲁哀公推举颜回,说“不迁怒,不贰过”称颜回是最好学之人。当然也是修养最好之人。

孔子要求他的弟子都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做到每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帮别人出谋和做事都要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老师的传授要时常温习。这样才能很好地修身养性。

孔子说的修身是以仁为本,以“于已所不欲,勿施之于人”为最高原则。孔子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论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为根本的要求。孔子说,“其本乱,而末治否矣”。其意是说,人都不修身,没有教养、涵养。没有做好社会德行教育,社会就不能很好地安治。只有全社会都重视道德教育,有教无类,以修身为教育之本来达到国家的治安和强盛。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禅改.
君子食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他驳斥墨家的"兼爱",攻击法家的“耕战”,主张“保民而王”,通过施“仁政”去求得天下的统一。
一、“制民之产”
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三、好的政治不是完善的政治制度,也不是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
孟轲的“仁政”学说为几百年后的中国封建王朝准备了思想武器和治国之道,并与孔丘思想一道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因此,孟轲被奉为位次孔丘的“亚圣”。 修身的有: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这是讲人类文化基本问题,孔子用“举一隅”的教育方式来讲。中国文化的所谓“君子”,是与“小人”对立的名称,等于是个符号,怎么叫君子?怎么叫小人?很难下定义,等于说好人、坏人很难下定义一样。尤其站在哲学的观点来看,更是如此。好人对某一件事情好,有时在好里会变坏;坏人一切都坏,但有时在某一点上会变好。所以好人与坏人很难下定义。可是在社会、政治的立场,不能以哲学观点来讨论,好与坏是对事功而言。现在孔子所讲的君子,是站在哲学的立场讲,是一个抽象的代名词。

  中国文化所讲的君子是无所争的,不但于人无争,于事也无所争,一切是讲礼让而得。无所争就是窝囊吗?不是的,孔子以当时射箭比赛的情形,说明君子立身处世的风度。射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这个射代表军事训练。他说,当射箭比赛开始的时候,对立行礼,表示对不起——礼让。然后开始比赛。比赛完了,不论谁输谁赢,彼此对饮一杯酒,赢了的人说:“承让!”输了的人说:“领教!”都有礼貌,即使在争,始终保持人文的礼貌。人之所以不同于生物世界中其他的动物,就是这一点人类文化的精神。其实人类有什么了不起,其所以为人,因为有思想,加上文化的精神。孔子讲这一件小事,也就是说人应不应该争?不论于人于事,都应该争,但是要争得合理,所以“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就是在争,也始终保持君子的风度。以现代而言,类似于希腊的所谓民主思想。中国人过去也讲民主,这个问题在《论语》中将来另有专题再去讨论它。而中华文化的民主精神,一个人立身、处世,乃至一切,都要民主。我们民主的精神基于礼让;而西方民主的精神基于法治。礼让与法治有基本上的不同,法治有加以管理的意义,礼让是个人内在自动自发的道德精神。

学习的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其他道理哦。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当他发现鲁国国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该他享受的音乐时,他也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第二,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 “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第三,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乐”,为君者当“与民同乐”,以此来教化百姓。孟子不赞同刑罚,只因战国时期各国刑罚太甚,他认为施刑是“罔民”,他倒赞同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他最赞同的是发展经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十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的经济就是“教养” 二大端,毕竟“仓廪实而后知礼节”。

孔子主张“仁道,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不是董仲舒所谓的 “君臣之道”。
孔子的治国理想就是“上下一心,百姓平安,社稷太平,帝王要爱护并且对自己的臣民很宽厚,而臣民要对帝王效忠并且信服。
绝不轻易动用武力,孔子曾多次想过抛弃武力治国。孔子舍兵,舍粮,但绝对不舍弃百姓。这可以从孔子和其弟子谈话中得知。但春秋战国的乱世并没有让他的能力得到施展,梦想得以实现。” 孔夫子就是“仁和恕”(仁主恕辅),“人与人彼此之间都很爱护”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君主施行仁政。这个就是从孔子思想中转化而来。“这个是孟子理政的方法。
孟子的治国理想就是“君主选用臣子,而臣子听命于帝王(与孔子一样)而与孔子不同的就在于孟子主张的是“义”。但同样包含着“仁”的思想。孟子希望形成一种彼此之间的信任从而达到一种新的思想境界。孟子同样希望社稷安稳天下太平。”
孟子与孔子的不同主要在于“义”的提出。孔子不主张人人平等,而孟子主张人人平等(虽然不明显)。孔子不主张动用军队使用武力,但孟子却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动武,以便起到威慑的作用,并且人应该有“气节”。“生命不是最宝贵的” 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仁与义”(义主仁辅) 气节是很崇高的 ,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

1、从民本思想看,孔子提出“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并且进一步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学说”。他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的三件宝物。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2、从社会准则方面分析,孔子强调“以礼治国”。孔子的“礼”是指“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孟子的“王道”的思想也继承了奴隶社会的贤王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君主实行王道,激发人们心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等天赋的道德意识。

正名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张。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故事来彻底了解孔子“正名”的涵义:

当孔子三度至卫时,卫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来先前卫灵公宠爱夫人南子,想要把公位传给南子的庶子。于是,嫡长子蒯聩便企图暗杀南子以保公位。不幸谋杀计划未成,而卫灵公得知此一消息之后勃然大怒,欲弑子蒯聩。蒯聩逃亡至晋,卫灵公便与晋国宣战。就在卫灵公想要请教孔子有关兵阵之事时,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学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隔天孔子便感慨万千地离开卫国。现在灵公过世,蒯聩又不在国内,蒯聩子辄便继承公位,是为卫出公。但是,就在此时,蒯聩亦在晋军护送下回到卫国,父子便为了争夺公位而反目成仇。孔子看在眼里十分伤心!有一天,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便对子路不厌其烦地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由上述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正名的目的在于维系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使人们有一定的规范遵循,而不致生活在一种不可预期的状态之中。很多人认为孔子希望能够恢复西周的礼乐,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只是以复古的名义鼓吹一种新的世界秩序。

立信,对于孔子而言,不仅是个人的美德,而且是一个基本的政治原则。子贡请教为政的要点,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点,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德治,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曾任掌刑罚的大司寇,他怎会不知道严刑峻罚立竿见影的效果呢?但是,孔子深深感受到“民免而无耻”的社会隐忧,所以才提倡用道德伦理来教化人民,彻底洗涤人心,激发人的善性,才是经世济民的正途!

孟子的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仁政与王道
孟子主张君主行仁政,承接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人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君主只要将自己的仁德推广,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爱护自己的家人,到爱护国民,就是仁政。

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是行“王道”,要使人民富足,百姓安乐,即“保民而王”,人民自然拥戴君主,国家自然富强安定。

简而言之,孔子是侧重于每个人的修为
孟子则是强调君主的修为,这也是他们2人所处的时代差异所致。
至于史实就不从其他地方拷贝了。

  • 老子,孔子和墨子理想社会思想的异同
  • 答: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孟子: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

  • 关于孔子孟子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修身,和学习方面的句子
  • 答: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 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 孟子的治国之策为什么比孔子的详细?
  • 答:孟子和孔子的思想有很大不同。第一,成仁与取义。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孟子也讲“仁”,但他是“仁义”并举的。孔子认为成仁不易,孟子以为成仁不难;孔子谈仁比较具体,孟子谈仁比较概括;孔子谈仁政比较简要,孟子谈仁政比较详细;孔子把仁作为道德准则,孟子把仁义主要作为治国方略。第二,忠君与...

  • 孔子和孟子思想有什么不同???
  • 答:孟子游学稷下,领爵大夫,生活奢华,其母之丧,“棺椁衣衾之美”,连鲁君都眼红(见《公孙丑下》),孟子却舍不得分财减少一下“野有饿殍”(《梁惠王》孟子语)。在孟子看来,糟糠梁肉各得其所,正是所以事君之道。 孟子的事君思想显然比孔子进步了。孔子的事君思想局限于礼的模式、规范,教条死板;孟子的事君思想...

  • 孔子提出了什么治国思想?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 答:孔子在治国的方略上主张“为政以德”,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为政以德以道德...

  • 孟子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 答: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但也有不同,就是孟子提出了以仁治天下,而孔子是以道德的力量去感化人,区别在于一个是以君为中心,一个是以仁义礼智信全面的考察一个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辅佐君王

  •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要求统治着怎样治国?
  • 答:仁政治国 试论孟子“仁政”学说的思想内涵 摘要: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的战国中期,作为儒家学说自孔子以后叉一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子有关“仁”的学说,提出了“仁政”的概念,力求君王以“仁”治天下,以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虽然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理想色彩,但仍具有深刻...

  •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主张的分别是什么?
  • 答:孔子,孟子,庄子,老子主张如下:一、孔子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2、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在孟子中,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 答:孟子的治国思想:“民贵君轻”孟子的“民贵君轻”论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本思想命题。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在诸侯混战、民不聊生的乱世,孟子站在民众的立场上,努力宣传他的民本思想,反对战争,反对暴政,希图建立人民可以安居乐业的统一国家(天下)...

  • 孔子的理想和追求是什么
  • 答:孔子的这段话,描绘了一个不分彼此,各得其所,没有争斗的和谐社会。这种“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社会,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理想社会,他们称之为“大同之世”。 那什么又是小康呢?? 孔子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