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中庸》第二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2024-05-31m.verywind.com
~

  第二十三章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译文

  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致力于某一方面,致力于某一方面也能做到真诚。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能化育万物。

  注释

  (1)其次:次一等的人,即次于”自诚明”的圣人的人,也就是贤人。致曲:致力于某一方面。曲,偏。

  (2)形:显露,表现。

  (3)著:显著。

  (4)明:光明。

  (5)化:即化育。 



  • 《中庸》原文
  • 答: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官定学校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原文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

  • 《中庸》原文译文
  • 答:豫则立,不豫则废 - 凡事预谋,无咎可言。上位信任,朋友信任,亲顺 - 诚为根基,关系层次分明。诚为天道,人之道 - 诚,自然流露,执着实践。诚能尽性,化育天地 - 真诚如日月,至高无上的境界。诚预知祸福 - 诚,神秘又可靠。诚贵在成己成物 - 仁智并举,适时而为。《中庸》揭示的诚,是...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者,谓之和”是什么意思?
  • 答:意思是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出自——战国时期子思《中庸》。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

  • 《中庸》:第三十章至三十二章原文翻译
  • 答:【 #能力训练# 导语】德性广博如天,德性深厚如渊。美德表现在仪容上,百姓没有谁不敬佩,表现在言谈中,百姓没有谁不信服。表现在行动上,百姓没有谁不喜悦。下面是 分享的《中庸》:第三十章至三十二章原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中庸:第三十章】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 《中庸》全文及翻译 (一)
  • 答:《中庸》全文及翻译 (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历史上日本哪些首相被刺杀身亡?梦之缘文化 2022-07-28 · TA获得超过40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0.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中庸》全文及翻译(一) 原文: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 翻译<礼记.中庸>"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_百度知 ...
  • 答:唯圣者能之。”二、译文 孔子说:“追求生僻的道理,行为荒诞不经,后代对此会有所称述,但我不这样去做。君子依循中庸之道行事,半途而废,而我是不会停止的。君子依靠中庸之道行事,虽然在世上声迹少闻,不为人知,但不后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三、出处 《礼记》·《中庸》...

  • 《中庸》原文及全文翻译
  • 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第二十章》译文:...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
  • 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中庸》:第二十章原文翻译
  • 答:下面是 分享的《中庸》:第二十章原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中庸:第二十章】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 读《中庸》:第二十二章 至诚可参天地 ——知其所止
  • 答:在读《大学》时,“知其所止”,就告诉了我们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展示自己能力的位置和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才是最最重要的,我个人觉得自己做到这点也就很好了。待续 下篇《中庸》:第二十三章(讨论孩子教育相关)有教育孩子好方法的...

    相关主题

      相关链接: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