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尿液化学检查项目的一些临床意义??? 2尿液化学性质检验有几项,各有什么诊断意义

2024-05-31m.verywind.com
~ 尿液化学检查临床意义——A. 尿液酸碱度测定(PH):多数尿标本PH5.5~6.5,随机尿4.6~8.0。减低:见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热、糖尿病、痛风、低血钾性碱中毒、白血病等。增高:见于呼吸性碱中毒、严重呕吐、尿路感染、肾小球性酸中毒、应用利尿剂等。B. 尿液蛋白质检查:尿中蛋白质>150mg/24h或>100mg/L时阳性。肾前性:多发性骨髓瘤、电灼伤、进行性肌萎缩、巨球蛋白血症等。肾性:肾病综合症、急慢性肾炎、肾衰、糖尿病肾病等。肾后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泌尿系邻近器官疾病等。C. 尿液糖检查: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阀(>8.88mmol/L)阳性。血糖增高性糖尿:糖尿病、摄取性糖尿、应激性糖尿、其他内分泌异常如甲亢等。血糖正常性糖尿(肾性糖尿):家族性肾性糖尿、新生儿糖尿、获得性肾性糖尿如慢性肾炎、肾综等、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D. 尿液酮体检查:乙酰乙酸(20%)β-羟丁酸(78%)丙酮(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助于早期诊断并能与低血糖、心脑疾病乳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透性糖尿病昏迷相区别。非糖尿病性酮症者:应激状态、剧烈运动、饥饿、严重腹泻、呕吐等。中毒:如氯仿、磷中毒等。E. 尿液胆红素检查:尿中排除的为“结合胆红素(CB)”。梗阻性黄疸:见于胆石症、门静脉炎、纤维化及药物所致的胆汁淤积。肝细胞性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败血症等。溶血性黄疸尿胆红素阴性。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F. 尿液尿胆原检查:尿胆原检查结合血清胆红素、尿胆红素和粪胆原等检查,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G. 尿液血红蛋白检查:其量超过1000mg/L时隐血实验阳性。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和血管内溶血性疾病。H. 尿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HCG):早期妊娠诊断:一般妊娠后35~40d时HCG为200ng/L以上,60~70d时出现高峰可达6.4~25.6ug/L。单克隆抗体二点酶免疫法在受精卵着床后5~7d键能检出HCG。流产诊断及监察:如在200ng/L以下并逐渐减低,则有流产或死胎的可能。当降至48ng/L以下则难免流产。异位妊娠的诊断: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断与病情观察:I. 尿液亚硝酸盐干化学:采用硝酸盐还原法。主要用于尿路细菌感染的快速筛检,如大肠埃希菌。J. 尿液维生素C干化学:尿液中维C德含量高低对于血红蛋白、胆红素、葡萄糖、及亚硝酸盐可产生严重的负干扰,干扰程度随维C浓度增加而增加,因此维C德作用在于提示其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防止假阴性的出现,使各项结果更准确。K. 尿液本周蛋白(BJP):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当浓度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时可排出。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巨球蛋白血症及其他恶性淋巴增生性疾患。L. 尿液微量清蛋白:成人:<30mg/24h。主要用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尤其当尿清蛋白排泄率持续超过20ug/min尿,常作为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M. 尿液蛋白电泳:常用尿蛋白SDS盘状电泳。用于蛋白尿的分型: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尿、中及高相对分子质量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N. 尿液肌红蛋白(Mb):横纹肌、心肌细胞内的一种含亚铁红素单链的蛋白质。当肌肉组织受损时Mb可大量释放至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Mb尿见于阵发性肌红蛋白尿、创伤、组织局部缺血、代谢性Mb尿、原发性(遗传性)肌肉疾病。O. 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用于评估肾脏早期损伤时肾小球和近端肾小管功能。P. 尿液a1-微球蛋白(a1-M):主要由肝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广泛分布于体液及淋巴细胞膜表面。增高:反应和评价各种原因包括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所致早期近端肾小管功能损伤的特异、灵敏指标。与β2-M相比较a1-M不受恶性肿瘤影响。酸性尿中不会出现假阴性,结果更可靠。Q. 尿液Tamm-Horsfll蛋白(THP):由Henle袢升支与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内高尔基复合体产生,是一种肾特异性蛋白质,可作为该段肾小管的标志。当梗阻、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肾损伤时尿中排量增多,与肾受损度相一致。意义:1.作为远端肾小管病变定位标志物2. THP持续维持较高水平提示易于形成尿结石,并有助于判断泌尿道结石患者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效果。R. 尿乳糜液和脂肪检查:主要用于临床累及淋巴循环疾病的辅助诊断;丝虫病诊断。S. 尿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检查:1.原发肾小球疾病时,尿FDP阳性并进行性增高,提示肾小球内部有局部凝血、微血栓形成和纤溶变化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纤溶性疾病等。T. 其他化学物质检查:尿液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检查、尿酶检查(1.溶菌酶2.尿淀粉酶AMY 3.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尿氨基酸、含铁血黄素、卟啉尿。

在尿常规项目中,尿蛋白与隐血在尿常规化验中占据绝对的意义,当尿蛋白与隐血出现+、+++、++++的情况时,多数情况下说明肾脏已经发生损伤,需积极及时治疗,以免小病发展到大病,直至到尿毒症。尿常规检查项目一般分为以下11类:1、尿白细胞(U—LEU);2、尿酮体(U-Ket);3、尿亚硝酸盐(NIT);4、尿胆原(URO或UBG);5、尿胆红素(U-BIL);6、尿蛋白(R-PRO);7、葡萄糖(U—Glu);8、尿比重(SG);9、尿酸碱度(U—pH) ;10、隐血(U—BLO);11、维C尿常规检查项目各指标临床意义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包括:白细胞、酮体、亚硝酸盐、尿胆原、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尿比重、隐血、PH、维C这十一种。具体临床意义如下:1、尿白细胞(U—LEU)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正常参考值:<5个/HP。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吐肾炎、肾盂肾炎、膀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2、尿酮体(U-Ket)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3、尿亚硝酸盐(NIT)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肮炎、肾盂肾炎等。4、尿胆原(URO或UBG)正常参考值:弱阳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5、尿胆红素(U-BIL)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6、尿蛋白(R-PRO)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等。此外,药物,汞、铺等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也可见阳性。7、葡萄糖(U—Glu)正常参考值:阴性(-)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嗜细胞瘤、胰腺炎、胰腺癌、严重肾功能不全等。此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等,也可出现应激性糖尿;过多食入高糖物后,也可产生一过性血糖升高,使尿糖阳性。8、尿比重(SG)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正常参考值:1-5岁 1.010-1.014;5-8岁,1.010-1.019;8-14岁 1.010-1.025;14岁以上至成人 1.002-1.030临床意义:尿比重减低: 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尿比重增高: 多见于糖尿病、高热、呕吐、腹泻、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心力衰竭等。9、尿酸碱度(U—pH)正常参考值:尿pH值(酸碱度)在5.5~7.4之间,一般情况下在6.5左右。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临床意义:尿pH值小于正常值: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痛风、服酸性药物;尿pH值大于正常值:多见于碱中毒、膀胱炎或服用重碳酸钠等碱性药物等。10、隐血(U—BLO)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还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癌、血友病等。11、维C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维生素c受食物影响,食物中如果维C含量高,尿中就有可能高于正常值这个是正常的。尿常规化验单上指标分类尿常指标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肾病类、糖尿病类、泌尿感染类以及其他疾病类。肾病类指标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ERY)、蛋白质(PRO)和颜色(COL)。正常参考值分别为:4.6~8.0、1.005~1.030,阳性、阴性,淡黄色至深黄色。这些指标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糖尿病类指标酸碱度(pH)、蛋白、比重、糖(GLU)和酮体(KET)。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相关并发症和机体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损害,如是否出现酮血症等。正常情况下,尿糖和酮体为阴性。泌尿感染类指标白细胞(WBC)、隐血或红细胞、亚硝酸盐(NIT)、颜色和浊度(TUR)。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时,尿中往往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颜色或浊度也发生改变,亚硝酸盐有时也会为阳性。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隐血或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其他疾病类指标主要是酸碱度、比重、胆红素(BIL)、尿胆原(URO)、颜色及其他指标。胆红素和尿胆原两项指标反映肝脏代谢血红素的能力和数量。正常情况下,尿胆红素为阴性,尿胆原为弱阳性。以上指标增高时,往往提示黄疸,尿液颜色呈黄绿色。专家提示:尿液常规分析化验单上一些项目后面出现“1+”或“3+”……或+、+++,表面化验结果为阳性;相反,如果是“-”就表示检查结果为阴性。在阅读报告时,要客观地分析报告,因为有许多干扰因素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饮食因素、尿液中的一些干扰物等。当尿常规检查出现异常时,请不要太紧张和太忧虑;同样,当出现和临床表现不一致的检验结果时,也不要盲目乐观。一定要配合临床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分析,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断。

你好,一般的颜色,比重,透明度就不需要解释了吧里面比较重要的几个指标就是白细胞酯酶,阳性的话提示有炎症,不过最好结合镜下白细胞数来看,如果镜下白细胞不是很多的话就没问题隐血阳性说明有尿路损伤出血,结合红细胞计数一起看,跟上面一样亚硝酸盐阳性提示有细菌感染管型也是个很重要的指标,比如有红细胞管型并有大量红细胞的话提示有急性肾小球肾炎

GLU 尿糖阳性常见于糖尿病 BIL 胆红素阳性常见于肝性黄疸URO 尿胆原阳性多见于溶贫 肝病KET 酮体阳性多见于酸中毒SG 比重高低与饮水多少,肾脏病有关PH 酸碱度 主要用于肾小管酸中毒诊断PRO 蛋白质常用于肾脏疾病诊断NIT 阳性常见于泌尿系感染BLO 阳性多见于肾炎 泌尿系炎症LEU 阳性多见于泌尿系炎症VITC维生素C大量出现对结果有影响(用于尿干化学分析误差解释)

  • 2尿液化学性质检验有几项,各有什么诊断意义
  • 答:【临床意义】1、尿液酸度检测(pH)主要用于了解机体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情况,尿液酸碱度是诊断呼吸性或代谢性酸/碱中毒的重要指标。另外,可通过尿液pH的变化来调节结石病患者的饮食状态,或帮助机体解毒、促进药物排泄。2、蛋白质:主要用于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疗效观察等。蛋白尿的类型非常复杂,...

  • 尿液分析的临床意义
  • 答: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相关并发症和机体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损害,如是否出现酮血症等。正常情况下,尿糖和酮体为阴性。2.泌尿感染类项目。白细胞(WBC)、隐血或红细胞、亚硝酸盐(NIT)、颜色和浊度(TUR)。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时,尿中往往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颜色或浊度也发生改变,亚硝酸盐有时...

  • 尿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
  • 答:(4)细胞: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①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②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异常时,...

  • 尿检的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 答:[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多多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白细胞增多一般见于泌尿系炎症。三、化学检验:1、尿蛋白:一般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的,称为蛋白尿。尿液中正常尿蛋白来自血浆。因肾小球滤过膜有对蛋白质的控制装置,肾小管对蛋白又有选择性重吸收...

  • 尿液的化学检查有哪些?
  • 答:◆ 疾病知识,医学知识,临床知识,健康科普知识,为您疾病康复提供帮助 尿液的化学检查主要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红素与尿胆原等项目,其临床意义如下。 ( 1 )尿蛋白(PRO ) :正常情况下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阴性。一般认为,分子量小于4 万的血浆蛋白质可以从肾小球滤过膜漏出,但绝大部分又在肾...

  •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 答: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3、尿亚硝酸盐(NIT)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肮炎、肾盂肾炎等。4、尿胆原(URO...

  • 化验单在临床上的意义
  • 答:化验单在临床上的意义 尿常规化验单是尿常规检查所得结果。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包括:酸碱度(pH)、尿比重(SG)、尿胆原(URO)、隐血(BLO)、白细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胆红素(BIL)、酮体(KET)、尿红细胞(RBC)、尿液颜色(GOL)。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化验单在临床上的意义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

  • 体检中的尿检检什么呢?
  • 答:尿检常规检查项目、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尿液酸碱度 5.0~7.0 小于5.0称酸性尿,大于7.0称碱性尿 尿比重 最大范围1.002~1.030一 般1.015~1.025晨 尿1.020左右 1.尿比重增高:高热、脱水等所致肾前性少尿;葡萄糖尿;清蛋白尿、放射性造影剂均可使尿比重增高。2.尿比重降低:反映低渗透压...

  • 每次体检必做的尿常规,到底有多大用处?
  • 答:这里讲的中段尿是指在连续排尿不间断时,取尿杯接取的尿液。有些女性患者一开始尿就接取尿液送检,可能会因为阴道炎污染尿液,导致尿中白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明显增多,此时需重新复查中段尿。2.尿红细胞相位 1) 临床意义:这是区分肾小球源性血尿还是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重要检查项目,由于需要特殊...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