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明代人穿什么衣服

2024-06-01m.verywind.com
~

 公元1368年,明朝建国。为重新振兴中国社会,明朝政府采取了上承周汉,下取唐宋的治国方针,对整顿和恢复礼仪极其重视,并根据汉族传统重新规定了服饰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发展的前提之下,明代的服饰面貌仪态端庄,气度宏美,成为中国近世纪服饰艺术的典范。

 皇帝服饰

    明代皇帝的日常服装是龙袍,上面绣着龙纹、翟纹和十二章纹,一般以黄色纱罗制成,配金冠。皇帝礼服则仍保持上衣下裳的古制,由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组成。玄衣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领、袖口、衣襟侧边、裾都是本色。纁裳织藻、粉米、黻、黼纹。

 皇后服饰

    皇后在受册、朝会时穿礼服。礼服由凤冠、霞帔、翟衣、背子和大袖衫组成。凤冠上饰有龙凤和珠宝流苏,配玉革带,青色加金饰的袜、舄。皇后的常服是穿金绣龙纹的红色大袖衫、霞帔、红色长裙、红背子,配凤冠。

 凤 冠

    明代凤冠以金、银、铜等金属丝网为胎,衬以罗纱,并挂有珠宝流苏,它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后妃所戴的礼冠,上缀点翠凤凰、龙等装饰,龙凤嘴中常衔着珠花,下垂至肩;另一种是普通命妇所戴的彩冠,上面不缀龙凤,仅缀珠翟、花钗等,但习惯上也称它为凤冠。

 霞帔

    霞帔是一种帔子,因为被人们比喻成美丽的彩霞,所以有了“霞帔”之称。它的形状象两条彩练,绕过头颈,披挂在胸前,下垂一颗金玉坠子。霞帔的纹样随品级的差别而有不同的装饰:一品、二品命妇霞帔,用蹙金绣云霞翟鸟纹。三品、四品霞帔,绣云霞孔雀纹。五品霞帔,绣云霞鸳鸯纹等。

 乌纱帽

    乌纱帽是用乌纱制成的圆顶官帽。它的式样和晚唐五代的幞头基本相同,以漆纱做成,两边展角,角长40厘米左右。皇帝日常所戴的乌纱折上巾,其样式与乌纱帽基本相同,只是将左右二角向上折,竖于纱帽之后而已。

 

 文武官服

    明代文武官员一律穿盘领右衽、袖宽三尺的袍衫,在重要礼仪场合,不论职位高低,都戴梁冠,穿赤罗衣裳,以冠上梁数及所佩绶带分别等差。在日常服装中,都带乌纱帽或幞头,并在前胸和后背缀以一方补子,文官用禽、武官用兽作装饰。官服的颜色、质地、式样、花纹图案以及尺寸因级别而异,都有明确的规定。

 补 子

 

    明代官服上最有特色的装饰就是补子。所谓补子,就是在官服的胸前和后背补上一块表示职别和官阶的标志性图案,补子一般长34厘米,宽36.5厘米,上面织有禽兽两种图案:文官一品用仙鹤,二品用锦鸡,三品用孔雀,四品用云雁,五品用白鹇,六品用鹭鸶,七品用鸂鶒,八品用黄鹂,九品用鹌鹑,杂职用练鹊;武官一品二品用狮子,三品四品用虎豹,五品用熊罴,六品七品用彪,八品用犀牛,九品用海马。

  盘领衣

    盘领衣是继承唐宋以来的圆领袍衫发展而来的。明代官员服装大多为高圆领、缺胯的样式,官服的衣袖多宽袖或大袖,有的在衣裙两侧有插摆;平民的衣服无插摆,袖为窄袖,但60岁以上老者可以穿大袖,袖长也可适当加长至出手挽回至离肘10厘米处。

 

  程子衣

    这种形式与元代以来的辫线袄近似,明朝起初称为“曳撒”,是君臣外出乘马时所穿的袍式,后来明代士大夫日常也穿这种形式的服装,称其为“程子衣”。它的特点是大襟、右衽、斜领、袖子宽松,前襟的腰部有接缝,下面打满褶裥。

    士人服装

    明代的读书人一般都穿蓝色或黑色袍子,四周镶有宽边,也有穿浅色衫子的,衣长一般到脚面,袖子比较宽肥,袖长也一律过手。通常会与儒巾和四方平定巾相配,风格清静儒雅。

 四方平定巾

    四方平定巾是以黑色纱罗制成的便帽,因其造型四角都呈方形,所以也叫“四角方巾”,明代以此来寓意“政治安定”。这种巾帽多为官员和读书人所戴,平民百姓戴的比较少,服装一般是配染色蓝领衣。

  比甲

    比甲的前身是隋唐时期的半臂,到了明代它演变成一种无领无袖的对襟式半长上衣,并成为青年女子日常穿着的外衣。后来到了清代又缩短衣身,称为坎肩、背心、马甲。

  背子

    明代的背子多为合领或直领对襟的,衣长与裙齐,左右腋下开禊,衣襟敞开,两边不用钮扣,有时以绳带系连,是女子的日常服装。一般情况下,贵族女子穿合领对襟大袖的款式,而平民女子则穿直领对襟小袖的款式。

 水田衣

    中国诗句中有“裁衣学水田”的描述,女子水田衣的浪漫和新奇从中可见一斑。水田衣是用许许多多零星的织锦缎料拼合而成的。这些缎料色彩不同,图案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也各异,所以拼制起来的服装色彩斑斓,形如水田,具有一种极其特殊的装饰效果,受到明代女子的普遍喜爱。

 裙子

    明代女子穿裙子比较普遍。裙子的颜色,开始流行浅淡的色彩,以素白居多,虽然上面有纹饰,但并不明显,即使施绣,也只是在裙摆处绣以花边,作为压脚。裙幅开始采用六幅,这也是遵循古训“裙拖六幅湘江水”。后来裙幅采用八幅,腰间细褶数十,行动辄如水纹。裙上的纹样,也更讲究。据说有种浅色画裙,名叫“月华裙”,裙幅共有十幅,腰间每褶各用一色,轻描淡绘,色彩非常淡雅,风动色如月华,因此得名。此外,还有的裙子用绸缎裁剪成大小规则的条子,每条绣以花鸟图纹,另在两畔镶以金线,称“凤尾裙”。更有以整缎折以细缱,做成“百褶裙”的。

 弓鞋

    明代女子不仅沿袭了前代缠足的风俗,而且使之大胜。缠足后所穿的鞋叫做“弓鞋”,这是一种以香樟木制成的高底鞋。木底露在外边的叫“外高底”,有“杏叶”、“莲子”、“荷花”等名称;木底藏在里边的一般叫“里高底”,又称“道士冠”。老年妇女大多穿平底鞋,称为“底而香”。

 女子发饰

    明代女子将头髻梳成扁圆形状,并在发髻的顶部,饰以宝石制成的花朵,时称“挑心髻”。后来又将发髻梳高,以金银丝挽结,顶上也有珠翠装点。渐渐地名目越来越多,样式也从扁圆趋于长圆,有“桃尖顶髻”、“鹅胆心髻”等名称,还有模仿汉代“堕马髻”的。除此之外,明代妇女也常用假髻作装饰。这种假髻一般比原来的发髻要高出一半,戴时罩在真髻上,以簪绾住头发。明末,这类发饰的样式更加丰富,有“懒梳头”、“双飞燕”、“到枕松”等各种不同样式,甚至还有成品出售。

 头 箍

    明代在年轻女子中,还有戴头箍的风尚。头箍最初是以棕丝结成网状,罩住头发。以后戴的人渐渐多了,又出现了纱头箍及热罗头箍。头箍的作用,慢慢地也由束发变成了一种装饰,发展到最后,只留下一条窄边,系扎在额头眉上。

    明光铠

    明光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铠甲,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前胸和后背的左右各佩有一块圆形护镜,这种护镜在阳光下能闪烁反光,具有明亮的视觉效果,因而有了“明光铠”的得名。除护镜以外,明光铠在肩上还装有兽头形状的护膊,它既具有保护作用,又能显示出将士勇猛威武的气势。

 服饰纹样

    人们常将几种不同形状的图案配合在一起,或取其寓意,或取其谐音,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或抒发自己的感情。这些富有浓厚民族色彩的传统图案被称为“吉祥图案”,在明代的织物上体现得非常充分:如“福从天来”“金玉满堂”“连年有余”“八吉祥”等等。尽管这些图案的形状各不相同,结构也比较复杂,但在一幅画面上,被组织得相当和谐,常在主体纹样中穿插一些云纹、枝叶或飘带,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觉。



  • 明代的儒士服装有什么特色?
  • 答:明代的儒士服装用“四方平定巾”,是黑色纱。罗制成的四角方巾,为幞头上加块褶片。原“纯阳巾”,洪武改名。还有“儒巾”,前高后低上扁下圆式样方正。如儒巾(扬州出土),为绀色软巾后垂长带。贡举人监用“遮阳巾”,圆顶宽沿俗称“大帽”。衣服“昑衫”,为盘领,右衽、宽袖、长过手,襟...

  • 明代普通人的汉服是什么样的
  • 答:明代一般妇女的服装,基本沿袭唐、宋式样,恢复了汉族习俗,主要有袍衫、袄、霞帔、褙子、比甲、裙子等。按规定,民间妇女只能用紫色絁,不能用金绣。如穿袍衫,只能用紫、绿、桃红及浅淡颜色,不能用大红、鸦青、黄色。士庶妻女所穿团衫,可以用纻丝、绫罗、绸绢,但都须浅色。至明代后期,禁令...

  • 明朝服饰的具体介绍
  • 答:明代许多男子流行的发式都是明太祖首创的。比如「网巾」,有象徵国家法令齐全的意思,「四方巾」象徵国家太平,还有「瓜皮帽」,它几乎被现代的西方人当作中国典型的帽子了。 明代的男装,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六瓣、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看起来很...

  • 求明代宫廷妃子以及宫女的衣服的名字
  • 答:缕金百蝶穿花云缎裙 宫缎素雪绢裙 刻丝泥金银如意云纹缎裳 琵琶襟上衣 云雁细锦衣 弹花暗纹锦服 妆缎狐肷褶子大氅 八答晕春锦长衣 对襟羽纱衣裳 八团喜相逢厚锦镶银鼠皮披风 云霏妆花缎织彩百花飞蝶锦衣 织锦皮毛斗篷 碧霞云纹联珠对孔雀纹锦衣 镂金丝钮牡丹花纹蜀锦衣 暗花细丝褶缎裙 ...

  • 明代人 穿什么?
  • 答:平民则穿短衣,戴小帽或网巾。明朝女子髻式也颇多,且常在额上系兜子,名“遮眉勒”。衣裙近似宋元两朝,但内衣有小圆领,颈部加纽扣。衣身较长,缀有金玉坠子,外加云肩、比甲(大背心)等。朱元璋统一天下,明代开始整体上大致恢复汉人衣冠,从唐代吸收了胡人习惯以后,发展出的汉人衣冠。明代的男装...

  • 明朝平民百姓穿的是什么衣服?明朝民间男女服饰有哪几种?
  • 答:他们的服装只能是浅色的,如紫色、绿色和红色的桃子,而不是鲜红、绿色和黄色的乌鸦和蓝色的丝绸。其基本形式与宋代大致相同。普通女性休闲服的后背款式为右领、对盘、小袖。“普通人在冬天通常穿着黑布长袍、独特的春夏长袍、双秋长袍和棉衣,他们只能选择一年四季更换黑白衣服。因此,明代普通人的衣服...

  • 古代的明朝平民服饰有怎样的特点?明朝男女服饰都是怎样的?
  • 答:一起来看看明朝时期男女的服饰都是怎样的吧!其实,明朝的服饰最开始是非常平淡的,也很普通,直到洪武末年,民间的服饰才变得丰富起来,同时,男子的服饰也变得更加丰富了,当时,男的服饰有十多种了,与此同时,这些服饰的特点跟款式也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在不断的变化,说的通俗点,就是衣服的面料变得...

  • 唐朝和明朝衣服区别
  • 答:唐朝服饰大多由公服、圆领袍、半臂、衫裙、帔、幞头、巾子、_冠、革带、蜀锦、绫、罗、夏布等组成。唐朝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崇尚黑色,玄黑代表着帝王之色。并且规定除天子明黄、太子淡黄其他的人穿黄色衣服就是有意谋反。然而明朝皇帝服饰是一个圆筒式的帽卷上面覆盖一块木制的冕板,象征天圆地方;冕板...

  • 明代的儒士服装是什么样的?
  • 答:儒士服装用“四方平定巾”,是黑色纱。罗制成的四角方巾,为幞头上加块褶片。原“纯阳巾”,洪武改名。还有“儒巾”,前高后低上扁下圆式样方正。如儒巾(扬州出土),为绀色软巾后垂长带。贡举人监用“遮阳巾”,圆顶宽沿俗称“大帽”。衣服“昑衫”,为盘领,右衽、宽袖、长过手,襟长“去...

  • 明朝衣服有哪些特点?
  • 答:官做得最大,袍服上面的朵也最多,最基层官吏,不准穿有花纹的服装。明朝的官服,已经开始用「补子」了。补子又叫补服,就是帝制时代做官的人,在服装上缝的徽识,是自明代起新订的制度。官服都是盘领式的袍服,前后胸背除了缝著一块补子外,衣襟都是右开,衣袖宽约三尺。一至四品文官穿绯袍,...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