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北方端午节风俗 北方人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呢?

2024-06-02m.verywind.com
端午节的风俗?~


1、五色丝线

一般在端午节佩戴五色丝线以辟邪。端午习俗甚多,由阴阳五行术数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辟邪习俗。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极盛,借助天地纯阳正气辟阴邪是端午习俗之一。

五色丝线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这些习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2、挂艾草

古人认为艾草有祛邪解毒之功效,因此五月初一这天黎明时分,家家户户就开始在门头上、门环上、神像前挂艾草,妇女们还要掐一枝嫩艾枝夹在耳朵上或插在头发上。艾草大多是在自家院子里栽种的,栽种多的人家会在初一这天一大早,抱上一捆挨门逐户地给没有艾草的人家送去,这样做,送艾草的人往往会赢得许多许多的祝福。

民俗活动:

端午习俗活动围绕敬龙酬龙、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具体习俗活动主要有:扒龙舟、挂艾草与菖蒲、聚午宴、洗草药水、放纸鸢、荡秋千、贴“午时符”、系百索子、打午时水、浸龙舟水、放纸龙、龙船饭、睇龙船。

点艾条、薰苍术、赠香扇、晒百日姜、挂黄葛藤、画额、佩香囊、佩长命缕、拴五色线、食粽、采药制茶、立蛋、佩豆娘、贴五毒图、游旱龙、划喜船、九狮拜象、抢青、马拉溜、挂钟馗像、品花宴等等。



一.端午食粽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讲,只要吃上了粽子,就算过上了五月节。粽子也是一种节日礼品,有钱者可包入多种果料,钱少者也可以包清水粽,既是节令食品,也可以当正餐。 二.佩五彩粽子和香囊祈福禳灾
五彩粽子的内壳是用硬纸叠成的,一般在2公分左右,外面缠上五彩丝线,连成一串。五彩粽是很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为节日带来祥和的气氛。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FONT> 三.乘水临风,登高望远“辟毒”游玩
我国自古有“南船北马”之说,南方远行靠船,北方远行靠马,所以南方端午节赛龙舟,而北方在金代曾有骑马射柳的习俗。抚顺新宾满族农家,有许多人将五月初五称为“药香节”。妇女们唠起家常都说:“五月节”天不亮采来的草药可灵了。还有的说这天露水就好像灵丹妙药,若是用这天早晨的露水洗眼睛,保你一年眼睛明亮,如同圣水一般。五月节采的艾蒿荫干后,用来“灸艾子”(针灸学),肚子里有食水都能灸化了,风寒腿秋天用艾蒿灸,七天就能治得不大离儿。还有的说这天刨的“八股牛”(药学名白藓皮)药劲大,治病效果好。 五月节这天人们都起大早,到河里去洗眼睛、洗脸。满族农家妇女起得最早,她们先到小河里洗脸、梳头,还用铜盆端回水给公婆洗脸。 孩子们在五月节经常唱着一首歌:“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除病去邪快乐又安康”。从这首歌词人们定会联想到艾蒿比其它药草灵气大。歌词“艾叶香香满堂”,是因为在三十年代新宾山城乡村草房很多。砖瓦房很少,房檐插上一大排艾蒿。被风一吹顺着开着的窗户吹进屋内,清幽香气满屋,真成了艾叶香香满堂了。在满族聚集的农村中,在五月节时普遍把桃枝插在大门上。或用桃核雕刻成小花筐挂在房门上或挂在孩子手腕上、脖子上,人们认为这能避邪。
四.悬艾蒿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蒿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艾蒿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FONT>

北方端午节的风俗有:
1. 挂五彩丝线:北方地区端午节儿童挂彩色丝缕。 彩色丝缕又称“五彩缕”、“五色丝”、“五彩龙须”、“五彩绳”。 据说,戴五彩线可以增强免疫力,不生病,还可以避邪。
2.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子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3. 端午节不仅要挂艾叶、赛龙舟,还要唱端午歌、看端午戏、吃粽子、吃饺子、吃煎饼、喝绿豆汤、吃芭蕉扇等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 北方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呢
  • 答: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该文献成了现代人们查考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参考。端午节起源于何时──...

  • 东北的端午节习俗有什么
  • 答:端午节习俗南北有别,而北方又基本上是以华北的传统习俗为主,但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咱大东北也逐渐有了自己的习俗传统。让我们来看看东北都有哪些习俗传统?咱大东北端午节的习俗,看营口占几条1、吃粽子端午节吃的习俗中,排在首位的便是粽子。南北方粽子口味虽不同,可表达的内容却是相同的,吃粽子除了古代的祭祀...

  • 北方怎么过端午节 北方端午节都有哪些风俗
  • 答:北方怎么过端午节 1、踏柳 古时,河北赵县的端午节,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而发展到现在,端午吟诗的习俗依然存在,只是缺少了到城外宴饮赋诗的雅兴。2、佩戴五毒铜钱 北方端午节有佩戴钟馗祛五毒铜钱以辟邪的习俗,不过现在逐渐被小孩子穿五毒肚兜的习俗替代...

  • 北方人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呢?
  • 答:粽子个头有大有小,但一般不会小于小女孩的拳头,形状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x0d\x0a2、北方:佩戴五毒铜钱\x0d\x0a北方端午节有佩戴钟馗祛五毒铜钱以辟邪的习俗,不过现在逐渐被小孩子穿五毒肚兜的习俗替代。有的地方流行姑姑姨姨送,有的地方流行祖母或外祖母送。\x0d\x0a五毒肚兜颜色鲜红,上...

  • 端午节南方和北方的风俗
  • 答: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南方和北方地区的端午节风俗也有所不同。南方地区的端午节有重视的习俗,主要表现在吃粽子上。南方人会提前购买各种口味的粽子,包括咸味、甜味以及荤素口味等。此外,南方人还会赛龙舟,船上的人们手持篙子,用力划动,争夺旗帜。北方地区的端午节风俗重视“食蒜”。北方...

  • 端午节北方除了吃粽子还吃什么?
  • 答:端午节北方除了吃粽子还吃吃大蒜蛋、吃打糕 。河南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

  • 端午节北方吃什么食物
  • 答:端午节美食:1、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南北方都很普遍的传统习俗。在北方主要是吃三角甜粽子,以蜜枣、大枣、豆沙为馅料,制作而成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蜜粽。南方主要是吃咸粽,馅料主要是放腌制的五花肉,南方主要是吃四角粽、尖三角形粽、方形粽。2、五黄 在江南一带有五黄月这个说法。在...

  • 在端午节这一天,南北方地区都有哪些不同的习俗?
  • 答:而在北方,则是延用了古代人们过端午的风俗,射箭和打马球就是其中比较受欢迎的竞技游戏。这也是因为端午时节天气回暖,越来越多人都选择户外活动锻炼身体,放松身心。无论南北方在同一个节日上的差异有多大,终究都是传承我国传统节日的方式之一,只有通过这些多种多样的民俗才能让这个节日以及背后的含义...

  • 北方人过端午节有什么传统习俗?
  • 答:想念穿上肚兜后拿着棍棒装哪吒的场景。再到现在有了小少爷和小公主,妈妈升级为奶奶后,基本都在城市带娃,每次快到端午时候,妈妈就会跟奶奶当年一样准备包粽子的材料和煮茶叶蛋,俩娃娃跟着妈妈跑来跑去,叽叽喳喳地,跟我当年场景一样,这可能是就是习俗的传承吧。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