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中国船文化的详细介绍?

2024-06-02m.verywind.com
~ 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独木舟的国家之一,并利用独木舟和桨渡海。独木舟就是把原木凿空,人坐在上面的最简单的船,是由筏演变而来的。虽然这种进化过程极其缓慢,但在船舶技术发展史上,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 独木舟需要较先进的生产工具,依据一定的工艺过程来制造,制造技术比筏要难的多、其本身的技术也比筏先进得多,它已经具备了船的雏形。
3. 在中国,商代已造出有舱的木板船,汉代的造船技术更为进步,船上除桨外,还有锚、舵。
4. 唐代,李皋发明了利用车轮代替橹、桨划行的车船。
5. 宋代,船普遍使用罗盘针(指南针),并有了避免触礁沉没的隔水舱。同时,还出现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
6. 15世纪,中国的帆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优越的船舶。
7. 中国古代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船舶的历史几乎与人类发展一样长久,数千年来,船舶经历了筏、独木舟、木板船、桨船、木帆船、轮船,螺旋桨到钢质现代船的发展历程,千姿百态的船型、结构、帆装、推进动力反映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多元化。
8. 在中国古代的诸多船舶中,最有影响的也是最著名的包括汉代的楼船,隋朝的大龙舟和明朝的郑和宝船。
9. 汉代的楼船高十余丈,船上的各层建筑物都各有专名。第一层称为庐,就是房屋,第二层因高居于上,所以称为飞庐,最上层称为雀室,是古船上的望台,一般派士兵在里面望、警戒,像鸟一样站在高处观察四周的动静,故称为雀室。
10. 楼船不但外观高大巍峨,而且列矛戈、树旗帜,戒备森严,攻防皆宜,是一座真正的水上堡垒。由于楼船身高体大,具威慑力,一般用作指挥船,只是它的行动不够灵便,在水战中,必须与其它战船互相配合。
11. 楼船的甲板上有三层建筑,每一层的周围都设置半人高的防护墙。防护墙与战格上都开有若干箭孔清指纳、矛穴,既能远攻,又可近防。
12. 隋朝的大龙舟高45尺,长200尺,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120个房间,全部用金玉装饰,还有高三层的龙舟九艘。
13. 大龙舟高数层,船体要用很多大木料。木料的长度有限,这就要求把许多较小较短的木料连结起来。同时,船体的骨架与板之间,船体与上层建筑物之间的连结技术要求很高,连结不好就不坚固,所以在龙舟的结构强度中,连结是极重要的。
14. 隋代大龙舟的连结方法是采用榫接结合铁钉钉连。用铁钉比用木钉、竹钉连结要坚固牢靠多了。
15. 郑和下西洋船队的主要船舶叫宝船,它采用的是中国古代适于远洋航行优秀船型--福船型。
16. 宝船高大如楼,底尖面阔,首尾高昂,首尖尾方,两侧有护板,船舱为水密隔舱结构。底尖利于破浪,吃水深,稳定性好,安全舒适,是航行于南海和西洋航线最先进的海船,也是古代世界最大的木帆船。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
  • 答:企业文化是根植于企业土壤,与企业共生共息的特有的一种产物。中船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大多数是历经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风雨的军工企业。长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新时期军工精神,铸就了中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基础。为适应集团公司的更大发展,自2001年起,集团...

  • 船文化有哪些文化元素
  • 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括了舟船文化。中国舟船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各地形成了很多独具地方特色的船俗。舟船不仅仅是一种物质载体,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神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人们的情感、思想及特定的文化意义。因而,船文化是我国宝贵的一种文化遗产。

  • 北京帆船博物馆:探寻中国古代航海文化的宝藏
  • 答:北京帆船博物馆是一座专门展示中国古代航海文化的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该博物馆建立于年,是中国第一家以帆船为主题的博物馆。它以丰富多样的藏品和精美绝伦的展览设计而闻名。在过去几十年里,北京帆船博物馆不断发展壮大,并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它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航海文化和推广传统艺...

  • 红楼梦中出现的五类船,讲述了怎样的与众不同的船文化?
  • 答:《红楼梦》中出现的这六种船,讲述了与众不同的船文化,不一样的船包含了不同的梦与美。第一,贾府负责建造海防,那么和贾府密切相关的就是战船 《红楼梦》中贾府一直都在京城生活,但是他们的祖籍却是金陵,也就是在江南沿海一带。根据贾琏的奶娘和王熙凤之间随意的对话,就可以知道贾府和王家的历史,他们两府各自...

  • 中国古代四大船型
  • 答:1. 绿眉毛 绿眉毛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鸟船,船首形状类似鸟嘴,因而得名。这种船型在浙江海上运输和海洋渔业捕捞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历史可追溯至近千年之前。绿眉毛古木帆船体现了河姆渡文化对鸟的崇拜,并融入了造船工艺中,象征着如同飞鸟般在大海中自由翱翔的愿望。它不仅是浙江舟山的海洋文化象征,也是...

  • ...说中华文明不仅仅是黄土文明.举例说明中华船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 答:到了唐代,中国的海船首先采用“水密舱”这一结构,以防止船只遇险时渗漏。到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采用了“牵星术”来进行夜航和定位,这表明当时中国已掌握了较完善的航海技术。总之,中华文明是一个多元化的文明体系,其中中华船文化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中国帆船的文化历史?急求
  • 答:帆船首初于文献出现是在汉朝的《南州异物志》。根据该书描述,汉朝中国帆船船当时设计四个风帆,并不直接迎风,而是横向且稍倾斜地面对迎风面。这样能够使船只即使在逆风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高速前行,无需像西方帆船一般降帆。在帆的材质方面,则是使用竹竿加强的“硬篷”。当时最大的船长达20米,宽10即可...

  • 中国古代四大名船
  • 答:“绿眉毛“古帆木帆船,船首形似鸟嘴,简称鸟船,因船头眼上方有条绿色眉而得名,是我国鸟船系列中的优秀船型,并与沙船、福船、广船、一起,形成中国古代“四大名船”。船是舟山海洋文化的摇篮,早在2000年前,河姆渡先民的后代面对变幻莫测的大海,出于对鸟文化的崇拜,把“双鸟升 日”文化信仰融入...

  • 中国的古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是如何发展的?
  • 答:直到现在,当地的一些国家仍称中国船为“唐船”。 一、宋元两代,我国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空前繁盛。 宋代中国海船已能横渡大西洋,开辟了直达东非的航线。南宋时,仅海关税收即年达200万贯,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1%,可以想象当时航海事业之兴盛。元代,泉州港成为最大的外贸中心,拥有海船多达1万5千多艘。元代还在泉州...

  • 师舶:探寻其背后的丰富内涵
  • 答:师舶的释义是兵船或兵舰。在中国古代,海洋一直是重要的防御领域,师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历史典故在清朝马建忠的《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中,提到了师舶的重要性。中国自古以海洋为大防,师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海洋文化师舶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师舶,还有许多与海洋...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