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关于出师表和陈情表的经典名言 出师表 陈情表 异同

2024-05-15m.verywind.com
有三个表读了很感人,一是《出师表》二是《陈情表》,还有一个是什么表,它是谁写的,你最喜欢哪个?~

  三篇感人的文章被称为"三哭",一是《出师表》,二是《陈情表》,三是《祭十二郎文》。

  有这样一句话: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西晋李密《陈情表》
  唐代韩愈《祭十二郎文》
  我喜欢李密的《陈情表》:
  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感触颇深。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6个月就死了父亲,4岁时母亲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幼时体弱多病,求知好学,博览五经,以文学见长。李密于祖母感情甚深,孝心可表。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后进献。秦始三年晋武帝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经96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
  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为病重的祖母床前尽孝。进退两难,实为忠孝两难。他说道“我是败亡之过的俘虏,身分卑微低贱,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哪里还敢迟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于祖母相依为命,在她年高体弱的时候,实在不能弃她离家远行。在最后,他乞求陛下怜恤苦心,成全其愿,准允他为祖母养老送终。那样的话,生愿以生命奉献,死后也要结草图报。忠君之情于一片孝心,令人感动涕零。这种朴素、深沉、知恩图报的情感,放射出恒久而温情的人性美。
  李密是懂得感恩的,他为了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而放弃做官显达的机会;他又为了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许下了“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报国之心。最终晋武帝为其孝心所感动,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赏赐奴婢二人,并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人,应该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而我们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人在一天天老去,我们是否可以像李密那样做到,暂弃某些机遇而回报亲人的养育之恩。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人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是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父母即使有一天不在了,他们还会长久地占据在儿女的记忆里。但这种同在更多的是睹物思人的追念和寻无觅处的黯然神伤:还有谁会呼唤你的乳名,牵挂你的冷暖,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
  人间真情——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值得我们回味、留恋,让我们懂得感恩……

一、表达方式相同,都是以语传情
1、《出师表》:出师表是诸葛亮为报答先帝之恩,光复汉室,出师北伐而写的,尽显忠臣气节。
2、《陈情表》:陈情表是李密为回家照顾祖母,辞官回家而写的,尽显孝心。
二、表达内容不同
1、《出师表》: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2、《陈情表》: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
三、写作背景不同
1、《出师表》: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蜀汉建兴元年(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
2、《陈情表》: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
《出师表》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
《陈情表》出自西晋·李密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建兴五年(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上半部分,分析当时不容懈怠的政治形势,阐述开张圣听、内外同法、亲信贤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希望后主励精图治,迅速改变龟缩于西南一隅的被动局面;下半部分,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缅怀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表明此次北伐务求成功的雄心壮志。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藏器待时。建安十二年(207年)十月,刘备三顾茅庐,始出。诸葛亮对他纵谈天下形势,并建议刘备联合孙权,抗拒曹操,以益州为基地,兴复汉室,此后一直佐刘备。

《出师表》       作者:诸葛亮

千古名言:

  1.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èn)达于诸侯

  3.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陈情表》       作者:李密

千古名言:

  1.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茕茕(qióng)孑立,形影相吊

  2.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3.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历史上有《前出师表》。至于《三国志》裴注中的后出师表,关于其是否系伪作存在争议。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
名言: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忠则 出师表 ,考则 陈情表 什么意思
  • 答: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阿斗(就是刘备的儿子)的一篇文章,讲了跟随一些刘备南征北战的事,还表露自己作为忠臣的感情。陈情表是李密写给当时的皇帝的,当时的皇帝要李密去做大官,但是李密因为自己的祖母年事已高不愿意去,就写了陈情表表达自己的孝心。后古人有:“读出师表不哭不为忠臣,读陈情表不哭不...

  • 有一句话大概意思是:“不读《出师表》不忠,不读《陈情表》不孝...
  • 答: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 被《出师表》和《陈情表》感动的一塌糊涂,你是否也被文言文感动过呢...
  • 答:《出师表》全篇浑然,恳切而不滞涩,不拖泥带水,这玩意分析起来要篇幅。我只举段落的例子。 随便举最简单的两段: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罢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 “读《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是谁说的?
  • 答:“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不落泪不忠,李密的陈情表不流泪不孝”,这句话是赵与旹说的,《陈情表》是一个写得非常好的一篇文章,他的作者是李密,《陈情表》是李密写给他祖母的,他的家庭很不幸,里面他出生的时候祖母已经52岁了,但是祖母一直将他养大一直把他抚养成人,李密也最后没有辜负他祖母...

  • 《出师表》为什么能够成为千古名篇?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作答
  • 答:从内容上看,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并且感人肺腑。文中既有“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这样的名句,又有亲贤臣远小人这样的帝王治世格言。从表达上看 整个文章以句式重叠 工整 令读者朗朗上口,并且文笔优美,感情真挚因此《出师表》不愧为千古名篇

  • 关于赞扬出师表的诗句
  • 答:1.称赞出师表的诗句 书 愤 陆 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诗译: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社会上的事情是多么的复杂和困难,只知道北伐抗金,收复中原,为祖国效力,豪气壮如山。回忆当年...

  • 北京背诵中《陈情表》名句有哪些?
  • 答:陈情表中的成语较多 如 孤苦伶仃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急于星火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结草衔环 乌鸟私情 皇天后土 等。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

  •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究竟是苏轼还是安
  • 答:刚开始发现这句话有两个说法,一是苏轼,一是赵与时.后来发现在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提到的.网上有苏轼的说法,但没有看到具体出处.安子顺(1158—1227)南宋文人,江苏镇江人,字孝天.南宋文学家谢枋得在其著作《文章轨范》中曾引用安子顺的言论,对古代三篇抒情散文(即《出师表》、《陈情表》...

  • 陈情表与出师表对比的对联。。急
  • 答: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苏轼:“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 孝 ,李密陈情表孝感天下;武侯出师表忠传西川 ...

  • 感谢老板帮助的文言文
  • 答:1、蜀汉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释义: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2、晋 李密《陈情表》:今臣亡国贱俘...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