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万历十五年》有趣的附录:大臣怎样和皇帝说话 萬曆十五年怎么样

2024-06-07m.verywind.com
大臣怎样和皇帝说话~

要看是什么时期的了,宋代之前一般是站着和皇帝说话,三公宰相还有椅子可以坐,可以和皇帝坐着说话。到了宋代宰相没椅子可以坐了,但私下面见皇帝还是有椅子可以坐的。到了明朝也是如此。不过到了清朝,管你是谁,哪怕是军机大臣也得给我跪着说话,还得口称“奴才”。

作者的序里有一句:“今日很多国家外间称之为独裁或极权,其实其内部都还有很多不能再数目字上管理的原因”那么,我们大谈不可靠的经济数字,甚至遮掩灾难和无数事故......

《万历十五年》有两篇有趣的附录,是万历皇帝与内阁大学士申时行等的召对记录,也就是皇帝召见大学士后的谈话实录,非常有意思,从中可以了解君臣谈话的一些规矩和技巧。尤其是第二篇,非常生动,如见其人。在一番问寒问暖后,万历皇帝把一个叫雒于仁的奏本交给申时行:“先生每看这本,说朕酒色财气,试为朕一评。”申时行等还来不及看,万历就急着逐条批驳雒于仁的奏本,大意是天下之人,每个都与酒色财气沾边,而雒于仁说的那些具体事实都出于诬陷(胆子也够大的,赫赫)。然后希望大学士们对他“票拟重处”。“时行等对曰:‘此无知小臣,误听道路之言,轻率渎奏。’上曰:‘他还是出位沽名!’时行等对曰:‘他既沽名,皇上若重处之,适成其名,反损皇上圣德。唯宽容不较,乃见圣德之盛。”这一番马屁拍去,万历沉吟道“这也说的是”,但仍意气难平,让时行等再详细看那奏本,一边连连说:“朕气他不过,必须重处!”时行等还是说好话,不想处置。结果皇帝又说:“如何设法处他?”直到时行等答应令雒于仁离职,皇帝才“天颜稍和”(万历还是度量小啊)。然后又提出一个难于回答的问题:“因先生每是亲近之臣。朕有举动,先生每还知道些。安有是事!”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很难回答:肯定雒于仁的举报当然不行,即便大力否定,皇帝在一时畅快之余也难免起疑心。好一个申时行,不愧是内阁首辅,当即回答:“九重深邃,宫闱秘密。臣等也不能详知。何况疏远小臣。”干脆装聋作哑,说事实如何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言下之意,皇帝您是自由的,爱咋样就咋样吧,没人知道。说完这个问题,时行等抓紧机会,希望皇帝出席一些重大活动,其时万历因不得自由,心灰意懒,对朝事非常怠堕,面对奏请,辩解说我病好了难道不想出来,“只是腰酸脚软,行走不便”。时行等又提请皇帝早日立下太子——当时皇长子已经9岁,而万历私心想立5岁的皇三子为太子——以便让他出阁读书,面对这个头疼的问题,万历竟然狡辩说:“人资性不同,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也要生来自然聪明。安能一一教训?”简直是不讲理了,时行等于是回道:“资禀赋于天,学问成于人,虽有睿哲之资,未有不教而能成者,须及时豫教,乃能成德。”皇帝眼看自己没理,只好说我知道了,先生们回阁去吧。时行等出殿后,万历却又差人让他们等着,叫人把皇长子和皇三子带过来让他们瞧瞧。时行等人等了很久,两个皇子到后,又是拍马,又是“熟视”,又是“注视良久”,顺便又提起读书进学的事,旁敲侧击,但终无结果。而万历皇帝的兴致则渐渐高起来。结果记录皇帝日常起居言行的史官大发感慨:“从来阁臣召见未有至此者,且天语谆复,圣容和晬,蔼然如家人父子,累朝以来所未有也。”好一幅召对景象啊!
(本站声明:以上文章和观点仅供学术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 《万历十五年》里面写了什么?有什么启示呢?
  • 答:这些人物之间有着复杂颚关系,并且暗藏着各种矛盾,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的矛盾,思想制度之间的矛盾,还有保守派和自由派的矛盾,这些矛盾最终导致了一个朝代的结局。《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历史性很强,传记性也很强的书,但是他并不只是一本史书,而且一本有很强的观点和评论的书籍,让人在历史中也能...

  • 如何评价《万历十五年》这本书
  • 答:比较尊重历史,可以说是史书,记录了万历十五年间,那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比如海瑞,张居正,戚继光,李贽等。作者的观点,并没有站在道德或者国家的制高点上去评价历史,而是以理性,无奈,旁观者的视角记叙历史,人物形象饱满,各有特色,并不是我们听说的那样,比如海瑞就是愚忠,或者张居正贪污,当我们看了...

  •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 答:《万历十五年》是1997年5月三联书店出版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作者是黄仁宇。一起来看看读书笔记,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 万历十五年,明王朝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这个时候,张居正也死了,张居正的功绩也被朝廷在表面上否定了。但拥有独立立场的知识分子已经很清楚,他的功绩必然要被否定,尽管他的...

  • 《万历十五年》为什么这么出名,这本书讲了些什么?
  • 答:《万历十五年》是由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自1979年首次在美国出版后广受好评。全书共讲述了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通过他们的人生轨迹窥探了当时的...

  • 关于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
  • 答:关于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5篇 品味一本万历十五年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1) 我曾经以为《万历十五年》会是一幅宏篇巨构的历史,就算不满眼艰涩的文字...

  • 介绍万历十五年
  • 答:《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英文版书名为《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法文版为《1587,Le Declin de La Dynastie desMing》,是一部史学专著。《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于1976年在美国所著,在国内直到近些年才引起大众的注意。其实这一年大明王朝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不为...

  • 简单评价一下《万历十五年》这本书
  • 答:作者自己这样评价:"《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有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由此可见作者这种"暴露"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检讨过去的错误,以作为现在乃至将来的借鉴,同时也告诉每一位读者应该如何保全中国传统中有价值的东西。黄仁宇...

  • 撕碎你脑海中的假明朝 | 被彻底翻转的皇帝、大臣和宦官们
  • 答:对于明朝的皇帝,我们是有些刻板印象的。阴刻残暴的朱元璋、居心叵测的朱棣、没脑子亲征被俘的英宗、行事乖张、荒淫无度的代表人物正德帝、因为大礼仪和大臣缠斗不休的嘉靖帝、幽居深宫不上朝的万历帝、痴迷木工活的天启帝、刚愎自用终至国破家亡的崇祯帝。这些印象,当然是历史课本、《万历十五年》、《...

  •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 答: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而这些平淡的叙述自有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对历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算不上是历史类书籍中写的最有趣的,但是如果从真正写历史的角度出发,《万历十五年》无疑...

  • 有谁看过《万历十五年》,能简单讲解一下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吗?
  • 答: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在《万历十五年》出版...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