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数字经济时代,建筑企业如何拥抱数字化

2024-06-04m.verywind.com
~

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按照可比口径计算,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名义增长15.6%,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约7.85个百分点。白皮书显示,服务业、工业、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37.8%、19.5%和8.2%。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2019年建筑业占GDP比重达7.16%,但是建筑整体数字化程度较低。据2017年12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数字时代的中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经济》显示,中国建筑业是数字化程度最低的行业之一。另据中国建筑协会的统计,我国建筑信息化投入在建筑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仅为0.08%,而欧美发达国家为1%。

显然,加速建筑业的数字化进程,对促进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立足当下,梳理建筑业数字化的现状,展望建筑业数字化的未来。

解放双手与武装大脑,建筑业数字化走过的阶段

解放双手阶段,即设计师甩图板和预算造价人员扔掉计算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建筑业分别进行了“甩图板工程”和“造价算量电算化”这两个关键动作,他们都是用计算机软件替代手工操作,降低误操作,提升的是操作层岗位的生产效率,通过操作层的数字化给后续的管理数字化奠定了基础。这个阶段,建筑数字化领域诞生不了少有影响力的企业,诸如PKPM、广联达、斯维尔、天正,都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企业。

武装大脑阶段,即通过管理的信息化,帮助建筑企业提升内部协同效率。管理的信息化主要从千禧后开始发力,电子招投标系统、施工现场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诸多管理系统陆续引入,不同程度的改善了建筑企业人员密集、离散度高、信息分散、信息利用水平低等问题,大大的提升了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2000年,新中大软件收购杭州天合,进军工程管理软件市场,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进入内部协同李侍时代。

BIM热潮,建筑数字化从内部协同走向产业协同

BIM的落地应用,不光要实现企业各部门的信息化打通,还要打通产业链不同分工的企业信息,这与产业互联网的理念完全相同。

目前,部分大型建筑企业的数字化建设从重内部流程管理,进一步面向产业协同化进行转变。产业协同,一方面得益于住建部的推动。住建部提出到2020年年底,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产业协同,另一方面源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建云筑网、中铁鲁班网、上海建工营造商,都是通过供应链的数字化,打通上下游企业。利用供应链数字化协同降本增效成为大型建筑企业的共识。

供应链数字化,是建筑业产业协同的典型应用场景

供应链的数字化,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多个异地项目,提升管理效率。建筑业具有项目建设地分散、价值链离散度高和项目周期较短的特点,导致供应链成本居高不下。通常,建筑项目建设周期在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建设期间要构建钢材等主材供应商,各类地材供应商,以及分包合作伙伴,在异地扩张项目时,原有供应体系复用度低,需要重新构哪枣吵建。以云筑网为例,中建及云筑网其他采购单位,均可共享平台36万供应商,这能降低施工企业寻源周期和采购成本,同时通过本地化的规模效率提升供应商和物流方的服务能力,整个产业链协同的效率。

供应链数字化,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增效。据中国建筑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中国建筑企业平均净利率约3.5%左右。在建筑的项目成本中,采购成本(包括材料、劳务、机械设备等)大约占到整体成本80%,是项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大型建筑企业纷纷实施B2B集采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降低采购的成本,提升采购的效率。据不完全测算,实施供应链数字岩早化后,平均采购成本降低约1%~3%左右,而采购成本每降低1%利润率将增长5%,这对于净利率低的建筑业具有重要意义。

供应链数字化,能够解决建筑企业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在传统供应链的金融领域,仓单融资和抵押融资较为普遍,融资的难度大,融资的周期长,并且融资的成本高。野马 科技 的联盟链则对建筑采购、合同、票据等数据上链,实现价值传递,一方面解决供应商对供应链平台的信任度问题,另一方面方便供应链数据与金服机构数据进行共享,方便平台企业植入供应链金融业务。筑集采的“筑链智融”运用区块链技术对数据上链存证,帮助建筑企业的供应链数据实现从核心企业到物流商、供应商多方数据传递,透过平台融资金额超过10亿元。

供应链数字化,对 社会 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受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全民开启“家里蹲”模式,各类物资紧缺,建筑项目的供应链同样面临断裂风险。从产业层面,全面掌握供应商的地理位置、库存储备和生产能力、上下游情况,与自然灾害和交通动态数据联动,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起预案,也能保障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年初,武汉雷神山和火神山两座医院在疫情期间快速建成,“中国速度”再次让全球瞩目,这背后供应链数字化同样居功至伟。

供应链数字化,是建筑业产业协同的基础。早期,建筑企业把招标采购系统线上化,解决了线上到线上的转化,但供应商的数量和质量仍然无法让采购效率最大化、采购成本最优化。单企业为主的招标采购系统向产业集采平台进行演进成为必然趋势。多个采购商(施工方)入驻平台,企业共享供应商,共享物料信息,共享物流商,以大宗物资采购撬动零星的MRO、供应链金融等更多场景企业服务,形成一套产业链协同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改造供应商、物流商、金融服务机构,解决产业链企业经营过程中物资流转、资金周转、信息传递等问题。中建云筑网、南通三建投资的筑集采、钢铁电商兰格集采平台都是建筑行业产业集采平台的践行者。

建筑数字化建设,不能盲目放卫星,要务实而为

数字化建设通常有三个阶段,即岗位和部门数字化、企业内部协同数字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三个阶段。在岗位和部门的数字化阶段,基本解决的是操作层的数字化,在企业内部协同数字化,主要解决的是企业管理的数字化,这两个阶段数字化应用以企业内部应用为主,产品选型比较灵活;产业数字化协同阶段则依赖产业链的生态建设和企业内部资源的互联互通,制约性比较大。

下面咱们就来说说建筑数字化建设的四个方式。

其一,与成熟的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合作,购买成熟的产品,这样的好处快,成本相对较低,缺点是企业的自主性弱,产品与企业的贴合度较低,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中小型建筑企业。

其二,与开发团队合作定制软件,这样的好处是在半成品的基础上定制,开发周期快,成本适中,缺点是企业通常没有完整的知识产权,比较适合大中型建筑企业,对数字化的精细化要求较高的企业。

其三,自建团队开发,这样的好处是数字化建设与企业流程和管理的贴合度高,企业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缺点是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并且需要成熟的IT管理能力,比较适合大型建筑企业或其独立的 科技 公司,可以根据此构建自己的数字化生态圈,并对外输出。

其四,强强联合,抱团建平台。类似南通二建、南通四建与龙信建设等企业结盟,共建供应链数字化平台。这样的优势是资源共享,能够快速构建生态,缺点是模式设计难度大,需要强有力的核心企业来牵头负责。

在数字化建设的实施中,通常四个方式混用,比如标准化程度高的财务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可以直接购买,但物资供应链或者劳务供应链,个性化程度高可以选择定制开发,或者自建团队开发,具体根据业务进行评估再确定建设的方式。

建筑数字化不能盲目放卫星,应该务实而为。某壹级施工企业,年产值达20亿,除了财务部拥有软件之外,其他内部管理均使用QQ、微信进行信息传递和数据共享。某同区域壹级企业,成立了自己的软件研发团队,进行企业管理软件的研发,对数字化的流程化和标准化有着深刻的认知。我们注意到,部分领先的建筑企业已经在落地BIM的推广和智慧工地的建设,但是大多数建筑企业还走在从0到1的数字化建设的中,数字化建设,不能盲目攀比,乱定目标放卫星,应该务实而为,面向经营的利润和管理的效率出发,稳扎稳打,步步推进。

今年,中央提出推动新基建建设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部署,建筑业的数字化应该与中央部署紧密结合。新基建部分的工业互联网核心是供应链数字化,供应链被称为产业的神经系统,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筑业的数字化需从供应链数字化发出,一方面促进建筑业供给侧改革,一方面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生产力,一方面促进产业协同共享,连接全产业链条,融入到数字经济的大潮之中。



在数字迟御经济时代,建筑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拥抱数字化:\

  • 建立数字化平台:建筑企业可码做岩以建立数字化平台,整合各种信息和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提高建筑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 应用BIM技术: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缩写,可以实现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的数字化,提高建筑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 应用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建筑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建筑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 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建筑项目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提高建筑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 应用虚拟现实技胡举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建筑项目的虚拟化和模拟,提高建筑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效率。

  • 总之,建筑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建筑项目的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提高建筑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 建筑企业要实现数字化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 答:建筑企业要实现数字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数字化战略:明确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愿景,制定详细的数字化战略和规划。确定数字化的重点领域、时间表和预算,以指导后续的实施工作。数字化设计与建模: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设计、建模和协同。通过BIM技术整合各项工程信...

  • 对于大多数建筑企业来说,如何让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少走弯路?
  • 答:1、岗位数字化、项目管理数字化、企业管理数字化。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渐饱和以及人口红利的消退,建筑企业需要推动生产和运维岗位实现数字化则必须应用实时、准确、全面的精益管理手段,提高效率及节约用人成本。2、在项目现场管理数字化方面,建筑企业可以通过智慧工地打造统一的决策平台和指挥中心,并以此作为企业...

  • ...及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建筑企业要如何实现数字化发展?
  • 答:首先是制度层面,要以数字化“成本管理”为核心、“过程管控”为主线,全面梳理企业战略规划、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制度,通过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建设不断对精细化管理加以强化和固化。其次是理念层面,理念是行为的先导,精细化管理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长期坚持、不断改进,这就需要调动全员全...

  • 建筑数字化革新,“云+数”加持下,数字化拥有新未来
  • 答:近年来,国家对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的重视有目共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数字中国的提出,也可看出我国在新时代建立网络强国的强大决心。建筑数字化转型升级包含了建筑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并通过新设计、新建造、新运维,形成数字建筑平台生态新...

  • 如何理解和认识新时代建筑业数字化转型?
  • 答:理解和认识新时代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技术应用与创新:新时代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将通过引入新技术和创新应用来改变传统的建筑工艺和管理方式。例如,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可以实现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各个阶段的数字化管理和协同,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2. 数据驱动和智能化:...

  • 如何促进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_百度...
  • 答:5.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建筑企业可以与科技公司、软件开发商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通过合作,可以共享资源和技术,加快技术的落地和推广。总的来说,要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技术研发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项目推广以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多方面的...

  • 建筑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
  • 答:从拿项目再到管项目着期间都经历过无数的经验教训才换来的觉醒。如今每个建筑工程企业,都在探索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做到真正的“降本增效”的效果,都在寻找一种让前线好用,让中层好管,让高层好判的信息化建筑劳务系统。为此市面上各家传统的 ERP、工程管理系统厂商,纷纷拿出各式各样的“项目管理...

  • 传统企业如何拥抱数字经济
  • 答:在数字经济的时代,传统企业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和持续改进,以保持竞争力并实现长期成功。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传统企业更好地拥抱数字经济。首先,传统企业应该认识到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个战略优先事项来对待。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加强数字化能力,优化现有业务流程,构建数字化平台,并使用数据...

  • 推动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建筑产业发展
  • 答:推进工程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所有产业的增长符号。企业为自己开发新的战略选择是大势所趋。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活跃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化。有力推动着各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进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强大动力。

  • 传统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进行企业数字化转型?
  • 答:2.企业要自己培养一些大数据理念,或者是大数据挖掘的团队。做大数据,企业的规模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传统建筑企业规模一般都是足够大的,那就需要形成一个大数据的团队。3.企业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外部数据储备。我们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数据,如果到需要的时候才去找,往往都来不及了。同样...

    相关主题

      相关链接: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