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我眼中的苏东坡

2024-06-02m.verywind.com
~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让你记忆深刻,像天上的恒星一样璀璨光芒;总有一些故事让你感到惆怅,像经年的老酒品味悠长;总有一些诗词让你触动心灵,像清风拂面般温暖舒畅。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每当人们想要体现爱情的美好时就会借用苏轼的这句名言,却不明白它最初的情感。提到苏东坡,大家都不陌生,从小我们就在他的诗词中体会着各种情感。但对他的认识似乎只限于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等。想要了解他的一生,就从《东坡传》开始吧!

《东坡传》这本书详通过描写少年,中年,老年的苏轼经历,丰富的展现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少年得志,中年官场沉浮,老年大起大落,凄凉落幕。可以说苏轼一生都在做官,贬官,流放,发配,再做官,再流放的路上。但苏轼这个人天性豁达,积极乐观,总能从细微之处找到人生的乐趣,泰然面对现实。

公元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的一个小镇。此地好学与善辩之风盛行,苏轼的家人在生活中也喜爱雄辩文章,闲谈时引经据典。而苏轼的母亲知书达理,父亲大器晚成,爷爷开明洒脱,在这种环境下出生的苏轼十分善辩,也养成了他豁达的性格。友人都称赞他有孟子之风。

苏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母亲的启蒙下学习《后书》后立下了志向,进入私塾后又很快就脱颖而出,十岁便可写出优秀的诗句,21岁便中了进士。就连当时的文学泰斗都对他赞美有加:“读苏轼来信,不知为何,我竟喜极汗下。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可以说少年时代的苏轼是顺遂的,家庭关系也是有爱互助的,尤其是与弟弟苏哲更是兄弟情深。流传至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是中秋佳节苏轼思念弟弟苏哲所做的。

少年时期的他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玉肌铅粉傲秋霜。准拟凤呼凰。伶伦不见,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扬。到处成双君独只,空无数、烂文章。一点香檀,谁能借箸,无复似张良。”

中年的苏轼可以说是一直起起起落,曲折坎坷。王安石变法是他人生经历的第一次滑坡,由于他不赞成变法又无力改变现状,便写下了万言书,准备辞官而去。但皇帝出于惜才把他贬到杭州,这是他第一次远离京城的政治中心。而后又辗转苏州等地。但他无论在哪个地方都会以民为先,为百姓谋福利,积极解决当地存在的问题。同时不忘用诗歌来反射百姓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表达对当局的不满:“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回忆少年时的意气风发。”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也为他后期的牢狱之灾埋下了隐患。

最有名的就是历史上的“乌台诗案”,这是一场针对苏轼的政治事件。先是御史以“蔑视朝廷”的罪名弹劾他。其次李定和舒亶又在苏轼的几首诗中,找到了批评青苗贷款的内容用来抨击他,他们以此为由,上书神宗,苏轼被押解入京锒铛入狱。如果不是太皇太后曹氏的赏识,还有他写给弟弟苏哲“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的诗感动了皇帝,估计他的人生也就结束了。从此以后他就开始了各种做官又贬官,做官又流放的人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正是他被贬黄州时所作。

但不得不说苏轼一直有一颗豁达的心,无论处于什么逆境都会有一种怡然自得的心态,不在意名也不在意权。做官时他一心为民,贬官时自娱自乐。著名的“东坡肉”就是他在被贬黄州时自己研究出来的一道美食,当时的猪肉富人不屑吃,穷人不会吃。苏轼便亲自下厨做出了这道流传至今美食,并为此作诗一首:“盐油糖酱伴,炉火情热聊。黄州百年事,水沸赋逍遥。”

晚年时的苏轼则经历大起大落,最后凄凉收场!先是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相当于预备宰相,期间广开言路,整治科举和官场陋习,得罪了很多权贵。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妻子二十七娘离世也给了他沉重的打击,曾发出了生则同室,死则同穴的誓言。后因不愿与小人为伍,再一次的退出政治漩涡,去了杭州。“易进如蛆蝇,腥膻所在,瞬息千万”。就是当时他的心镜。

又经历几次几次官场沉浮后,1094年,大奸臣章惇当上了宰相,这是苏轼的人生低谷的开始,先是官阶被罢,后有流放,行了大半个中国,直至海南,她的爱妾朝云也死在了惠州。在此期间他一贫如洗,经常吃不上饭,就到后山寻找苍耳用来果腹。即使环境如此恶劣,苏轼依然保留了那份诙谐和轻松,还给自己的草屋起名“槟榔屋”。更写出了:“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的优美诗词。也许是那些权贵看不得他的怡然自乐和处事风格又一次的将他流放。最终因感染痢疾死在了常州,享年六十四岁!

纵观苏轼的一生,出场时多么精彩,收场时就多么的令人唏嘘!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呢?

  • 怎么评价苏轼?
  • 答:林语堂: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

  • 我眼中的苏轼手抄报
  • 答:我眼中的苏轼手抄报:一生坎坷的苏东坡 苏轼曾对自己的一生作过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病逝前两个月,遇赦北还游览金山寺时,看着自己的一幅画像,心里百感交集,写下的《自题金山画像》诗。他用自嘲的口吻,抒写平生到处漂泊,功业只是连连遭贬。

  • 《我眼中的苏东坡》语文作文100到200字左右小随笔。不要上网抄_百度知...
  • 答:追求直着.不去介绍佛家思想了.苏轼在流放的路上寻访高僧,接受了佛家思想,逐渐佛理化了自己哀愁和痛楚.就是说佛家思想再人生最绝望的时候是最有效果,当然大文豪也是如此.苏轼也叫苏居士,所谓居士不是指文人而是指接受佛家思想的俗家弟子.苏轼作居士近半生,许多的诗词都是有丰富的哲理.正是这种接受的佛家...

  • 当代文人对苏轼的评价
  • 答:当代文人对苏轼的评价:1、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是: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

  • 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 答: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人物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

  • 我心中苏轼作文!快400作文!
  • 答:“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3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

  • 苏东坡的性格特点概括
  • 答:史书记载,苏轼在徐州做官的时候遇到了洪水,洪水决堤了,要淹没曹村,由于洪水难以泄出,水汇集到了城下,城墙马上就要被冲垮了,于是富民们都想要逃出城去躲避水灾,苏轼下令说,富民们如果逃走了,就会动摇民心,那么我还领带谁来抗击洪水呢?只要有我在,我就不会让洪水冲垮家园。于是让士兵将想要逃走...

  • 人们对苏轼的评价如何 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 答:这点从他一生中的婚姻便能看出一二,苏东坡一生曾娶妻三任。在第一任妻子王弗死后,其堂妹王润之因一直暗恋姐夫苏轼便托人做媒,最终也是如愿以偿成为第二任苏夫人。为了怀念逝去的妻子,苏轼曾作《江城子》一词,深深地抒发了对亡妻的悼念之情怀,也因为此,他被后世评价为多情之人,也算是当之无愧。 其次,单从...

  • 以“我眼中的苏东坡(苏轼)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四百字的作文!!急急急明天...
  • 答:我眼中的苏轼 我眼中的苏轼是唯美的,似风,似云,似雾,仙一样的传奇人物.苏轼,人们只道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却不知他的品性才是我们最当景仰的.记得苏轼的陌上花吗?田此诗可见他视名利为过眼云烟,从不贪图人世闽的荣华富贵.他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尽现他的豪迈.他的诗作慷慨又不...

  • 从《定风波》中,能看出苏东坡是一个怎样的人?
  • 答:从《定风波》中,能看出苏东坡是一个“闲人”,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