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将生命奉献到最后的奉献精神,有哪些名人的奉献事例呢? 关于奉献的名人事例

2024-06-01m.verywind.com
有关奉献的名人事例~

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 。
二,黄继光用胸膛堵机枪,帮助部队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是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
三,居里夫人用八年研制出镭,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四,雷锋做好事不留名。雷锋精神是指以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影响了后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五,邓稼先,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扩展资料: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推进到零号阵地半山腰。此时,山顶上敌一个集团火力点,以3挺重机枪、4挺轻机枪的密集火力,死死地控制着制高点,冲击部队受阻。
要夺取阵地,必须拿下这个火力点。营参谋长向6连下达命令,组织爆破组,坚决炸掉敌火力点。第一、第二个爆破组连续冲上去,两组同志全部壮烈牺牲。第三个爆破组又冲上去,全组同志又困在敌人阵地前。参谋长心急如焚。
他明白,在天亮前如果攻不下敌阵地,天亮后敌人就会发挥其空中优势及火力优势,反击任务不仅难以完成,而且会使部队遭受重大伤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继光

1、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
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
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2、华罗庚回国
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身教授职务,奔向祖国。归途中,他写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其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
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回国后,华罗庚进行应用数学的研究,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称为“人民的数学家”。
3、诺贝尔的永恒奉献
诺贝尔是安全炸药和无烟火药的发明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研制炸药上。研制成功后,赢得了大量专利权,积累了许多财富。
1896年,诺贝尔逝世前决定把3300万克朗作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他奖给世界上杰出人物,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服在遗嘱中说:“这奖金不论国籍、人种和语言,只发给确实对人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人。”诺贝尔为科学奉献了一生,诺贝尔奖则永远地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4、两弹元勋:邓稼先
18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祖国张开温暖的双臂迎接这位“娃娃博士”,邓稼先沉浸在青春的欢乐和家族的幸福之中。但是,历史风云变幻,祖国面临核大国的威胁。邓稼先毅然接受开拓祖国核事业重任,离别妻儿,隐姓埋名,走向大戈壁。
从此,他从物理学界的讲台上消失了。20多个春秋过后,头发里夹着大戈壁沙粒的邓稼先回来了,“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邓稼先的名字才重新出现在普通人的中间。
此时,他的妻子已年过花甲,而癌魔却早注入他的肌体,他光辉的生命已燃烧到了尽头。他临终前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而无憾!”

5、达尔文心系造福事人类
达尔文的后半生体弱多病,仍然坚持实验和著书。他曾说:“对于科学的热心使我忘却,或者赶走了我日常的不适。”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病逝。
他在自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曾不断地追随科学,并且把我的一生,献给了科学,我相信我这样倚靠是正确的,所以不会感到悔恨,但使我感到遗憾的是:我没有使人类得到直接的好处。”这些话充分表现了达尔文造福人类的伟大抱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邓稼先
参考资料用:百度百科-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罗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詹天佑

1、雷锋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团上下一致推举雷锋为抚顺市人大代表。雷锋参加完人代会回到连里就担任了二排四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锋也成了全连的四好的班长。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孩,手里还拉着一个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

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愿自己淋得透湿,也不让她们受罪。他们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那对母子安全送到家。

精彩素材1】  成都市郊农民李桂珍一家三代三十年如一日热心照料生活困难的邻居,在当地传为佳话。李桂珍现已年近70,儿子媳妇都孝顺,孙子孙女也懂事。这个幸福的家庭30多年前就向邻居罗易才家伸出了援助之手。罗易才当时患气管炎、肺结核等病,全身浮肿,不能劳动,他的妻子罗胡氏精神失常。李桂珍就和儿子廖金光一起帮他们料理家务,照料生活,请医拿药,端汤送水。后来罗易才去世,照顾罗胡氏的责任又被李桂珍的孙子、孙女承担了起来,他们和长辈一样,细心护理,无微不至,继承了良好的家风。
【精彩素材2】  20年行走雕刻“无私奉献”四个字  王顺友,男,苗族,196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马班邮路乡邮投递员。  王顺友同志1985年1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乡邮投递工作,负责木里县城至白碉乡、三桷垭乡、倮波乡,以及木里县城至卡乡邮件投递工作。1999年卡拉乡邮路调整后,王顺友只负责木里县城至白碉乡、三桷垭乡、倮波乡的邮件投递工作。月平均投递报纸700份,杂志28份,信函45封,印刷品25件,包裹5件。  王顺友同志在木里藏族自治县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长年累月奔波在往返里程达360公里的深山峡谷的乡邮路上。20年来,在雪域高原的送邮行程达26万多公里,从没延误过一期邮班,丢失过一件邮件。  2001年被四川省邮政局评为四川省邮政劳动模范;  2001年5月1日,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05年3月,中共木里县委授予王顺友同志木里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凉山州委授予王顺友同志凉山州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当选凉山州杰出青年;  2005年4月,中共四川省委授予王顺友同志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家邮政局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邮政劳动模范称号;  200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最著名的就是雷锋
还有焦裕禄、王大庆、白求恩
等等语文历史课本里面学过的很多事例

古人讲礼貌故事(曾子避席,程门立雪).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ZUO)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雷锋所在团是有着光荣战争历史的部队,他决心以实际行动发扬优良传统,开饭时,他主动给大伙读报,宣传党的政策:休息时,他教大家唱歌,雷锋在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无此的温暖,由于他身小臂力弱,开始练投手榴弹时不合格,他天不亮就消消地出去练习,十几天后,他终于和其他同志一样,在实弹学习中得到了优秀

  • 奉献精神有哪些
  • 答:1、无私奉献:这种奉献不寻求回报,完全出于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2、自我牺牲:这种奉献表现为为了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3、热情服务:这种奉献表现为对工作的热情和投入,旨在为他人提供最好的服务。4、慈善捐赠:这种奉献表现为向慈善机构捐赠资金或物品,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5、参与社区服务...

  • 关于人物奉献精神的词语有哪些
  • 答:舍己为人,不求回报,舍生忘死,舍身取义,无私奉献 ,呕心沥血、忠肝义胆、克己奉公、大公无私、尽心竭力、公而忘私、恪尽职守

  • 有哪些人具有奉献精神?
  • 答:1、蜡烛 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蜡制成,在古代,通常由动物油脂制造。可燃烧发出光亮。蜡烛虽然平凡,却有着一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新世纪,蜡烛精神就是黑暗中的一道希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2、春蚕 春蚕是一种生物,是春季饲养的蚕。在诗歌和文学作品中用春蚕形容教师等乐于奉...

  • 小草无私奉献的精神有哪些?
  • 答:1、默默无闻、乐于奉献。小草起到了净化空气,增进绿化的作用。启示人要甘做默默无闻、乐于奉献“小草”,这体现了一种顾全大局、服务大局的意识,体现了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品德。2、厚积薄发、努力上进。小草有顽强的生命力。启示人要多到基层去,多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在与群众打交...

  • 无私奉献的例子有哪些?
  • 答:1、李大钊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堂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呕心沥血,最终为革命英勇就义。2、邓稼先 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为了祖国的科技事业,他不顾自己的疾病始终...

  • 陈陆把生命最后时光留在抗洪一线,他具备怎样的精神?
  • 答:在安徽省庐江县被百年一遇的洪水侵袭时,陈陆同志带着大队指战员日夜辗转,加入到抗洪救灾的队伍中。在情况极度危急之时,陈陆同志挺身而出,不顾自己的生命,多次搜救被困群众。在营救过程中,陈陆同志被洪水冲走失去联系,经过日夜搜救,最终确认陈陆同志不幸牺牲。陈陆同志参加消防工作19个年头,参加了包括...

  • 医生遗愿穿戴整齐捐给国家,他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答: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事业,最终还把自己的遗体嘱咐家人要穿戴整齐捐献给国家。这样的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尊敬的,因为纵然他只是一个十分平凡的乡村医生,但是却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就算自己的生命不在了,无法再继续给人看病,却依然想着那些有需要的人,把...

  • 描写“奉献精神”的词语有哪些?
  • 答:1、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释义: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出 处:《汉书·贾谊传》:“为人臣者;主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清·龚自珍《龚定庵集·论私》:“且今之大公无私者;有杨;墨之贤耶?”2、公而忘私 [ gōng ér wàng ...

  • 你身边有哪些具有默默的奉献的精神请举一个例子说说
  • 答:心系百姓、忠于职守,凸显共产党人的本色■冒着生命危险在救灾前线抢险的消防队员李隆;颁奖辞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他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颁奖辞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

  • 哪些人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 答:科学家,舍身忘义的精神,努力专研,就是为了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幸福。农民,用最纯朴的行动,为国家和人民的温饱问题付出辛苦与汗水。工人,在他们辛勤的工作中,打造出我们幸福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所需。这些只是例举的一小部分,奉献是一种荣誉,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