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道德经说什么》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2024-06-02m.verywind.com
~ 译文:30根横条插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柔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思考

很多人这个也要,那个也要,这个也会那个也会,最终发现自己还不如小白收获的多?

今天读《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主要说是“无”,轮毂、陶器、房子都是外实而中空,正因为无,所以才发挥了它真正的作用。这是第一章开头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展开讨论。

关于“无”,总结一点就是: 大象无形,可以容纳百态

什么是“无”,虚怀若谷,你脑子都是满的,如何吸收得了新知!

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今天这章对我的收获:

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苏格拉底,有一天一位学生来拜师,说我要跟你学习。老师说你都会啥呀,学生说我会这个、我会那个、我还会很多。老师一听说那你交双份学费,学生很疑惑,苏格拉底说,第一份学费,我得先把你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满满当当的东西给清除掉,这很费时间的,第二份才是我来教你。

这就像我5年前失眠这个事,关于拯救失眠这个事,我尝试过干家务、读书,读了管理的书、心理学的书、学习工具书、最后是哲学。

哲学的书,润物细无声,说的都是人性看似基础的东西,是你真真实实做为一个人,都会感受到的人性善恶、美丑,看似基础,实则非常深奥,可以渗透到管理、创业、学习、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

我发现,你的很多不快啊,其实都是你脑子装的太多,把自己低谷时期的焦躁放大了N多倍。

首先,清楚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某一阶段进入人生的低谷,你得感谢这段低谷,来的早,让你有精力去继续前行,因为在这个阶段,你只要往前走,不管是往哪个方向,你都在向上走;其次,要理解那些历史人物很多都没有学会同身边人<和其光、同其尘>,他们很多也都没有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功成而佛居,是以不去>,我们都会有那么一段格格不入的岁月;最后,你竟然可以借助经典书籍, 照着玄静,窥视内心,对视2500年前老子掏心掏肺的教导?除了感觉自己庆幸之外,更该意识到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我也没啥特别,我也没啥好焦躁的。

最近一年,我一直在学习早睡早起,空心学习写作,规范作息!

我记得初中时外公给我讲了很多哲学的道理和故事,那会其实似懂非懂。现在再来细品,感觉很多事情都像是真实的发生的一样,能更好的理解这层意思。

哲学会让你明事理,在理清楚历史人物的辉煌和跌落后,你才会珍惜当下的每一份每一秒,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才会感受到宇宙万物的生生不息,你才会体会到,你的时间需要聚焦在你关注的事情上,否则你是在毫无节制的内耗。

空心学写作,知识慢积累!如果你也在某一刻感受到<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那恭喜你,哲学帮到了你,你心中的那个无形的力量发挥出来了。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