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苏轼最洒脱的一首词,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2024-06-02m.verywind.com
~

此词作于密州,当时东坡的生活还过得去,每天除了想亡妻,想弟弟,想家,也没有多少愁事,偶尔还要出城去浪一下:

想亡妻,他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想弟弟,他写下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去玩,写下了“老夫聊发少年狂”,想家,自然就是这首: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上片写景,“春未老”起句,是点明季节:春已暮而春未老,柳枝在春风中摇曳。然后登高望远,映入眼中的是“半壕春水一城花”,将春水、春花一一展开,铺排在读者眼前。最后以“烟雨暗千家”结尾,居高临下,举目远眺,烟雨笼罩着整个密州城,一城春光在眼底,有一种朦胧美感。


下片抒情,紧承上片,是触景生情。“寒食后”,进一步点明登台时间,酒醒后东坡开始感叹:“休对故人思故国”,这句是愁,为何?因为寒食后就是清明,传统意义上,这时应该返乡祭祖,但东坡却不得归,故而生出思乡之愁。“且将新火试新茶”,寒食起三天,要禁火以纪念介子推,三天后重新起火,故称“新火”,煮茶暗含的是东坡难以解脱的乡愁,但又是他排解思乡之情的一种方式。

“诗酒趁年华”:你看,东坡就是这样一个奇男子,他有李白仙气的一面,但他也会悲伤难过,他有杜甫悲苦的一面,但他又会从中自我调节,在乡愁笼罩的愁闷情绪下,东坡笔锋一转,以“诗酒趁年华”总束全文:尘世间的悲欢,算得什么呢?人生当超然物外,以诗酒作陪,方不负来这世上一遭。

这首词,紧紧围绕“超然”二字,从外物,到内心,到最后的诗酒趁年华,就是东坡超然的过程,这也代表了东坡整个密州时期的心境。



  • 苏轼最洒脱的诗词
  • 答:最洒脱的当属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

  • ...还酹江月是苏轼消极的向天地妥协还是豁达与洒脱的情感慰藉?
  • 答:如果从苏轼的人生经历来看,他面对一次次巨大的挫折依然保持乐观心态,拥有一颗浪漫的内心,这句诗句表达的也是一种豁达与洒脱。但毕竟千来年过去了,诗人当时怎么想的,当时什么心态,现代人也已经无法调查研究了,或许他当时突然有些消极情绪也是有可能的。

  • 苏轼的豪放洒脱诗词(五首左右)
  • 答: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雄伟、壮丽,是作者中年被贬时,游觅赤壁时所作,作者借歌颂周公瑾的宏伟事迹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是苏轼...

  • 有一种洒脱叫苏东坡
  • 答:喜欢苏轼,是因为好几首词而起。有人说,一个人会羡慕的东西,就是他缺少的东西。可能是自己的人生太规规矩矩,读书考试大学工作,所以在诗词中独爱苏东坡里其他文人没有的洒脱气质。晚上喝醉了,回家晚了,敲门打不开怎么办:“倚帐听江声”。很可爱的一个场景,虽是简单写景,但是这人的本性已经...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答: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片把酒颂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思想过程;下片对月怀人,阐发月...

  • 苏轼最令人绝望的一首词,开头便是名句,最后一句说了什么,令人羡慕不已...
  • 答:这首诗歌的最后一句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话其实就是他看破世间,觉得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梦。就像《金刚经》里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既然人生如此那就举起手里的这杯酒敬此刻的月光,苏轼的这种洒脱令人羡慕。这首词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最洒脱的诗词
  • 答:关于苏轼最洒脱的诗词,介绍如下:1.《满庭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

  • 苏轼词的风格
  • 答:2、旷达风格 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表达了诗人希望隐居、避开乱世、期待和平的愿望;如《水调歌头 怀子由》。3、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 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了怎样的内涵
  • 答: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团围、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上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

  • 请选择1~2首你最喜欢的苏轼词,阐释苏轼在人生逆旅中的天真性与丰富感...
  • 答:熬夜到这个点恰巧看到了,一不小心还真想到勒这首苏轼的《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小时候印象很深刻的词,我觉得很能够体现他在人生逆旅中豪放派的洒脱态度,整首词内容以小微见丰盛写的是偶然遇雨的情景抒发的是面对人生风雨泰然自若的真性情。以下是转自百度风间妖妖...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