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后面两千多年历史看,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影响主...

2024-06-02m.verywind.com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历史是什么作用?好还是坏~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专制帝王,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而作为一种成熟的制度亦同样成为定型;是他完成了专制政治结构的基本工程,所谓“内圣外王”,刚柔相济,人治社会的政治理想第一次因为有了一套完备的仕进制度而得以确立;是他使得大家族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社会牢固、安定的势力,并进一步推而广之,最终使之成为整个宗法制国家的基础。
  不过,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固然自有其进步意义,但它对历史的负面影响却也同样不容忽视,像专制“大一统”的思想固然能够增强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但同时却也将专制集权推向了登峰造极之地步;大家族的生活方式虽然的确成为超稳定社会之基石,但同时也使得人治政治成为两千年不变之定式;至于汉武帝时代连年不断的战争与攻伐,则更是造成了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之恶劣后果,其间利弊得失,自是一言难尽。

汉武帝在位时,百家争鸣的局面还在持续着.汉武帝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以儒家为正统学说,其他各家均被排斥.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对汉武帝巩固统治的主张。
汉朝初年,中原长期战乱的局面终于停止,继大秦以来再一次实现了大一统。但是常年战乱给国家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再加上刘邦刚刚登基称帝,统治并不稳定,图谋皇位的人比比皆是,因此汉初也曾经运用老庄的无为之治来缓解社会,政治和经济上的矛盾。
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空前强大,为了进一步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皇权,必须得有一个统一的,倾向于皇权的思想。于是汉武帝选择了被董仲舒神话了的儒家思想。“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序幕”,所以思想上必须统一,于是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奠定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这一主张对汉朝自然是好。在儒家教义的倡导下,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
不过要说对后面的历史,利弊如何自然还有一番论断。

以上说道:国家的安定需要思想的稳定。

不过稳定的思想是否对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的作用呢?

答案自然不是肯定的。

从经济的角度纵观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在铁犁牛耕的发明之下,中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大的发展,粮食产量有了质的飞跃。这终究是靠百家争鸣的思想环境影响的。试问:在死板的思想下人会寻求进步吗?
从渔猎时代开始,社会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最为迅速。而自汉朝以后儒学一家独大,在没有外力的压迫下,思想的进步显得尤为缓慢。隋唐科举之后这一现象更是明显。这个天下除了皇帝以外,已经是士人的天下。可是这个士人是不思进取的,只为了读书而读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在西方轰轰烈烈的思想变革引导的工业革命是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时。中原大地还在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带来的安稳平静。最后以被炮火轰开大门作为悲惨的结局。
别以为这是地理位置带来的差异,别以为这是人种带来的差异。
这一切都是思想的火花点燃的!

因为思想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总结: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性质: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性质相同的,暴力的,强制的以思想统一巩固统治的手段。
影响:
积极:巩固了统治;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为后来两千年的相对稳定的封建专制打下了思想上的基础。
消极:禁锢了思想;限制了民主政治的发展;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中国再后来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从统治者的角度看,儒学维护的是自己的利益,是利大于弊;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确实弊大于利。

略抒拙见,如有不当,还请斧正。

  • 我国古代历史上统治者曾经使用过哪些思想治国,如儒家等?
  • 答: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除极短时期以外)一直被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统治思想,处于正宗地位;哲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是在儒家内部进行的。从西汉董仲舒、唐韩愈,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王守仁等人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唯心主义传说;从东汉王充、唐柳宗元,刘禹锡、北宋...

  • 唯一能跟孔家叫板的世袭家族,2000多年从未中断,是哪个家族?
  • 答:中国自秦以后2000年朝代不知道换了多少代,但是孔子家族却几乎在每个朝代都受到了封赏,第10代孙孔随刘邦作战,在韩信十面埋伏打败项羽的过程当中立下大功,被封为左司马、将军、都尉,从此孔家成为了汉朝大家族,后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家族更是受到了空前的关注。晋孔坦是孔子第26代孙,任世子文学...

  • 在中国,儒家思想为什么会影响中国两千年?
  • 答:直到大秦统一六国之后的汉武帝时代,为了进一步维护中央政权大一统,认为道家的小国寡民思想意识难以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家走上政治的巅峰,既以仁德教化万民修身齐家,又以仁政治国平天下。从此儒家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体文化,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 秦以后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属于什么?
  • 答:秦以后的中国古代以礼为中心的法制: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便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儒家体系中有:仁、义、礼、智、信.《论语》又曰:不学礼,无以立.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所以说中国是个礼制的社会。不过中国...

  • 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派主要画面是什么_百度知 ...
  • 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仁孝思想体系很利于统治者稳定社会,安抚百姓,所以统治者就采用了,并成为正统思想,其实也就是统治的需要。中国的封建正统思想提倡的是儒家思想,提倡君权神授、江山一统、三纲五常等。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 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前134年)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让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编辑本段含义 把其他的思想,学问全部废除,只留下儒家的学问供世人学习。独尊儒术中,儒是指儒家,而术指的是法家和黄老之术,我们不要把历史的罪状都因为这句话都一下子的都扔...

  • 天水伏羲资料
  • 答:特别是伏羲画了八卦,伏羲在六千年前竟创画了今天仍旧视为科学的“高科技”八卦,在伏羲时代竟出现了“高科技”? 在两千多年前,晚于太史公司马迁《史记》125年的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世历千古,人更三圣”。三圣者伏羲、周文王与孔子也。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两千多年来,儒家文化一直是...

  • 秦汉时期对待儒术为什么不一致
  • 答:汉初君王基本上延续了带有显明儒家思想烙印的休养生息政策,百姓无不称道,至汉武帝时,汉朝渐已强大,体会到儒家治国理念的好处的武帝更是坚信了儒家为治国之根本的观念,与其说是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念,倒不如说是他刚好迎合了武帝的胃口——至此,儒家学说开始正式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

  •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是否奠定了中国两干多年的思想体系?
  • 答:在我看来,汉朝时期,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体系。不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属于文化,思想,治国方针上的争鸣。不过呢,这里的“...

  • 独尊儒术是哪个皇帝推行的
  • 答: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关于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杰出的...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