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发现有一种鸟,身子是黑色的,眼睛旁边有一块白色,白色中还有一个红点。请问这是什么鸟? 图片这个鸟类是什么?身上是白色羽毛,肥肥的,嘴巴是红色尖尖的...

2024-05-23m.verywind.com
这是什么鸟? 尖嘴,红脚,黑色眼睛外有一圈红色~

珠颈斑鸠(学名:Streptopelia chinensis),又名鸪雕、鸪鸟、中斑、花斑鸠、花脖斑鸠、珍珠鸠、斑颈鸠、珠颈鸽、斑甲,是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中国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常见的斑鸠。
小型鸟类,体长27~34cm,体重120~205克,嘴峰长15~19毫米,翅长137~163毫米,尾长123~165毫米,跗跖长20~26毫米。头为鸽灰色,上体大都褐色,

珠颈斑鸠品种下体粉红色,后颈有宽阔的黑色,其上满布以白色细小斑点形成的领斑,在淡粉红色的颈部极为醒目。尾甚长,外侧尾羽黑褐色,末端白色,飞翔时极明显。嘴暗褐色,脚红色。
前额淡蓝灰色,到头顶逐渐变为淡粉红灰色;枕、头侧和颈粉红色,后颈有一大块黑色领斑,其上布满白色或黄白色珠状似的细小斑点,上体余部褐色,羽缘较淡。中央尾羽与背同色,但较深些;外侧尾羽黑色,具宽阔的白色端斑。翼缘、外侧小覆羽和中覆羽蓝灰色,其余覆羽较背为淡。飞羽深褐色,羽缘较淡。颏白色,头侧、喉、胸及腹粉红色;两胁、翅下覆羽、腋羽和尾下覆羽灰色。雌鸟羽色和雄鸟相似,但不如雄鸟辉亮、较少光泽。虹膜褐色,嘴深角褐色,脚和趾紫红色,爪角褐色。

应该是白文鸟

红耳鹎 中 文 名:红耳鹎(又名:红颊鹎)
物种分类:雀形目PASSERIFORMES→鹎科Pycnonotidae→鹎属Pycnonotus striatuspanaxy摄影:红耳鹎
拉 丁 名:Pycnonotus jocosus
英 文 名:Red-whiskered Bulbul
国内分布:国内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往东经云南南部、贵州南部、广西南部一直到广东西部和香港(留鸟,见于中国南部和西南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红耳鹎在我国曾经较为丰富。但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增加、森林砍伐、环境污染,特别是由于该鸟羽色艳丽,善于鸣叫,食性杂,易于饲养,可作笼养鸟而常遭捕猎,种群数量已明显下降,成百只的大群已很难见到,应注意保护、控制猎捕。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东喜马拉雅山至中南半岛以及马来半岛等地。
经济用途:嗜食果实及其其它植物性食物和害虫,对农林业益害参半;鸟羽毛鲜丽,养作笼鸟,可作出口商品。
迁徙:留鸟,不迁徙。
野外鉴别特征:小型鸟类,体长17-21cm。额至头顶黑色,头顶有耸立的黑色羽冠,眼下后方有一鲜红色斑,其下又有一白斑,外周围以黑色,在头部甚为醒目。上体褐色。尾黑褐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下体白色尾下覆羽红色。颧纹黑色,胸侧有黑褐色横带。白喉红臀鹎外形和大小与本种极为相似,但白喉红臀鹎头顶羽冠短而不明显,脸部银灰色而不具红白二斑,野外不难鉴别。
红耳鹎形态描述:前额至头顶黑色,头顶具高耸的黑色羽冠,眼后下方有一深红色羽簇,形成一红斑;耳羽和颊白色,紧连于红斑下方。后颈、背至尾上覆羽等其余上体棕褐色或土褐色,有的标本具棕红色羽缘。尾暗褐或黑褐色,除中央1-2对尾羽外,其余尾羽内翈具白色端斑,并愈向外侧尾羽此白斑越向外翈扩大,直至整个端部。两翅覆羽与背同色,飞羽暗褐色或黑褐色,外翈略缀土黄色或淡土褐色。颊、喉白色,且和颊部白色之间有一黑色细线,从嘴基沿颊部白斑一直延伸到耳羽后侧。其余下体白色或近白色,两胁沾浅褐色或淡烟棕色,胸两侧各有一较宽的暗褐色或黑色横带,自下颈开始经胸侧向胸中部延伸,且形渐细狭,最后中断于胸部中央,形成不完整的胸带,尾下覆羽鲜红色或橙红色。 虹膜棕色、褐色、棕红色或深棕色,嘴、脚黑色。
生境:村落、农田附近的树林、灌丛,城镇的公园。性活泼,常呈10多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也集成20-30多只的大群,有时也见和红臀鹎、黄臀鹎混群活动。整天多数时候都在乔木树冠层或灌丛中活动和觅食。善鸣叫,鸣声轻快悦耳,有似’布匹-布匹-布匹’或’威-踢-哇’声音。通常一边跳跃活动觅食,一边鸣叫。
体型:雄性体重26-40g,雌性28-43g;雄性体长175-210mm,雌性165-223mm;雄性嘴峰12-15mm,雌性12-15mm;雄性翅80-92mm,雌性81-98mm;雄性尾83-99mm,雌性81-100mm;雄性跗跖19.5-24mm,雌性19-23mm。
食性: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见啄食树木和灌木种子、果实、花和草子。尤其是榕树、棠李、石楠、蓝靛等树木和灌木果实。动物性食物主要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
繁殖:繁殖期4-8月间,期间甚为活跃,常站在树梢高声鸣叫,或雌雄鸟在树冠与花丛间相互追逐、飞舞和嬉戏。通常营巢于灌丛、竹丛和果树等低矮树上,巢多置于灌木或竹丛枝权间,也见在香蕉林和香蕉叶柄处营巢。巢由细的枯枝、枯草、树叶等材料构成,内垫细的枯草茎、草根、兽毛、鸟羽等柔软材料。巢呈杯状,大小直径为7-8cm,高7-15cm,深4-6cm,距地高0.8-2m。每窝产卵2-4枚,多为3枚。卵粉红色,满布暗红色和淡紫色斑点,尤以钝端较著,常在钝端密集形成一道暗纸币上的红耳鹎紫红色环带。卵的大小为20-24mm × 15-18mm。孵化期12-14天。
捕食方法:用嘴在树枝间啄食,有时也在飞行中捕捉飞虫。
习性:常见留鸟。喜欢结群活动。3-8月在树上筑巢繁殖。因有高耸的冠羽,俗称“高髻冠”。鸣叫声为轻快悦耳的“布比-、布比-”或“威-踢-哇”在广东一带常被作为观赏鸟饲养。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 文 名:红耳鹎(又名:红颊鹎)
物种分类:雀形目PASSERIFORMES→鹎科Pycnonotidae→鹎属Pycnonotus striatuspanaxy摄影:红耳鹎
拉 丁 名:Pycnonotus jocosus
英 文 名:Red-whiskered Bulbul
国内分布:国内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往东经云南南部、贵州南部、广西南部一直到广东西部和香港(留鸟,见于中国南部和西南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红耳鹎在我国曾经较为丰富。但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增加、森林砍伐、环境污染,特别是由于该鸟羽色艳丽,善于鸣叫,食性杂,易于饲养,可作笼养鸟而常遭捕猎,种群数量已明显下降,成百只的大群已很难见到,应注意保护、控制猎捕。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东喜马拉雅山至中南半岛以及马来半岛等地。
经济用途:嗜食果实及其其它植物性食物和害虫,对农林业益害参半;鸟羽毛鲜丽,养作笼鸟,可作出口商品。
迁徙:留鸟,不迁徙。
野外鉴别特征:小型鸟类,体长17-21cm。额至头顶黑色,头顶有耸立的黑色羽冠,眼下后方有一鲜红色斑,其下又有一白斑,外周围以黑色,在头部甚为醒目。上体褐色。尾黑褐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下体白色尾下覆羽红色。颧纹黑色,胸侧有黑褐色横带。白喉红臀鹎外形和大小与本种极为相似,但白喉红臀鹎头顶羽冠短而不明显,脸部银灰色而不具红白二斑,野外不难鉴别。
红耳鹎形态描述:前额至头顶黑色,头顶具高耸的黑色羽冠,眼后下方有一深红色羽簇,形成一红斑;耳羽和颊白色,紧连于红斑下方。后颈、背至尾上覆羽等其余上体棕褐色或土褐色,有的标本具棕红色羽缘。尾暗褐或黑褐色,除中央1-2对尾羽外,其余尾羽内翈具白色端斑,并愈向外侧尾羽此白斑越向外翈扩大,直至整个端部。两翅覆羽与背同色,飞羽暗褐色或黑褐色,外翈略缀土黄色或淡土褐色。颊、喉白色,且和颊部白色之间有一黑色细线,从嘴基沿颊部白斑一直延伸到耳羽后侧。其余下体白色或近白色,两胁沾浅褐色或淡烟棕色,胸两侧各有一较宽的暗褐色或黑色横带,自下颈开始经胸侧向胸中部延伸,且形渐细狭,最后中断于胸部中央,形成不完整的胸带,尾下覆羽鲜红色或橙红色。 虹膜棕色、褐色、棕红色或深棕色,嘴、脚黑色。
生境:村落、农田附近的树林、灌丛,城镇的公园。性活泼,常呈10多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也集成20-30多只的大群,有时也见和红臀鹎、黄臀鹎混群活动。整天多数时候都在乔木树冠层或灌丛中活动和觅食。善鸣叫,鸣声轻快悦耳,有似’布匹-布匹-布匹’或’威-踢-哇’声音。通常一边跳跃活动觅食,一边鸣叫。
体型:雄性体重26-40g,雌性28-43g;雄性体长175-210mm,雌性165-223mm;雄性嘴峰12-15mm,雌性12-15mm;雄性翅80-92mm,雌性81-98mm;雄性尾83-99mm,雌性81-100mm;雄性跗跖19.5-24mm,雌性19-23mm。
食性: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见啄食树木和灌木种子、果实、花和草子。尤其是榕树、棠李、石楠、蓝靛等树木和灌木果实。动物性食物主要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
繁殖:繁殖期4-8月间,期间甚为活跃,常站在树梢高声鸣叫,或雌雄鸟在树冠与花丛间相互追逐、飞舞和嬉戏。通常营巢于灌丛、竹丛和果树等低矮树上,巢多置于灌木或竹丛枝权间,也见在香蕉林和香蕉叶柄处营巢。巢由细的枯枝、枯草、树叶等材料构成,内垫细的枯草茎、草根、兽毛、鸟羽等柔软材料。巢呈杯状,大小直径为7-8cm,高7-15cm,深4-6cm,距地高0.8-2m。每窝产卵2-4枚,多为3枚。卵粉红色,满布暗红色和淡紫色斑点,尤以钝端较著,常在钝端密集形成一道暗纸币上的红耳鹎紫红色环带。卵的大小为20-24mm × 15-18mm。孵化期12-14天。
捕食方法:用嘴在树枝间啄食,有时也在飞行中捕捉飞虫。
习性:常见留鸟。喜欢结群活动。3-8月在树上筑巢繁殖。因有高耸的冠羽,俗称“高髻冠”。鸣叫声为轻快悦耳的“布比-、布比-”或“威-踢-哇”在广东一带常被作为观赏鸟饲养。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泰国南部的也拉府(Yala Province)每年三月份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红耳鹎歌鸣比赛,奖励获胜的红耳鹎饲养主人。

红耳鹎。
http://baike.baidu.com/view/37831.htm?fr=ala0_1

红耳鹎,应该没错。

绣眼鸟

  • 我家的鸟它全身黑色,嘴巴黄橘色,眼睛周围有片黄色的东西,请问各位大哥...
  • 答:初级飞羽中部贯以斜行白斑,其余体羽黑色,有强烈紫色(头顶、上背和胸)、蓝绿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或深蓝色(其余体表)的光泽。故此种鸟虽体黑而不丑。 后头两侧各有一鲜黄色肉质垂片,与眼下和眼后的三角形大块鲜黄裸露的皮相连。据说肉垂小者聪慧灵敏,易学人语;肉垂大者接受能力差,...

  • ...黄嘴。黑身。翅膀黑中有白。眼睛周围有一圈黄毛。请问这是什么品种...
  • 答:八哥

  • 这是什么鸟?身体棕黑色,眼睛周围是黄色的
  • 答:2013-08-05 黑色,褐黄色尖嘴,身长大约有15cm,这是什么鸟呢? 10 2018-01-09 黑色眼睛,身上棕色羽毛,黑色尾巴。头顶带有黄色条纹的鸟是什么... 2015-02-17 这种全身黑色嘴巴黄色的是什么鸟 36 2015-06-26 家里有种鸟,身子是棕黄色,翅膀是黑色的,头上有黑有白,这是什... 1 2017-04-30 如图,嘴巴...

  • ...全身黑色,嘴巴黄橘色,眼睛周围一圈黄色,请问各位大哥这种是什么_百 ...
  • 答:乌鸫(dong),杂食性,主食昆虫、蚯蚓,也吃果实、谷物,建议放生 乌鸫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9013.htm

  • 请问这种是什么鸟?好养么。黑色眼睛脖子下面面有圈黄色,翅膀黑白黄色...
  • 答:这是鹊鸲幼鸟。雀形目鸫科鹊鸲属的鸟类,体长约21厘米,嘴形粗健而直,长度约为头长的一半或比一半略长;尾呈凸尾状,尾与翅几乎等长或较翅稍长;两性羽色相异,雄鸟上体大都黑色;翅具白斑;下体前黑后白。但雌鸟则以灰色或褐色替代雄鸟的黑色部分。鹊鸲性格活泼好动,觅食时常摆尾,不分四季...

  • 黑色的鸟有哪几种
  • 答:黑色的鸟有乌鸦、黑色吸蜜鹦鹉、八哥、棕榈凤头鹦鹉、黑鸫、黑百灵、鹩哥、黑卷尾、黑文鸟等。1、乌鸦 乌鸦是雀形目鸦科鸦属中数种黑色鸟类的俗称。又叫老鸹,嘴大喜欢鸣叫。为雀形目中体形最大的鸟类,体长50厘米左右。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2、黑色吸蜜鹦鹉 黑色吸蜜鹦鹉有明亮的羽毛,明亮...

  • 有谁知道这是什么鸟吗,眼睛周围有红圈,尾巴黑很长,羽毛灰褐色,
  • 答:杜鹃科 Cuculidae 鸦鹃属 Centropus 鸟类 下图为 褐翅鸦鹃 Centropus sinensis ,俗称 大毛鸡、乌鸦雉、毛鸡、黄蜂、红毛鸡 褐翅鸦鹃为传统毛鸡酒的原料,可治疗妇科疾病。中医传统理认为褐色鸦鹃论认为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或鲜体,有滋补、养血、调经、通乳、祛风湿的功能。因褐翅鸦...

  • 嘴黄色的尖的 眼有一圈黄的 身子是黑的 是什么鸟
  • 答:应该是乌鸫。乌鸫为中国南方喜欢饲养的歌鸟。野生成鸟野性大,难驯熟,常因过度撞笼而死亡。饲养乌鸫用八哥笼为宜,也可用画眉笼,或自制类似大小、亮底、条间距2厘米的竹笼。掏到乌鸫雏鸟,一般喂豆制品(如白豆腐干或白豆腐皮),切成适口小块用竹签挑着喂;最好再加新鲜肉沫拌粉料(如点额粉、...

  • 黄肚子黑脑袋黑眼睛上有白眉两个黑翅膀上都各带一道白的鸟叫什么
  • 答:南方叫金肚子,北方叫花手绢,学名叫白眉姬鹟。白眉姬鹟 小型鸟类,体长11-14cm。雄鸟上体大部黑色,眉纹白色,在黑色的头上极为醒目。腰鲜黄色,两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白斑。下体鲜黄色。雌鸟上体大部橄榄绿色。腰鲜黄色,翅上亦具白斑。下体淡黄绿色。黄眉姬鹟和本种非常相似,野外容易混淆。但...

  • 头上有冠,眼睛下面是白色毛,全身黑色的鸟,叫什么
  • 答:这是小鸟吧,我看小是灰椋鸟的小崽。估计是椋鸟的品种里的。这是小鸟不好确定,没换毛呢。换完了就可以确定是那种了。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