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透光镜:失传1000多年的“黑科技”,制造技术现代人也无法复制

2024-06-01m.verywind.com
~

文·段宏刚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文明的国家,在5000年 历史 里,中华先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发明了琳琅满目的东西,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发明”之外,还有许多其它的 科技 成果,有些发明, 科技 含量之高,工艺之先进,做工之优良,完全可以看作是 “黑 科技 ”。

国际考古界有一个公认的观点,认为人类诞生文明的三大标志是: 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国家的形成。

青铜是人类 社会 最早使用的金属工具,由80%左右的红铜加上20%左右的锡或铅制作而成。

青铜具有熔点低(800 C),强度高,韧性好等特点,被古人广泛用在制造兵器、炊具、酒具、乐器、容器、礼器、工具,以及其它生活用品领域。

古人在生活中离不开青铜器皿,铜镜便是古人每天都要用的一种生活用品。铜镜的制作材料恰恰就是青铜,跟制作炊具和兵器的青铜在成分上相差不大。

在铜镜没有被正式创造出来之前,古人通常把清水倒在铜盆里当作镜子来使用,称作“鉴”,像人们常说的“日月可鉴”、“光可鉴人”等成语,渊源都来自这里。

实际上,铜镜早在商朝时期就被制作出来,不过,人们在当时把铜镜仅仅当作祭祀的一种礼器。

大约在东周末年,铜镜才脱离祭祀用品的范畴,开始进入贵族的生活。直到西汉末年,铜镜大量走向民间,成为普通大众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古人制作铜镜时非常讲究,在造型上,将其塑造成圆形、椭圆形或者方形,背面雕饰出许多精美的花纹和图案,正面以铅、锡等软金属慢慢磨砺,直到磨得光滑平整,能清晰地照出影子,才算制作完成。

铜镜毕竟是在西汉时期盛行起来的,因此,目前传世的铜镜绝大部分出自西汉。

西汉铜镜以圆形为主,非常重视装饰效果,镜子背面流行的图案装饰多达几十种,有些铜镜在背面还会铸上几个具有美好寓意的篆字,如,常富贵、长相思、乐未央,等等。

在众多出土的西汉铜镜里边,有一款西汉中期的铜镜十分引人注目,因其具有神奇效果,被现代人称作 “透光镜”, 是中国古代名副其实的“黑 科技 ”。

“透光镜”的工作原理和制作工艺都很复杂,现代人很难想象出2200多年前的西汉人有能力把它们发明创造出来,因此,民间许多人把透光镜称作“照妖镜”。

到目前为止,透光镜在国内已经出土了好多块,出土的普通铜镜更是不计其数,它们因为常年深埋在地下,其镜面和花纹都保存得相当完好,大部分到现在依然能当镜子用。

1991年从徐州东洞山“汉楚王陵墓群”3号墓出土的透光镜,是同类文物里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现珍藏在上海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

东洞山透光镜为圆形,直径为17.5厘米,重量为130克,镜面平整光滑,略微凸起,背面刻有铭文为: 见日之光,天下大明,乐未央,千秋万世勿相忘,时来何伤,宜王。

透光镜除了能当镜子用之外,还能产生神奇的效果。如果将阳光对准镜面,镜子背面对着墙壁,就能把铜镜背面的花纹与文字完整地映射到墙上,如同光线从镜子背面穿透了镜体,再映射到了墙面,看起来极具有神秘色彩,把光学原理和力学原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正因为如此,透光镜一直被古人奉为“神物”,外国考古学家看到透光镜的神奇效果后,惊得目瞪口呆,直接把它称作 “魔镜”

上海博物馆除了东洞山透光镜之外,还珍藏了一块上世纪60年代末出土的透光镜,直径为7.5厘米,重量为50克,其工作原理跟东洞山透光镜完全一样。

透光镜为何会产生这种现象?

在长达几十年里,都没有人能搞清楚。

1969年,周总理来到上海博物馆视察,看到这面透光镜时感到很惊奇,就向博物馆工作人员询问它的工作原理。

当时,我们的 科技 落后,研究透光镜的时间也比较短,并没有解开其中的原理。于是,周总理就下令让科学家们好好研究,一定要找到答案。

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的著作的《梦溪笔谈·器用》一文里,关于透光镜的原理有这样一句描述: 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

20世纪80年代,上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一些科学家,根据沈括的这句话,再加上大量实验,总算给世人解开了这个千古之谜,并给出如下解释:

透光镜在制作时,镜子背面的花纹和图案,由于厚薄分布不同,能工巧匠在研磨过程中,让其产生了力学形变,力学变形又促使曲率的发生,曲率最终导致镜子出现了这种神奇的透光效果。

遗憾的是,透光镜的制造技术不知因为什么缘故,从北宋后失传了。自《梦溪笔谈·器用》提过透光镜之后,再也没有见过透光镜在文本资料里出现过。

铜镜走出 历史 舞台,大约在明朝中叶,此时,玻璃制品不断传入中国,笨重的铜镜在轻巧的玻璃镜子面前没有任何优势,只能被替代。

现代专家虽然研究出了透光镜的工作原理,但透光镜究竟是怎样制造出来的,专家到现在也是一筹莫展,无奈地表示: 西汉透光镜的制造技术之难,即使在现在也无法复制。

可见,古人的智慧和动手能力不见得比现代人差,古人发明的有些东西,现代人也难以望其项背。



  • 尼古拉特斯拉可以说是传奇人物,那么尼古拉特斯拉的黑科技发明有...
  • 答:他在飞碟里面还增加了一个陀螺稳定系统和一个电驱动控制,飞行员还能通过飞碟里的电透光镜看到外面的事物。黑科技发明:无线电能传输1901年,尼古拉特斯拉在纽约的长岛上,兴建了一座名为沃登克里弗的塔,这座塔建好后可以横跨大西洋通过无线电能向全球输送电能,实现全球的无限通讯设备。

  • 专家:古代黑科技,至今无法模仿,汉朝青铜镜有何奇异现象?
  • 答:据不完全统计,现如今出土的仅仅在上海博物馆中存放的就有一万多面青铜镜,所以青铜镜在我国其实不算是个特别的存在,但却有一面青铜镜很是与众不同,被单独列出来供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研究。古代“黑科技”这个单独被研究的、有着独特现象的青铜镜来自于西汉时期,是著名的“见日之光”镜。这个镜子...

  • 中国历史上失传的十大“黑科技”:第一不可思议,第六至今无法复制_百度...
  • 答:架火战车不但有类似现代火箭炮威慑敌人的齐射火力,而且又具备现代战车的火力,可以说是一款非常厉害的军事黑科技。十、记里鼓车 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发明的测量路程的鼓车,该车利用齿轮,在车子转动时,运动传递到一个木人的手臂上,走一里路敲一下。我们现在开的车,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利用轮子的...

  • 列举十种中国发明的东西,我只知道四大发明还有算盘,还有什么呢?小学三 ...
  • 答:中国人于公元5世纪还发明了魔镜;英国结晶学家威廉·布莱格到1932年,系统地阐明了魔镜的理论,比中国晚了一千五百年左右。魔镜是世界上最奇异的物品之一。魔镜有何奇妙之处呢?在魔镜的反面铸有青铜图案――图像或文字,或二者兼而有之。反射光线的一面为凸状,是由经抛光处理的青铜制成用作镜面。在大多数照明情况...

  • 汉朝的黑科技到底有什么呢?
  • 答:汉朝还发明了蒸馏法、水力磨坊、现代马轭和肚带的原型、漆器、用于冶金的往复式活塞风箱、独轮车、水车和吊桥等一大批的黑科技。除此之外,汉代的冶炼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出现了有“汉代魔镜”之称的青铜透光镜。汉代还出现了蒸馏酒,酿酒水平臻于完美。东汉更是出现了水排等新式灌溉工具,农业...

  • 有哪些我国古代口口相传的黑科技现在失传了?
  • 答:当时,地震频发,很多地区都饱受地震之苦,而且由于通讯条件不发达,所以一场地震下来可能死伤数千数万人。因此为了能够让国家早点时间应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张衡才发明了这个仪器,而且事实证明这个仪器对于地震的测量还是很有用的,而欧美国家直到一千多年后才发明了类似的仪器。

  •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究竟有多少黑科技?
  • 答:这次冬奥会的火炬也采用了很多非科技,因为冬奥会的火炬是用碳纤维材料所制成的,所以这次的冬奥会火炬是非常的有科技感,并且这次也是达到了0碳排放的效果。三、总结 这次冬奥会中还有很多360度无死角的摄像头,同时也有着很多黑科技,不管是整个场地的建设,还是运动员的衣食住行以及医疗方面都是带有着...

  • 哪些古代科技,现在的技术水平不能重新复制的?
  • 答:我们中国人在每一个朝代都是能人辈出,现在虽然是高科技的时代,因为受限于机器设备和电力能源等很多东西古代人确实做不到,但是在科技发明领域我觉得一点都不比现在差,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古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制造出了很多震惊中外的珍宝。到现在很多古代技术都失传了,那些精美文物也变得绝无仅有...

  • 盘点2019年最美汽车中控设计,越是黑科技越是屏幕多?
  • 答:10.2英寸的触控多媒体屏幕与星脉类似,屏幕角度可以自动调整,除了互联和映射功能外,还多了360°全地形透视技术;带旋转按钮的触屏操控系统,可控制驾驶模式、空调等;首次搭载了高清超广角流媒体内后视镜,使用了广角摄像头,精度非常高;不得不说,这一代的揽胜极光诸多的黑科技加持,确实被震撼到了!...

  • 当年马云斥资1000亿成立的达摩院,3年过去,里面装了哪些黑科技?
  • 答:他的远见、他的阿里巴巴帝国、他的传奇故事都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而马云不仅带领着阿里巴巴成为世界知名的庞大企业,为市场提供了许多岗位解决了许多就业人口,而且一直在慈善事业和创新方面坚持不懈。在17年的时候,,马云斥巨资1000亿,建立了一所名为达摩院的机构,专门用来对于AI方面的研究和科技研发...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