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最少的文言文

2024-06-01m.verywind.com
~

1. 求10篇字数较少的文言文原文翻译

是不是要这样的内容,网上有啊.只是要自己整理一下.片段文言文翻译 1、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则,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①。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②。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y,=- 【注释】①漫浪:随随便便。

②急:要紧。 【译文】一般情况下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

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

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

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2、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秉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U平公曰:“善哉!”P{fYY 【注释】①秉烛:点烛。 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Bj 【译文】晋平公同著名的音乐家师旷闲谈。

晋平公叹了口气说:“我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很想学习,但恐怕太晚了。”师旷笑着说:“你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晋平公沉下了脸,不高兴的说:“哪有身为臣子而取笑君主的呢?”师旷连忙起身下拜,谢罪道:“臣下怎敢取笑大王?我听人家说,少年时好学,如同初升的太阳一样阳气充沛;壮年时好学,如同中午的阳光,还很强烈;老年时好学,只像蜡烛照明一样。

但是,点亮蜡烛走路,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平公一听,连连点头称赞:“说得好。” 3、动筒①尝于国学②中看博土论难③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

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④?几人未着冠?”博土曰:“经传无文。 ”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⑤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

博士无以对。] 【注释】①动筒:人名。

②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③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

④着冠:成年。⑤岂合:怎么能。

aa/Yv 【译文】动筒曾经在国学中听见博士辩论说:“孔子的弟子有名的有七十二个人。”动筒于是就问:“有名的七十二个人,几个是成年的,几个是未成年的?”博士说:“书上没有记载。

”动筒说:“先生读书,怎么能不知道。

2. 字数最少的文言文及它的十个词语解释

《寇准求教》原文: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译文:起先,张咏在成都,听说寇准当宰相,对自己的僚属说:“寇公是奇才,可惜学问权术不够。”

等到寇准出使陕州,张咏恰好从成都罢职回来,寇准尊敬地供给帐幕,热情款待。张咏将离去,寇准送到郊外,问他说:“您有什么教我的?”张咏缓缓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

寇准没明白他的意思,回来取书读之,读到“不学无术”时,笑着说:“这是张公说我。”《心正则笔直》原文:穆宗时,以夏州书记入奏。

帝曰:“朕尝于佛庙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拜右拾遗侍书学士。

帝问公权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帝改容,悟其以笔谏也。

译文:唐穆宗时,柳公权夏州书记的身份上奏折。唐穆宗说:“我曾经在佛庙见到你的笔迹,想(你)很久了。”

随即拜柳公权为侍书学士。唐穆宗问柳公权书法的用笔方法,柳公权回答说:“心思端正则用笔才能端正,这样才成法度。”

唐穆宗变了脸色,明白他是在用书法下笔来进谏。《管仲不谢私恩》原文:管仲束缚,自鲁之齐。

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译文:管仲被捆绑(在囚车上),从鲁国押往齐国。

走在路上,又饥又渴,经过齐境边疆绮乌城,向守疆的管理祈求饮食。绮乌的守疆官吏跪着帮他送食,十分恭敬的样子。

(随后,)守疆的官吏乘机偷偷地对管仲说:“假如你侥幸回到齐国不被处死而被齐国重用,(那时)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管仲说:“假如真的像你说的,我将会重用贤人,使用能人,评定(奖赏)有功之人,(除此,)我能拿什么来报答你呢?”守疆的官吏听了,对他很不满意。《子贡问政》原文: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翻译: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食物,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

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食物。

自古人都必有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太宗论安定之本》原文:房玄龄奏:“阅库甲兵,远胜隋世。”

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阙;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翻译:房玄龄上奏说:“我看过朝廷府库的兵械,远远超过隋朝。”太宗说:“铠甲兵械等武器装备,诚然不可缺少;然而隋炀帝兵械难道不够吗?最后还是丢掉了江山。

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百姓人心思定,这就是朕最好的兵械。”《太宗罢朝》原文: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

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译文: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真该杀了这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谁惹陛下生气了?”太宗说:“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进谏,弄得我经常不自在。”皇后听了退下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里(向太宗祝贺)。

太宗震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要这样呢?”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忠诚,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能够直言劝告。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的后宫而感到庆幸,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陶母责子》原文:陶侃,东晋之大将军也。

于国为栋梁,于民若父母,世人重之。其少时为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

母曰:“此何来?”使者曰:“官府所有。”母封酢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

译文:陶侃是东晋的大将军,是国家的栋梁,对待老百姓就像是自己的父母,因此世人都很敬重他。陶侃青年时代做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曾经(派官府里的差役)把一坛干鱼送给母亲。

母亲对使者说:“这坛干鱼是哪里来的?”使者回答说:“是官府的。”陶侃的母亲将送来的干鱼封好交还给差役并且回信,责备陶侃:“你身为官吏(本应清正廉洁),却用公物(作为礼品)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愁。”

《荆人涉澭》原文: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翻译: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

澭水突然上涨上,楚。

3. 最少的寓言故事文言文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

刻舟求剑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叶公好龙

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麽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4. 求至少10篇课外文言文

不龟手之药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②,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③,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④(píng pì kuàng)为事⑫。客闻之,请⑮买其方百金。

聚族而谋曰⑤:“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⑬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⑥。

越有难 ⑦,吴王使⑧之将⑨。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⑭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⑪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⑩也夫!1、不龟(jūn)手之药:同“皲”,指皮肤受冻开裂。

2、善:善于,擅长。3、瓠(hù):葫芦。

4、为:制做。5、呺然:空虚的样子。

5、洴(píng)澼(pì):漂洗。 絖(kuàng):《说文》作纩,棉絮。

6、谋:商量。7、说:shuì,游说(shuì),劝说,以言辞说服别人。

8、难:入侵;敌对行为,指军事行动。9、使:派遣。

10、将:率领(军队),名作动。11、有蓬之心:这里用于讽刺惠子思想狭隘固陋。

12、异:差异。13、事:职业。

14、鬻:卖。15、裂地:划一块地。

16、请:要求。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到成熟,结成的葫芦很大,有五石的容积。

用来盛水和饮料,它的坚硬程度却禁不起举。剖开来作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

不是它不够大,而是因为它没有用处,所以我把它打破了。”庄子说:“你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

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皮肤冻裂的药的人,祖祖辈辈以在水中漂洗棉絮为业。有人听说了,就请求用百金买他的药方。

全家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议道:“我们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过几金。现在卖药方一下子可以得到百金,就卖给他吧。

那人得了药方,便用它去说服吴王。越国来侵犯吴国,吴王让他统帅军队。

冬天和越军进行水战,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

能不使手裂开的药是一样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赏,而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劳,就是因为用途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担忧它大得无处可容,可见你的心如蓬草一样屈曲不通啊!”匠石运斤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1)郢人垩(2)慢其鼻端,若蝇翼,(3)使(4)匠石斫之。

匠石(5)运(6)斤成风,听而斫之,(7)尽(8)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9)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10)尝试为寡人(11)为之。

’匠曰:‘臣则尝能(12)斫之。(13)虽然,臣之(14)质死久矣。

’自(15)夫子之死也,吾无以(16)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1、郢(yǐng):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国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北 2、慢:同“漫”,玷污。

3、使:让,要求。 4、匠石:一个名叫石的匠人。

5、运:挥动,抡(lūn) 6、斤:斧子一类的工具。 7、尽:去尽。

8、垩(è):白土。 9、容:仪容。

10、尝试:照着试一试。 11、为:给,替。

12、斫(zhuó):砍削。 13、虽然:即使这样。

14、质:借以施展技术的对象。引申为搭挡,此指"郢人"。

15、夫子:先生,这里是对惠子的尊称。 16、为:做。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的白土玷污了他的鼻尖,让一个名叫石的匠人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石像风一般挥动斧子,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任凭他砍削。

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召见石说:‘请你试着为我表演一次。

’匠人说:‘我曾经能够砍掉鼻端白粉,即使这样,但我施技的搭档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施先生死去之后,我没有施技的人了!我也没有可以与之谈话的人了!”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1)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2)狙(3)之意(4);狙亦得(5)公之心(6)。

损(7)其家口(8),充(9)狙之欲(10)。俄而(11)匮(12)焉,将限(13)其食,恐(14)众狙之不驯(15)于己也。

先诳(16)之(17)曰:“与(18)若(19)芧(20),朝(21)三而暮四,足(22)乎?”众(23)狙皆(24)起而怒(25)。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26)。

1. 狙(jū)公:养猴子的老人。 2. 解:了解,理解,懂得,明白。

3. 狙:猕猴。 4. 意:心意。

5. 得:懂得。 6. 得公之心:了解养猴老人的心思。

7. 损:减少。 8.口:家口,口粮。

9. 充:充实,这里是满足的意思。 10.欲:想要 11.俄而:一会儿,不久。

12.匮:缺乏。 13.限:限制。

14.恐:恐怕。 15.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

引申为服服帖帖。 16.诳(kuáng):欺骗,瞒哄。

17.之:代词,它,代指猴子们。 18.与:给。

19.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代“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 20.芧(xù):橡树的果实,俗称“橡实”,一种粮食。

21.朝:早上。 22.足:够,足够。

23.众:所有的。 24.皆:都。

25.起怒:一齐生气起。



  • 求5篇少一点字的古文
  • 答:3《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苏轼与张怀民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归田园居》少无适俗韵,性本...

  • 求10篇短小经典的文言文
  • 答:我现在读高一,老师要求我们寒假选10篇文言文,麻烦大家帮帮忙,尽量短一点,谢谢了!!... 我现在读高一,老师要求我们寒假选10篇文言文,麻烦大家帮帮忙,尽量短一点,谢谢了!! 展开  我来答 6个回答 #热议# 晚舟必归是李白的诗吗?匿名用户 2011-01-24 展开全部 1~诸葛亮的《诫子书》 原文 夫君子之行...

  • 16篇很短的文言文(10~40字)
  • 答:10.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11.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

  • 很少文言文
  • 答:1. 字数最少的文言文及它的十个词语解释 《寇准求教》原文: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

  • 50字短小文言文
  • 答:2. 急求 短文言文 50字左右 于“脑残”之问,须谨慎之!知其义,明之理,后识之,遵三则:1.what,2.why,3.how。 点于之线合加晓于面,综所述可知“脑残”,其实无“脑残”之谓也!或疑些许行为殆,故斥之。然有一问:非言之“90后脑残”乎?不可曰:“80后、70后、60后、至于50后。 脑残”乎?是故是人...

  • 5篇字少的文言文
  • 答:5篇字少的文言文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国际油价为何突然跌破100美元大关? 况沅钕49 2011-08-23 · TA获得超过23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5.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最佳答案 1、乌贼求全[原文] 海之鱼, 有乌贼其名者, 响1水而水...

  • 求10篇较短的文言文及解释、、。20-30字为好。。
  • 答:求10篇较短的文言文及解释、、。20-30字为好。。 如题、、... 如题、、 展开  我来答 13个回答 #合辑# 面试问优缺点怎么回答最加分?sljzxd2012 推荐于2017-11-25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sljzxd2012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22393 获赞数:187641 河北省优秀园丁获得者 在专业报刊发表...

  • 超短小的文言文,加翻译(10篇)
  • 答:1、翠鸟移巢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译文:翠鸟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用来避免祸患。等到它生了小鸟,特别喜爱它,惟恐它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加喜爱它了,又把巢做得...

  • 给三十篇最短的文言文!
  • 答:补暑假作业,给三十篇最短的文言文,带上翻译,三十篇,如果填补下加QQ972993320,晚上必须写完,给最短的带翻译啊答得好加50分~!... 补暑假作业,给三十篇最短的文言文,带上翻译,三十篇,如果填补下加QQ972993320,晚上必须写完,给最短的 带翻译啊 答得好加50分~! 展开 ...

  • 希望找字数少的文言文。
  • 答: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谓之善颂善祷。赵宣子论比与党 《国语》赵宣子言韩献子于灵公,以为司马。河曲之役,赵孟使人以其...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