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历史上有哪些直言不讳的名臣?

2024-06-05m.verywind.com
~

1、邹忌

邹忌以妻因为偏爱自己、妾因为害怕自己、客因为有求于自己,都说自己比城北徐公美。邹忌从中悟出自己受到了蒙蔽,从而想到齐威王受到了宫妇左右、大臣、百姓的蒙蔽,比自己更严重,于是建议齐威王广开言路,最终使得齐国在政治上战胜别国。

2、触龙

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致使国家危机日深。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写的就是在强敌压境,赵太后又严历拒谏的危急形势下,触龙因势利导,以柔克刚,用“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说服赵太后,散悄让她的爱子出质于齐,换取救兵,解除国家危难的故事,歌颂了触龙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和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才能。

3、柳公权

柳公权不但是一位有名的大书法家,还是一位为人耿直、敢于直言的人。

有一年,皇帝唐穆宗在一座寺院里,看到了柳公权写的字,心里十分喜爱,很想见一见他,在一起谈论谈论书法。正巧,没过多久,柳公权从自己做官的地方夏州(现在陕西北部)来朝廷办事。唐穆宗听说柳公权来了,就让他来见自己,把他留在朝廷里做了右拾遗(负责给皇上提建议的官)。

一天,唐穆宗和柳公权在一起谈论书法,唐穆宗向柳公权请教说:“你的字写得笔法端正、刚劲有力,可我却写不了那么好,怎样用笔才能把字写好呢?”听了唐穆宗的问话,柳公权心想:我早就听说皇上整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

我何不借这个机会劝劝他呢?于是,他对唐穆宗说:“写字,先要握正笔。用笔的要诀在于心,只有心正了,笔才能正啊!这跟国家大事是一个道理,不用心不行啊!”听了柳公权的话,唐穆宗知道他是借讲笔法在规劝自己,不由得脸红了起来。

4、刘伯温

朱元璋登基不久,准备封赏立下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和自己的亲戚朋友,可是,他想了想倒是有点为难:功臣有数,革命而沾亲带故的七亲六戚却多如牛毛,要是每个人都封他个官职,不就成了无功受禄、滥竽充数吗?

要是不封亲戚朋友为官,人家背后又会说三道四,讲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六亲不认,再说面子上也过意不去。

为此,明太祖举棋不定,闷闷不乐。军师刘伯温深知明太祖的矛盾心情,又不便直言进谏,于是画了一个身材魁伟的大丈夫,头上竖着一束束乱得如麻的头发,每束头发上都项着一项小帽子。画毕,敬献给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细细观赏,百思不解画中蠢数含意。

想了一夜,终于恍然大悟。次日一早,明太祖召见刘伯温,笑道:“家卿此画进谏得好,朕即采纳。”从此,朱元璋只封有功之臣,不再封亲朋戚友为官了。

5、魏征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

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冲档渣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 历史直言进谏的人物,高分
  • 答:1、魏徵 魏徵,现作“魏征”(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 历史上有哪些直言不讳,敢于指出皇帝错误的大臣
  • 答:2、春秋时代,赵简子的家臣周舍,矢志对主人直言谏诤,每天拿着笔墨和简牍,紧随简子之后,记录其过失。日有所记,月见其效,年末回首,大有裨益。当周舍去世后,简子三年不闻己过。简子痛惜地说:“自从周舍死后,再也没人指出我的缺点过失。我担心,长此以往,国运堪忧啊。”3、玄武门之变后,有人...

  • 历史上铁面无私的人有谁?
  • 答: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

  • 历史最著名的诤臣有哪些
  • 答:历史最著名的诤臣有魏征,包拯,狄仁杰等等。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也有说在河北晋州 )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包拯(999...

  • 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高手帮帮忙啊!!!
  • 答:1、赵普冒死荐贤 据传有一次赵普发现了一个人才,这个人十分有才能,但是却一直没被发现。于是赵普就给宋太祖写了一个类似推荐信的报告,并且希望宋太祖把这个人招到朝廷里为官。但宋太祖看了赵普的报告以后并没有十分注意,因为他从没听说过这个人,因此就把报告随手扔在了旁边。而赵普看皇帝没有...

  • 狄仁杰敢于直谏,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诤臣敢于直谏呢?
  • 答:历史上有很多敢于犯颜直谏的护国良相,除了狄仁杰,魏征、张九龄等……狄仁杰,睿智、机敏、刚正不、政绩卓著,是位极具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的功绩,他不但德才兼备,秉公执法,还敢于犯颜直谏,是一位难得的千古名相。魏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这是魏征诸多富有哲理性的警世箴言中的一句。他敢于直谏...

  • 铁面无私的人有哪些?
  • 答:1、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2、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

  • 唐太宗统治时期敢言直谏大臣是谁?
  • 答: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征为尚书左丞。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魏征询问得失,魏征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李世民全然...

  • 古代有哪些清正廉洁的人
  • 答:1、狄仁杰 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唐朝武周时期政治家。出身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抚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天授二年(691年)...

  • 历史上有哪些刚正不阿的人物?
  • 答:杨震杨震是东汉时的一代名臣,曾经官至东莱太守、荆州刺史等职位。他为官也是十分清廉正直的,从不收受任何人的好处,其他的就不说了,就单说他一个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也流传甚广的典故。有一次他路过昌邑县,当时昌邑县令王密是他推举进入官场的,跟他的关系不错。只留清名在人间王密听说杨震来了之后...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