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春秋时期卫国的发展史 在春秋时期卫国不是很强吗.但是为什么到了战国时期战国七雄时期...

2024-06-02m.verywind.com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国家---卫国。谁能告诉我。卫国后期的发展史,以及卫国城池都有哪些...~

卫国,周王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姬姓,卫氏。(也有康氏和子南氏) 周公旦伐定三监之乱,以弟弟康叔封为卫国诸侯,分殷商之民,护卫周王室。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赐同母弟封康邑,史称康叔封卫国地图。周公旦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封,让康叔迁徙至殷商故都,建立卫国,定都朝歌。
康叔立国
康叔封—康伯—考伯—嗣伯—榅伯(世本作“挚伯”)—靖伯—贞伯(世本作“箕伯”)—顷侯 周文王正妃太姒,生子十人: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冄季载。 周公旦摄政时期,管叔、蔡叔作乱,而周公勘定内乱,命齐、鲁、燕诸侯平定夷狄之人,将原本管蔡监管的殷商之民迁到卫,立康叔封为伯,治理卫国。周公旦对这个弟弟十分的照顾与爱护,亲自写了康诰、酒诰、梓材等治国的条陈文章,交给康叔封,让他据此治理卫国之人。康诰称“命尔侯于东土”,又云“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可知康叔封是卫侯。周成王执政后,以康叔封为司寇。 康叔封薨,子牟立,是为康伯。可见,康,并非康叔封的谥号,不然,父子同谥,不合常理。而《世本》则说康伯名髡。宋衷说“即王孙牟也,事周康王为大夫”。 自康叔封开始,卫国就是侯,但是康叔封几代人都为方伯,监察诸侯,因此自康伯起,六代卫侯都称伯,是为方伯之伯,而非侯伯之伯,没有降爵,可见史记所载卫顷侯“厚赂周夷王,夷王命卫为侯”不准确。实际上,并不存在卫顷侯贿赂得侯的可能。至于卫顷侯不继续称伯,是因为他失德,只好降称本来的爵位,卫侯。
武公修德
顷侯—厘侯—共伯馀—武公和 史载吴延陵季子美康叔、武公之德,可见康叔封、卫武公二者都是治国之君,广受赞誉。至于史记说卫武公杀兄而自立为君,不足信。杀兄之人,如何能称作有德之君。 犬戎杀周幽王,卫侯和将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于是,周平王命卫为公。卫侯和即是卫武公。 武公在位五十五年,时常自省,博采众谏,能与臣民共勉,颇有贤君之风。传说他九十五岁作诗以警惕自己“人亦有言,靡哲不愚,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国语·楚语》有相关记载:“昔卫武公年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耄而舍我,必恭恪于朝,朝夕以交戒我”。于是作《懿戒》,更和《宾之初筵》,以诫嗜酒之风。 卫武公死后,卫国臣民感其德治,作诗《淇澳》歌颂:“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州吁弑君
武公和—庄公扬—桓公完—庄公子州吁—宣公晋 卫国似乎不是弱国,但是在春秋战国的争霸中,卫国一直都是二流的诸侯国,没有入列一等强国之中,这是为什么呢?考究其缘起,似乎可以从州吁之乱说起。 庄公娶齐国女庄姜,无子。于是庄公娶陈国女为夫人,陈女早死,其妹戴妫也受庄公宠幸,生子完。戴妫死,庄公让庄姜养育公子完,并立完为太子。庄公还有个宠妾,生子州吁。 州吁好兵,而庄公让他将兵。上卿石碏劝谏,说庶子将兵,必然为乱。庄公不听,而州吁之乱因此埋下隐患。 庄公薨,太子完即位,是为桓公。即位二年,桓公以州吁骄奢而赶走他。州吁与郑国的共叔段结交,收拢卫国流亡的人,发兵攻打,弑杀了桓公。州吁自立为卫国国君,并打算出兵帮助共叔段攻打郑国,同时还请宋、陈、蔡等过一同出兵。 州吁弑君而自立,卫人不拥戴他,而上卿石碏与陈侯共谋,使大夫右宰丑进食,因杀州吁于濮。于是,迎立桓公弟晋,是为卫宣公。
诸子争位
宣公晋—惠公朔—宣公子黔牟—惠公朔—懿公赤—戴公申—文公毁 宣公夫人夷姜生子伋,立为太子,而令右公子当他的老师。右公子为太子伋娶齐国女,还没到就让宣公见到。宣公竟然喜欢上该女,而自己娶来当妾室。该女生子寿、朔,宣公让左公子当他们的老师。夷姜死后,宣公听信公子朔的谗言,以为太子伋记恨自己夺了本该是他妃子的齐国女,于是让太子伋拿着白旄到齐国去,而派人杀太子伋,说看到拿白旄的就是目标。公子寿劝太子伋避难,而太子伋说不能拂逆父命。公子寿为了救太子伋,抢过白旄,率先抵达国界,被埋伏等待的杀手杀了。而太子伋到了,说应该杀的是我。结果也被杀害。宣公立公子朔为太子。 宣公薨,太子朔立,是为惠公。 左右公子感觉很不公平,惠公四年,左右公子作乱,赶走惠公,而立太子伋的弟弟黔牟为国君。八年后,齐襄公帅诸侯伐卫,杀左右公子,让卫惠公归国。而卫君黔牟逃到了周。而卫惠公怨恨周天子收容黔牟,于是跟燕国发兵伐周。周惠王逃到温地,而卫惠公立惠王弟颓为周天子。足见周王室的衰微。 惠公薨,子赤立,是为懿公。懿公喜好养鹤,甚至让鹤乘轩,国人大为不平,甚至在懿公要出兵的时候说,为什么不派鹤去打仗呢,鹤才是真正享有俸禄的啊。骄奢淫逸的懿公终于被翟人入侵杀害,当时没有人愿意抵抗翟人,都说您老人家喜欢谷啊,为什么不让谷去打仗呢。“乘轩使谷”正是说懿公。 惠公、懿公父子死后,卫人立先太子伋、黔牟之弟昭伯顽的儿子申当国君,是为戴公。 戴公申即位一年而薨,齐桓公立其弟毁为国君,是为文公。传说文公本名辟疆,而周人说启疆辟疆,天子之号,诸侯弗得用。因此,文公改名毁。这是有可能的事情,毕竟即便周王室衰微,但是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僭越,是会被诸侯讨伐的。
文成之祸
文公毁—成公郑—瑕—成公郑—穆公—定公臧 文公初立,为了恢复康叔封、武公和的盛况,轻徭薄赋,时常自省。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晋国公子重耳为了避祸而流亡各国,卫文公十六年,重耳到了卫国,但是文公却对重耳无礼。如果公子重耳不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的话,那也不算什么。问题恰恰是,重耳回到了晋国,并开创了晋国的霸业。 文公没有领教自己留下的祸事就死了,而继位的成公对于晋国出兵救宋,不肯借路,也不肯出兵相助,结果被自己的大夫元咺攻打,出逃楚国。晋文公因为卫文公当年的无礼以及卫成公现今的不相助,搞定了宋国的事情后,发兵讨伐卫国,卫成公逃到陈,而元咺立瑕为国君。两年后,卫成公到周,请周天子帮忙让自己与晋文公修好。最后,卫成公回国,杀元咺,赶走了瑕。
皮冠射鸿
定公臧—献公衎—殇公秋—献公衎—襄公恶—灵公元 献公十三年,献公让师曹教宫妾鼓琴,结果师曹很尽责,甚至把学不好乐器的妾鞭笞了。可惜他不是孙武,而卫献公也不是吴王,人家孙武杀了吴王最喜欢的妾而成为吴国大将,他却被卫献公鞭笞了三百下。 献公十八年,献公说晚上要跟卿大夫孙文子林父、甯惠子殖两人吃饭,二者穿戴朝服,随时候命。结果天快黑,而献公像完全忘记了这回事,竟然去射鸿。孙、 甯二人跟着,而献公不换下皮冠、射服,就直接跟他们说话,这简直就是侮辱了两位重臣。而师曹痛恨自己被鞭笞,就唱献公私下里的话“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孙林父问蘧伯玉有没有这么一回事,蘧伯玉说不知道。于是,孙、甯发兵攻打献公,将其赶走,立其定公弟秋为国君,是为殇公。 殇公时期,甯喜与孙林父争宠夺权,殇公让甯喜攻孙林父。孙林父逃到晋国,寻找卫献公,而卫献公在齐国。齐景公率卫献公到晋国,而晋平公诱卫殇公结盟,当场抓住他,而卫献公顺利回国,并诛杀甯喜。
南子出公
灵公元—出公辄—庄公蒯聩—斑师—起—出公辄—悼公黔—敬公弗—昭公纠 襄公有贱妾,怀孕而梦见人说“我康叔也,令若子必有卫,名而子曰‘元’”,因此生子,名元。而襄公夫人无子,于是立公子元为太子。襄公薨,太子元立,是为灵公。 灵公夫人死后,立宋女南子为夫人。南子虽为女子,却通过灵公而掌握着卫国的实权。孔子曾与南子见过,论语有所记载。 卫夫人南子与灵公太子蒯聩交恶,太子蒯聩想杀掉南子,于是让家臣戏阳动手。可是戏阳后悔,不肯。而南子见太子蒯聩几次目视戏阳,警觉大喊“太子要杀我”,太子匆忙出逃。灵公生气,而要立子郢为太子。郢不肯。灵公薨,南子要依灵公遗命而立郢为太子,郢不肯,于是立太子蒯聩的儿子辄,是为出公。 卫国卿大夫孔文子娶太子蒯聩姐,生孔悝。而悝母与奴仆浑良夫私通,并决定迎接灵公太子蒯聩回国。浑良夫与蒯聩潜回卫国,而与大夫伯姬、孔悝准备赶走出公,立蒯聩,于是发难杀子路,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可谓是历史上为了君子之礼而死都要冠缨严整的第一人。 蒯聩立,是为庄公。他是灵公子、出公父。而赵简子发兵伐卫,庄公出逃。于是卫人立襄公孙斑师(出公的同辈人)为国君。而齐国伐卫,抓了斑师,立灵公子起为卫国国君。而大臣石曼尃驱逐卫君起,起逃到齐国。而出公回国,再次掌权。 出公薨,其叔父黔攻出公子而自立,是为悼公。
降侯贬君
昭公纠—怀公亹—慎公颓—声公训—成侯不逝—平侯—嗣君—怀君—元君—君角 昭公时期,三晋强盛,而卫国如小侯,成为赵国的附属。 到了成侯时期,因为国势不如诸侯,于是贬号为侯。 到了嗣君时期,卫国只剩下濮阳,而卫侯贬号为君。 秦始皇灭六国,卫国因为弱小而得以保存。秦二世贬卫君角为庶人卫国世系,
卫国国都
尽管如此,卫国却成为生存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之一,立国前后共计838年,传35君。康叔立国时,定都朝歌。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迁都帝丘时,占卜说可以在这里立国300年,后来帝丘(卫迁于帝丘及改名濮阳)果然成了卫国的福地,卫国人在此立国达388年。随后,卫元君十四年卫国被秦国迁到野王县(今沁阳),又生存了几十年。在众多曾经声名赫赫的诸侯国纷纷被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卫国却奇迹般地躲过无数次灾难,生存到了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到秦二世时才灭亡。 很多人对此觉得难以理解。究其原因,人们认为这是因为卫国多贤才,就像“燕赵古来多慷慨悲歌之士”一样,“卫地自古多君子”。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中在卫国长达10年,也就是因为这里有很多和他性味相投的“君子”。吴王的弟弟季札曾经周游列国,以其远见卓识闻名天下,他在卫国得出的结论是:“卫多君子,其国无患。”
卫国世系
次序 谥号 氏名 在位时间 在位年数 都城 备注
1 卫康叔 康封

朝歌

2 卫康伯 卫髡

朝歌

3 卫考伯


朝歌

4 卫嗣伯


朝歌

5 卫疌伯


朝歌

6 卫靖伯


朝歌

7 卫贞伯
?——前869年
朝歌

8 卫顷侯
前868年——前857年 12 朝歌

9 卫厘侯
前856年——前815年 42 朝歌

10 卫共伯 卫馀 前814年——前813年 2 朝歌

11 卫武公 卫和 前812年——前758年 55 朝歌

12 卫前庄公 卫扬 前757年——前735年 23 朝歌

13 卫桓公 卫完 前734年——前719年 16 朝歌

14 卫前废公 卫州吁 前719年 1 朝歌

15 卫宣公 卫晋 前718年——前700年 19 朝歌

16 卫惠公 卫朔 前699年——前697年 3 朝歌

17 (无) 卫黔牟 前696年——前687年 10 朝歌


卫惠公 卫朔 前686年——前669年 18 朝歌 复位
18 卫懿公 卫赤 前668年——前660年 9 朝歌

19 卫戴公 卫申 前660年 1 朝歌

20 卫文公 卫毁 前659年——前635年 25 楚丘

21 卫成公 卫郑 前634年——前633年 2 楚丘

22 卫中废公 卫瑕 前632年 1 楚丘


卫成公 卫郑 前631年——前600年 32 楚丘(公元前629年迁都濮阳) 复位
23 卫穆公 卫遫 前599年——前589年 11 濮阳

24 卫定公 卫臧 前588年——前577年 12 濮阳

25 卫献公 卫衎 前576年——前559年 18 濮阳

26 卫殇公 卫秋 前558年——前547年 12 濮阳


卫献公 卫衎 前546年——前544年 3 濮阳 复位
27 卫襄公 卫恶 前543年——前535年 9 濮阳

28 卫灵公 卫元 前534年——前493年 42 濮阳

29 卫出公 卫辄 前492年——前480年 13 濮阳

30 卫后庄公 卫蒯聩 前480年——前478年 3 濮阳

31 (无) 卫斑师 前478年 1 濮阳

32 卫后废公 卫起 前477年 1 濮阳


卫出公 卫辄 前476年——前470年 7 濮阳 复位
33 卫悼公 卫黔 前469年——前465年 5 濮阳

34 卫敬公 卫弗 前464年——前432年 33 濮阳

35 卫昭公 卫纠 前431年——前426年 6 濮阳

36 卫怀公 卫亶 前425年——前415年 11 濮阳

37 卫慎公 卫颓 前414年——前383年 32 濮阳

38 卫声公 卫训 前382年——前372年 11 濮阳

39 卫成侯 卫不逝 前371年——前343年 29 濮阳

40 卫平侯 子南劲 前342年——前335年 8 濮阳

41 卫嗣君
前334年——前293年 42 濮阳

42 卫怀君
前292年——前252年 41 濮阳

43 卫元君
前253年——前230年 33 野王

44 卫君角 卫角 前230年——前209年 21 野王

在春秋时期 卫国根本就不强 只能算中等实力 周围还有晋以及楚这样的超级大国,根本没法发展!卫国历史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定都朝歌。
  康叔下传七代到卫顷侯,顷侯用重金贿赂周夷王,卫国成为侯爵。顷侯下传两代到卫武公四十二年(前771年)时,卫国帮助周室东迁有功,升为公爵。武公时期卫国比较强盛,政治也很清明。武公在位55年去世,儿子庄公即位。卫庄公在位23年去世,儿子卫桓公继位。桓公溺爱弟弟州吁,导致他在位第十六年(前717年)被州吁杀死。桓公之后弟弟宣公杀州吁继位,十九年后去世。
  卫宣公时卫国诸公子争夺君位,导致继承宣公的卫惠公刚登基3年就被赶走。8年后惠公复国,曾结集燕国攻打周天子惠王。惠公在位31年去世,儿子卫懿公接替君位。懿公穷奢极欲,喜好仙鹤,不理朝政,在位第九年北狄侵犯卫国,懿公被杀,卫国差点亡国。
  卫文公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复国并迁都楚丘。文公在位25年去世,儿子卫成公即位。当初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导致成公三年(前632年)晋灭卫,自己差点被毒死。成公回国后做了35年的国君。之后是卫穆公。穆公在位十一年去世,儿子卫定公即位。定公即位12年去世,儿子卫献公即位。献公十八年被赶走,十二年后复辟。献公在位33年去世,儿子卫襄公继位。襄公在位9年去世,儿子卫灵公即位。灵公在位42年去世,孙子卫出公击败父亲蒯聩自立。
  前492年—前477年这十六年间卫国公室大乱,蒯聩、出公父子不顾名分争夺君位,使卫更加弱小。出公在位37年去世,他的叔父卫悼公攻打出公太子,成为卫君。悼公在位5年去世,儿子卫敬公即位。敬公在位19年去世,儿子卫昭公继位。昭公在位6年被卫怀公杀死。怀公在位11年又被慎公弑杀。
  卫慎公年间,三晋强盛,卫依附赵国。慎公在位42年去世,儿子卫声公继位。声公在位11年去世,儿子卫成侯即位。成侯十六年(前346年)卫自贬侯爵。成侯在位29年去世,儿子卫平侯在位。平侯在位8年去世,儿子卫嗣君继位。嗣君五年(前320年),卫国自贬爵号为君。
  此时卫国仅据有濮阳了。嗣君在位42年去世,儿子卫怀君继位。怀君三十一年(前254年)怀君朝见魏王。魏安釐王杀死怀君,灭了卫国。前252年魏国让卫国复国,魏王立他的女婿卫元君即位。元君十四年(前239年)秦国攻占濮阳,迁徙卫国于野王。元君在位23年去世,儿子君角继位。卫君角九年(前221年),秦国统一天下,卫国独因弱小缘故继续存国。
  君角二十一年(前209年)秦二世诏废君角爵位,卫国灭亡。卫立国838年,传35君。

卫国历史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定都朝歌。
  康叔下传七代到卫顷侯,顷侯用重金贿赂周夷王,卫国成为侯爵。顷侯下传两代到卫武公四十二年(前771年)时,卫国帮助周室东迁有功,升为公爵。武公时期卫国比较强盛,政治也很清明。武公在位55年去世,儿子庄公即位。卫庄公在位23年去世,儿子卫桓公继位。桓公溺爱弟弟州吁,导致他在位第十六年(前717年)被州吁杀死。桓公之后弟弟宣公杀州吁继位,十九年后去世。
  卫宣公时卫国诸公子争夺君位,导致继承宣公的卫惠公刚登基3年就被赶走。8年后惠公复国,曾结集燕国攻打周天子惠王。惠公在位31年去世,儿子卫懿公接替君位。懿公穷奢极欲,喜好仙鹤,不理朝政,在位第九年北狄侵犯卫国,懿公被杀,卫国差点亡国。
  卫文公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复国并迁都楚丘。文公在位25年去世,儿子卫成公即位。当初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导致成公三年(前632年)晋灭卫,自己差点被毒死。成公回国后做了35年的国君。之后是卫穆公。穆公在位十一年去世,儿子卫定公即位。定公即位12年去世,儿子卫献公即位。献公十八年被赶走,十二年后复辟。献公在位33年去世,儿子卫襄公继位。襄公在位9年去世,儿子卫灵公即位。灵公在位42年去世,孙子卫出公击败父亲蒯聩自立。
  前492年—前477年这十六年间卫国公室大乱,蒯聩、出公父子不顾名分争夺君位,使卫更加弱小。出公在位37年去世,他的叔父卫悼公攻打出公太子,成为卫君。悼公在位5年去世,儿子卫敬公即位。敬公在位19年去世,儿子卫昭公继位。昭公在位6年被卫怀公杀死。怀公在位11年又被慎公弑杀。
  卫慎公年间,三晋强盛,卫依附赵国。慎公在位42年去世,儿子卫声公继位。声公在位11年去世,儿子卫成侯即位。成侯十六年(前346年)卫自贬侯爵。成侯在位29年去世,儿子卫平侯在位。平侯在位8年去世,儿子卫嗣君继位。嗣君五年(前320年),卫国自贬爵号为君。
  此时卫国仅据有濮阳了。嗣君在位42年去世,儿子卫怀君继位。怀君三十一年(前254年)怀君朝见魏王。魏安釐王杀死怀君,灭了卫国。前252年魏国让卫国复国,魏王立他的女婿卫元君即位。元君十四年(前239年)秦国攻占濮阳,迁徙卫国于野王。元君在位23年去世,儿子君角继位。卫君角九年(前221年),秦国统一天下,卫国独因弱小缘故继续存国。
  君角二十一年(前209年)秦二世诏废君角爵位,卫国灭亡。卫立国838年,传35君。

不甚了解!

  • ...卫国。谁能告诉我。卫国后期的发展史,以及卫国城池都有哪些...
  • 答:国名:卫国 卫国,周王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姬姓,卫氏。(也有康氏和子南氏) 周公旦伐定三监之乱,以弟弟康叔封为卫国诸侯,分殷商之民,护卫周王室。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赐同母弟封康邑,史称康叔封卫国地图。周公旦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

  • 巅峰时期的卫国有多强?春秋时期怎么走向衰落了?
  • 答:可以说在整个西周时期,卫国政治影响力十分强大,而由于政治上的稳定与影响力的提高,为卫国的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因此,卫国的经济文化也在这样的稳定之中迅猛发展着。而在当时农业也依旧是立国之根本,卫国原为殷商故地,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加之之前有长时间耕作历史,农业基础扎实,使得...

  • 春秋初年公爵卫国,是如何衰落的?
  • 答:第一次发酵就是州吁好战,州吁时期也是卫国和郑国交恶的时代,此时卫国收留了逃难的郑国的共叔段。而州吁开创了联军攻打某国的先例,此次卫宋陈蔡四国的“东门之役”在春秋争霸史上很具有代表性,也是春秋不义战的典例。

  • 西周时期的弱国卫国是如何开国的
  • 答:说起卫国,熟悉春秋战国历史的人可能会说,这个国家在春秋时期就是个“跑龙套”的嘛!东周惠王十七年(公元前660年),因为昏庸的卫懿公给宠物仙鹤们加官进禄,使得卫国上下无不愤慨“人不如鸟”,结果导致卫国被野蛮的狄人所灭。后来是靠着宋国和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相助,卫国才得以复国。受此重创,此后的卫国一直只能在...

  • 卫国简介及详细资料
  • 答:卫国成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这样,卫国实际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统治。周厉王之前,卫国的历史少见记述。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卫武公时一度强盛,为诸侯首领之一 东周时期后由于内乱频繁而衰弱,公元前660年被狄人所破,荒淫奢侈的卫懿公被狄人所杀,卫也失国,仅剩五千...

  • 古代卫国是哪个朝代
  • 答: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卫国彻底灭亡。 孔子在卫国游学10载,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赞赏"卫多君子,其国无患"。他的后代建立了卫满朝鲜 。 历史 概况 卫国,中国周朝诸侯国,姬姓,周王弟康叔后裔 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 周公平定殷商...

  • 存在整整907年,卫国凭什么能成为活得最久的诸侯国?
  • 答:卫国以一等强国的姿态迈入春秋时代,它的有关史料也开始丰富。坐享祖上的丰厚遗产,历代卫君是有争霸理想的,头号竞争对手即是日益强盛的郑国。郑国是新兴诸侯,出自周厉王之子郑桓公,作为当代周室关系最近的诸侯,自然最得周室信任,获得了不少政策红利,周幽王之时郑桓公将封地设在了雒邑以东,尽得地利...

  • 周代诸侯国卫国到底存在了多久,是907年还是836年?
  • 答:卫国应该是存在了907年。卫国是周代诸侯国中生存时间最长的国家,也是众多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立国到完全覆灭共计907年,历经41代君主。至于为何会有卫国存在907年还是836年的分歧,这可能是因为从周朝建立开始到前209年被废也不过836年,而卫国的907年不太现实。实际上,在公元前254年,卫国被魏国...

  • 春秋战国时的卫国在现在的哪?
  • 答:这样,卫国实际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统治。周厉王之前,卫国的历史少见记述。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卫武公时一度强盛,为诸侯首领之一。东周时期后由于内乱频繁而衰弱,公元前660年被狄人所破,荒淫奢侈的卫懿公被狄人所杀。卫也失国,仅剩五千遗民在宋国、郑国等国的资助下寄居于曹国(...

  • 卫国第一任国君:卫康叔,平定三监之乱 统治卫国有方
  • 答:为政举措 康叔到卫国就封后,遵循周公旦《康诰》、《酒诰》和《梓材》的淳淳告诫,以其父周文王“明德慎罚”的政策治理国家,释放奴隶,分给耕地,鼓励开辟私田,畜牧、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并改变同姓通婚,取活人殉葬等恶习。使卫国出现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的大好局面。成为西周最大的诸侯国。历史评价 ...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